中世纪音乐中的理性思维

2015-05-11 01:33万英俊
艺术评鉴 2015年8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

万英俊

摘要:在信仰至上的西方中世纪年代,教会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使整个中世纪都处在一种强烈的宗教普遍理性思维的统治下。这种长期的禁锢遏制使人类对音乐审美的追求越加强烈,在中世纪中后期逐渐出现音乐的自主理性并慢慢取代普遍理性成为中世纪后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普遍理性 自主理性 音乐审美

一、中世纪理性思维对音乐的影响

(一)基督教理性化的情感

中世纪的音乐被人认为是没有感性的,即没有情感的。但其实并不然,中世纪并不是没有情感,而是在宗教严密的教规下的理性化的情感。这种理性化的情感将中世纪的音乐严格与信仰相联系。他们崇尚虔诚、热烈的宗教情感,极力用宗教的理念抑制人类固有的自然情感,这种情感的抑制在音乐的表现为限制一切音乐必须在教堂与修道院中进行,一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必须与上帝关联。例如为了配合基督教“原罪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出生必须是赎罪的观点基督教限制了音乐形式、内容必须要求朴素、简约以及肃穆避免一切欢快愉悦的音乐来体现人们的赎罪的信念以及对耶稣受难的缅怀。“教会在音乐上加强的限制过分严厉,因为其中牵涉的是整个礼拜和仪式的内在本质。教会接受音乐,将其作为特别的奉献艺术,而任何教会以外的音乐都遭到禁令。”所以教会音乐都以歌曲的形式出现,因为歌曲简单的形式能传达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而器乐这种带有愉悦性质的音乐在教会中是明令禁止的。

(二)对古希腊“数理”文化的传承

古典时代的优秀思想是个体自主理性下的产物,在基督教强权建立后,古典主义思想被认为是异教的东西而遭到排斥,然而基督教的哲学的建立离不开古典优秀文化成果的汲取及发展,尽管教会曾做过许多禁止这种思想传播的努力,但是仍然阻挡不了这种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在音乐之中也是如此,尽管教会限制了音乐的发展,使音乐沿着它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仍然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前人的优秀成果上。在音乐领域如奥古斯丁、波埃修斯、阿奎那等优秀的哲学家、美学家却毫不吝啬地借鉴吸收古希腊优秀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对古希腊“数理”文化的继承。中世纪教父运用“数”的观点作为研究音乐理论的基础。这种音乐的“数理性”与早期毕达哥拉斯的音乐“数理”观点是不相同的。毕达哥拉斯运用数理来印证音乐本身存在的方式,而中世纪的“数理”只是帮助音乐更好地成为宗教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中世纪的数集中在数字与比率之中,把实际的声响效果排除在“音乐科学”之外。在这样的形势下音乐通过“数”的概念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记谱法的出现、教会调式的出现及多声音乐的严格作曲法等。

(三)音乐自主理性的影响

事实上,即使在普遍的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中世纪盛期,也一直存在着一股追求个体理性主义的潜流。12世纪的哲学家有一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此种精神体现在对传统的反叛、对旧的神学权威的重新审视、对个人理性思考的提倡上,这与12世纪西方社会的蓬勃发展、文化知识的复兴、宗教虔诚的演进是密切相关的。音乐领域的“冒险家”也开始挑战教会的权威,重新审视音乐的本能审美的发展。音乐本身的审美要求音乐脱离教会的禁锢朝着自身的方向发展,这在中世纪这个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年代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是音乐本身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它必须要求音乐跟随着其内在逻辑发展延续。这样一种相应着音乐本身的理论也在悄悄的成长为音乐自身的发展提供理论的基础,这便是音乐的自主理性。例如:中世纪晚期经文歌里世俗因素对音乐的渗透本质而言便是音乐自身审美的觉醒。

二、音乐形式中的理性思维

(一)中世纪多声音乐的出现

多声音乐以公元九世纪开始进入音乐史,这并不意味着早前没有多声音乐。在民间多声音乐很早就存在,但是这样的多声音乐只是在民间流传多为口头相授被排除在传统之外。公元九世纪多声音乐被纳入宗教音乐的范畴里来丰富日渐平庸的单声部圣咏。这时多声音乐在理论上被领会,必须要求按照宗教规则系统的实施,它的发展被套上了宗教理性的枷锁。

(二)中世纪记谱法的完善

中世纪多声音乐的发展必然导致简单的纽姆记谱法满足不了日益丰富的音乐形式。记谱法的出现使得多声音乐有了被记载的可能,它开始更加广泛地流传。四线谱的出现、节奏记谱法的出现以及新艺术时期的“有量记谱”都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种对音乐的理性渗透限制了音乐的野生野长,使音乐符合艺术规则的方向自然的成长。

(三)中世纪教会调式的完善

教会调式的发展也是对古希腊调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波伊提乌研究古希腊的调式提出了八个教会调式: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虽然在名称上与古希腊音阶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同。中世纪的音阶从下至上排列。中世纪调式音乐出现后,音乐的创作必须严格按照调式音乐的严格规范进行作曲。

(四)中世纪音乐教育的理性体现

中世纪的学校和大学之中,音乐与音乐理论进行了职业分家。有专门从事礼拜歌咏学习的音乐学科以及专门从事音乐理论的专家,专门研究音乐理论基础。这为中世纪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现实的条件。同时,在中世纪还出现了专门的术语学,把理论上领会了音乐的创造性转化成一种文字逻辑从而起到斡旋理论的发展也是音乐实践发展的理论本质的体现。

三、结语

中世纪的宗教音乐所取得的成就明显带有理性色彩,显然是与基督教神学内部逐渐滋生出来的理性潮流有关,也正是这种普遍理性的潮流为个体自主理性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为后世音乐艺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以及理性的思维前提。

参考文献:

[1][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第六版)[M].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