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歌唱表演实践中的合理想象

2015-05-11 21:17孙一迪
艺术评鉴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活动

孙一迪

摘要:歌唱表演中的合理想象是贯穿于艺术歌唱表演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因素。丰富多彩的歌声听觉表象是歌唱艺术中合理想象的前提,后者是依靠前者加工而成的。歌唱者要在艺术歌唱表演中将歌曲作品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重新创造一个新形象。它以这些听觉表象为基础,展开联想与想象,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的更深刻、更准确的领悟和体验。

关键词:艺术歌唱 表演实践 心理活动 合理想象

心理学对于“想象”的定义是:人的大脑对已现有表象的加工改造,重新创立新形象的过程,我们把这种人脑特殊的思维活动称为“想象”。这种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在表象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想象来做后期加工和弥补,借助预象和联想的调节,能够把虚渺的表象转化为个性化的比较具象的听觉形象,使人的头脑认识较为深刻一些。

一、艺术歌唱表演中的预想

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内心预想是发声生理机能调节的先导。发声技巧是一个表象的概念。那么如何使这些表象沿着正确轨道深化与发展呢?这里首先在心理上存在一个预想操作的问题。预想调节,顾名思义,就是在反复地想象思考之后,依靠听觉表象的深刻领会来指导表演的方法。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正确的“声音概念”就是由此而来的。

所以,歌唱之前先要有预想,它是良好发声形成的前提。而发声不当形成歌唱失误,往往就是歌唱者对声音概念的认识错误造成的。声音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教师的范唱、他人的演唱资料与自我演唱经验等积累,也可通过语言文字的讲解、阅渎,以“词”的形式在头脑中产生印象。内心“预想”对于歌唱技巧的形成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所以发出歌声的质量好坏能够预先感知得到。

(一)歌唱者预想优美的音色

歌唱者如何在大脑中预想出优美动听的音色呢?首先,脑中要存有他人优秀的音色,只有这样,才能能将自己的发声音色与其进行对比,分析出自我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过程就是获得一个科学的发声理念表象的过程。

在声乐教学中,有的声乐教师经常会对学生讲一些极富有形象性的音色表象,比如什么叫“头声”和“胸声”,什么叫“面罩音”,什么叫“脑后音”等等,教师希望借此音色表象来引导学生独立运用个人的想象空间去感受优美音色的来源,从而通过自我预想设计出适合自身条件的“内心听觉形象”。

(二)歌唱者预想良好的发声状态

歌唱中,歌唱者将某种优美音色形象与自己有可能获得同样音色的发声经验、发声状态进行比较后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发生状态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把这样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歌唱者对良好发声状态的科学预想。

教学实践证明,声乐老师用“打哈欠”、“打喷嚏”以及“关闭”、“打开”等富有形象性的发声表象及状态,去引导学生独立运用想象合理调节歌唱发声器官之间的运动,从而获得个人最优美声音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弥补歌唱训练中机理训练不足的弊端,同时还避免了可能因为局部器官和肌肉的动作给歌唱者带来的僵硬感。

当前在歌唱教学中,学校一般都采用一边调节体表的共鸣器官,如口腔、鼻咽腔、咽喉腔、胸腔与腹腔等,一边间接调节体内的呼吸器官,如软颚、会厌、喉室、声带、横隔膜等器官的运动,从而使歌唱的呼吸、共鸣等环节相互协作的机理训练方法,以此来获得优美的歌声。虽然这种方法在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操纵与控制自己的发声生理机能时,特别有效。但它的工作机能是器官间肌肉的动作的调节,这一过程中,如果某部分肌肉用力不恰当,就是致使器官间运动不平衡而影响发声歌唱。

总之,艺术歌唱的预想和对发声器官性能改造都不是轻松的事,二者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歌唱者在练习时要做好充分吃苦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其预想调节的科学性。

二、艺术歌唱表演中的联想

联想,即通过想象的思维活动将需要思考的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在歌唱教学中,歌唱表演的联想,指的就是学生一边歌唱,一边想象发声的方法和状态调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生活中某种与发声状态有联系的现象,启发学生寻找到所要求的歌唱状态。例如:用打哈欠的感觉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用惊讶的感觉来启发学生快速、准确地吸气等。在训练时,学生亦可以通过联想提取头脑中储存的一些优秀歌唱者的动作表象和声音表象来建立正确的发声感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喻法和模仿法。

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比喻法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教学情形比比皆是。比如:声乐教师常常启发学生:唱高音就应像“对远处的人喊话”那样发声,气息深入而口、鼻、咽等腔体兴奋张开;我国京剧演唱中把发高位音的感觉形容成“脑后摘筋”,等等。

另外,歌唱时唱高音应保持有向上冲击感,唱低音保持有向下沉入感,如果不上不下的旋律进行就给人一种像木一样的平稳感,而歌声婉转圆润犹如一串珠子。歌声不仅是听觉的对象,而且也是视觉的对象。艺术通感,可以看作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指各种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代替、转换形成的联觉。一般来说各种感觉是不能相互代替和转换的,但在艺术创造中,可以借助联觉的帮助,沟通各种感觉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感觉的互相转换。

总之,想象是艺术歌唱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要素,歌唱表演者要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增长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形象感受,进而将它升华为自己的情感、意境和想象,加以自身的理解,使之作用于歌唱表演。只有这样,才能唱出充满生命力的歌声,才能使得歌声传神。

参考文献:

[1]靳晓莉.声乐艺术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易巧丽.浅论声乐表演中的想象[J].音乐天地,2006,(11).

[3]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心理活动
“墨园心坊”——师生的心灵港湾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浅谈《归来》影视剧片断改编——教学说明
论《水浒传》中的心理描写
构建心理活动良好秩序,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