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良++陆立峰
当前,高三教学对高考真题的引入往往是把高考试题直接呈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知道是高考题,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胜心,及享受问题解决后的成功感. 然而,更多的学生看到高考题时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恐慌心理,从而导致高考试题价值没有充分挖掘,教学效益就大打折扣.围绕上述问题,备课组进行了微主题的教学设计研讨活动,要求教师以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为背景,选用一道高考试题作为例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和研讨,试图构建具有一般性、可操作性的高考试题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就以一道高考试题为素材,将我校的以高考试题教学为微主题的一次教学展示研讨活动的过程,整理成文,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选题——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茫茫题海中选什么样的题作为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和高考考查方向;如何用之,更能提升其教学价值?其方法是否具有一般可操作性?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备课组里的每一位教师.茫茫题海何处寻、乱花渐欲迷人眼,找来找去,反复比较,最后基本统一意见,选取了浙江省2011年高考第21题作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进行教学. 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题目代表了浙江高考命题的考查方向.纵观近几年浙江解析几何试题,确有“似曾相识燕归来,风雨依稀似故人”的感觉.试题结构具有相当的关联性:在“双曲”的几何背景下,设计了一点出发的两条直线,构成一个典型的“双斜率”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的几何要素多,计算要求高,算法设计能力强,承载着高中主要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等,突出体现了“主干知识重点考”的浙江特色. 二是解析几何历来是师生最不愿直面的问题,平时考试几乎没有几次能完整解答,是学生迈不过的“一道坎”,也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因此是二轮备考亟需突破的一个点.三是“双斜率”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对直线方程假设是直接采用斜率作参量还是用点的坐标作参量,难以定夺,所以选此题具有针对性.同时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学生薄弱的、需要提高的是解决“压轴问题”的思想和心理.这三点理由也符合高三复习教学中题目选取的一般原则,即题目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综合性、灵活性、整体性.
二、初次上课——问题始露尖尖角
第一次上课,教师备课选用了三道高考题作为上课的内容,一是2011 年浙江高考试题理科21题,二是2011年浙江高考试题文科22题,三是2009年浙江高考试题理科 21 题,并准备把第一题作为例题,第二题作为变式引申,最后一道题做为练习.
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将2011年浙江高考理科21题投影显示(如图1),并问学生谁有想法请发言,课堂上一片寂静,约过5分钟老师请一位同学发言.
生1:我想求出点E,F的坐标,所以先假设P(x0,[x0][2]),再设直线PE,PF的方程.
师:嗯,有道理,那PE,PF的方程怎么表示?
生1:记切点A(x1,y1),B(x2,y2)的切线方程:PE:x1x+(y1-4)(y-4)=1.PF:x2x+(y2-4)(y-4)=1.
师:那怎么求出点E,F的坐标?
学生面露难色,迟疑不决,其他同学也觉得涉及5个变量,肯定做不了!难道还要霸王硬上弓,用求根公式解出两个交点?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有点嘈杂,很明显学生的思路和老师想法不一致.这时,教师急了,抛出了参考答案的解法,详细解答了这个题目.之后就直接给出变式即2011年的文科第22题,供学生模仿练习,剩下给第三题的时间不多了,教师有点乱了阵脚,只是点到为止.课后备课组的同伴围在一起七嘴八舌,有的说课堂容量太大,计算要求过高;有的说直线方程的假设是关键,两条直线的斜率关系的探求,学生反映都难以想到;有的说方法的呈现不自然,犹如“魔术师帽子里突然多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教师这样讲有点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似的.那么到底难在哪里?怎样的教学处理能化“难”为“易”?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什么样的教学境界?这节课首先是难在如何通过两条切线方程合理表示,求出点E,F的坐标.而合理的设点,设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一种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将该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平时点点滴滴的教学之中.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仅是完成高考试题的教学和展示,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落实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将条件、结论进行有效地、自然地化归,并通过合理地设点、设曲线方程减少运算,优化算法,形成一种能探究“陌生的东西”、解决“繁难问题”的心理意识和机制.按照这样的想法,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第 2 次上课教师利用问题串、变式串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启发式探究教学.
三、再次上课——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题1:如图2,已知点P(-1,1)在抛物线C1:x2=y上,圆C2:x2+(y-4)2=1,求过点P且与圆C2相切的直线方程.
师:满足条件的切线方程有几条?如何求出切线方程?
生2:假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y-1=k(x+1),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出.即:=1,即k=,说明还有一条切线是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所以两条切线方程是:x=-1,y-1=(x+1).
师:很好,考虑很全面.通常关于k的方程有两个解k1,k2,真是一“k”两用一箭双雕啊!
变式1:已知抛物线C1∶x2=y,圆C2∶x2+(y-4)2=1的圆心为点M.点P是抛物线C1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C2的两条切线,若两条切线的斜率之积为3,求点P的坐标.
师:条件中的“斜率之积为3”如何用数量关系表述?
生3:就是前面指的k1,k2的乘积等于3(学生脱口而出),即:k1·k2=3.
师:那如何借助k1·k2=3,求出点P的坐标?endprint
生4:设点P(x0,[x0][2]),过点P的切线方程:y-[x0][2]=k(x-x0),即kx-y+[x0][2]-kx0=0,则由=1,可得([x0][2]-k2)+(8x0-2[x0][3])k+[x0][4]-8[x0][2]+15=0(*),k1k2=3=,∴[x0][2]=2,或[x0][2]=9,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
师:这个求解方法有值得我们学习总结之处吗?请发表看法.
生:把k1k2=3当作(*)式方程的两根之积,以k为主元,这样处理很有效.
变式2:已知点P是抛物线C1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C2的两条切线,若两条切线交y轴于A,B两点.是否存在点P,使线段AB被点N(0,)平分?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哪些量?如何求?
生5:求出A,B两点的坐标.所以由变式1:过点P的切线方程:y-[x0][2]=k(x-x0),即kx-y+[x0][2]-kx0=0,令x=0,则A(0,[x0][2]-k1x0),B(0,[x0][2]-k2x0),所以=2[x0][2]-(k1+k2)x0,由(*)式方程可得:k1+k2=,代入上式:=2[x0][2]-·x0,可得[x0][2]=.
师:看来由一点出发“双斜率”问题,找到两者的斜率的关系很要紧,要具有方程的意识.这样的处理方式值得总结,推广.
问题2:如图1,已知点P是抛物线C1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C2的两条切线,两条切线交抛物线于E,F两点.若过M,P两点的直线l垂直于EF,求直线l的方程.
师:有前面的解题经验积累,应先求出哪些量,又如何表示呢?
生6:求出E,F的坐标,然后根据条件kMP·kEF=-1,可求出点P的坐标.
设E(x1,y1),F(x2,y2),由y-[x0][2]=k(x-x0),
y=x2.?x2-k1x+k1x0-[x0][2]=0,∴x1·x0=k1x0-[x0][2],∴x1=k-x0,同理∴x2=k2-x0,∴kEF==x1+x2=(k1+k2)-2x0,由kMP·kEF=-1即可求出.
师:直线和曲线相交问题中,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借助韦达定理求另一个点的坐标,是常用的方法,也是解析几何中一种常见的结构模型.
生7:其实求E,F的坐标,还可简单点,利用点差法就可以. ∴kEP==x1+x0=k1,kEF==x2+x0=k2. 全班同学为其鼓掌、喝彩.
师:请同学对以上问题认真总结,并在原题的背景上,能否思考并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轻声交流,思考,很快有学生就提出新的问题,经整理如下,供学生自主练习.
(1)已知抛物线C1:x2=y,圆C2:x2+(y-4)2=1的圆心为点M. 已知点P(t,t2)(-3≤t≤-2)是抛物线C1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C2的两条切线,若两条切线交抛物线于E,F两点.求直线EF斜率的最值.
(2)已知抛物线C1:x2=y,圆C2:x2+(y-4)2=1的圆心为点M. 已知点P(t,t2)(-3≤t≤-2)是抛物线C1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C2的两条切线,若两条切线交抛物线于E,F两点.求△PEF的面积的最小值.
表扬学生的有意义的思考后,教师自然地投放了2011年的浙江文科高考试题.
(3)(2011浙江,22)如图3,设P是抛物线C1:x2=y上的动点,过点P作圆C2:x2+(y+3)2=1上的两条切线,交直线l:y=-3于A,B两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线段A,B被抛物线C1在点P处的切线平分?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并告诉学生问题2就是2011年浙江理科的21题,老师顺水推舟,展示了浙江近几年高考试题——双斜率模型一眼望穿!学生真切感知高考解几试题的“本”与“源”,可谓一题破万题山!学生的情绪高涨,难以自抑!整节课自然顺畅,有序递进,师生有效互动,思维活跃,全然没有着急的焦虑,却不知不觉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欢快!下课的铃声已响起,学生的思维仍没有止步,部分同学在课后又自编了如下问题.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P是椭圆C∶+=1上的一个横坐标大于2的一个点,过P作圆(x-1)2+y2=1的两条切线分别与y轴交于A,B两点,试确定点P的坐标,使得△PAB的面积最小.
四、思考
选用高考题为例题的解题教学,与其说是教“解”法,不如说是教“想”法. 即进行“解题技能”成因的合理性、必要性的探究,让思路来得自然一些,使学生知道解题思路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人情味的、清楚的,这才是解题教学的根本之道.所以,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1 “求过圆外一点的切线问题”,然后借助变式1中的“斜率之积为3”这一问题逐步逼近思维核心和问题本质;问题 1及其变式其实是问题 2 的“退化”,是根据问题 2 中的双斜率背景编制而来.为此,围绕着它设置了问题 1 及其两个变式来搭建学生得以攀爬的“支架”,使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节节攀登,使课堂真正回归到数学知识生成、学生思维发生的“原生态”.至此,把2011年浙江21题这样一座“难以攀登的大山”进行了“解体”、“退化”,在几何系统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串、变式串,比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这样的设计,自然顺畅,有序递进,使问题建构在经验基础之上,有规律可循,一环扣一环、一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一个逐步开放的空间里自主地发现,探究,直到学生自编关联性的问题.
当然,对于一道高考试题,尤其是“难”题的教学而言,可根据问题的特点,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传统的直面问题的讲授法并非唯一的选择,适当把原来的综合问题进行分解、分拆、退化. “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去本质的地方”,退到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方法、化难为易,也应成为广大教师尝试高题试题教学的一种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