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思想品德状况调查研究

2015-05-11 10:17:00罗华荣李冠岚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共道德子女意识

罗华荣,李冠岚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他们活跃在上海的各行各业,为上海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针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也随之成为学校德育的新课题。

一、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思想道德”的内涵以及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特点,就爱国意识、地域文化认同、个人价值取向、社会交往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7个方面设置问题,并拟制调查问卷。同时,对部分调查样本单位分管德育的校长及班主任就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对策等进行访谈。本研究从上海17个区(县)中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段分布考虑);市区、郊区(地域分布考虑);示范性与非示范性(学校类别考虑)分别选取调查样本。以学段为基本选样单位,辅以地域分布特点和学校类别特点,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共设置了6道题,分别从家庭情况、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等方面了解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有超过2/3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中是非独生子女,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中这个比例都基本保持一致。从居住对象上看,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与父母双亲一同居住的占88.67%,与父母一方居住的占8.33%,说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绝大部分可以在自己的父母身边生活和学习成长。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在上海工作的时间少于5年的占8.33%,6年到10年的占27.83%,11年至15年的占33.5%,超过16年的比例为30.33%,这表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在上海工作的时间都比较长,对应了随迁子女在上海就读的时间。

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上海学校的时间,6到10年间的比例最高,占52.83%,11年以上的,占19.33%,表明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在上海的学习生活。关于转学次数,从未转过学的占63.17%,转学1次的占25.83%,转学次数超过2次的占11%,表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中大部分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另外,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仅受过小学教育的和大学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都不到1%,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1.67%,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占29.33%,表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品德特点

1.随迁子女普遍具有积极的爱国意识,但仍有加强教育的空间

关于爱国意识,问卷设置了3道题(1~3题),当升国旗国歌响起的时候有89.5%的随迁子女有感触,非常激动的占37.17%,有些感触的占52.33%,值得关注的是,有近10.5%的人听到国歌的时候没有感觉(见图1)。当问及“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感受”时,有536人选择了自豪,占总人数的89.33%,有4.17%的学生感到羞愧,有6%感到无所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国籍认同感强,值得关注的是那4.17%感到羞愧和6%无所谓的学生。在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爱国意识的培养仍然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上述两个调查项目中出现的10%的随迁子女应该成为爱国意识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2.随迁子女普遍具有较高的地域文化认同,但缺乏归属感

从地域文化认同维度,问卷设置了4道题(4~7题),当问及“在上海生活适应与否的问题”时,随迁子女中有441人(占73.5%)能够很快适应在上海的生活,有149人(占24.83%)正在逐渐适应在上海的生活,较难适应上海生活的人和根本无法适应的人所占比例极少,仅1.67%。当问及“能否适应在上海的学习”时,有430人(占71.67%)能适应在上海的学习,有144人(占24%)比较适应在上海的学习,不太适应和不适应想要回家乡的人有26人占4.34%。涉及对上海特色和文化的感受,有46.96%的随迁子女觉得有特色所以很喜欢,觉得一般和觉得不怎么样,没有自己家乡好以及没感觉的随迁子女占比为52.14%。

值得关注的是,当问及“你在上海由于自己的身份而受到过不平等的待遇吗?”,虽然有52%的人选择了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偶尔发生这种情况的有41.17%,经常遭遇这一情况的有6.83%。这一数据表明有近半数的随迁子女虽然对于在上海的生活比较适应,但是在生活中仍然缺乏归属感,觉得在某些情况下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见图2)。

调查显示,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够较快地适应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但对生活地——上海的归属感较低。在对随迁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注重结合上海特色也十分有必要,让随迁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去充分感受上海、了解上海,从而为他们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创造稳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3.随迁子女的金钱观存在较大偏差,需要积极引导

从个人价值取向维度,问卷设置了5道题(8~12题),当问及“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标准”时,随迁子女更倾向从是否符合个人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特长的角度去选择职业,占68.17%;其次有12.33%的人觉得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是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只有8.5%的人觉得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择业的首要因素。随迁子女认为自己的择业态度是受到父母及周围人的态度影响,说明他们在青春期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需要教师进行正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

从人生观的角度来说,对于“你最希望你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有63%的随迁子女选择了只要活得开心平凡也行,有22.67%的人选择了要轰轰烈烈闯一番事业,各有5.67%的人希望一生能拥有足够的金钱、权力和一生能做出几件有用的事即可,剩下1.67%的人则认为还不知道要做什么样的人(见图3)。这说明大多数随迁子女有积极的人生观,在保持拼搏精神的同时,并没有太激进。同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也并不消极,不落于平凡,不流于迷茫。但是无论是对于少数比例的那些不知道要做什么样的人还是大多数的开心至上的随迁子女来说,初高中的他们都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并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正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

当问及“是否赞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时,有75%的随迁子女都认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其中40.67%是比较赞同的,34.33%是非常赞同的。其次,有17.05%的选择了说不清;剩下的7.5%则选择了反对。这说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大多有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小比例现象,对于那些说不清和反对的学生要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对于他们心中的模范和偶像,随迁子女选择的4个选项的比例较为平均,由大到小依次为:歌星、影星(33.33%)、各领域的精英(24.83%)、身边的平凡人物(23.5%)和英雄模范(18.33%)。从数据中反映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随迁子女的人生偶像并非一味偏向于歌星影星,同时关注到了其他领域的普通人,说明他们的价值观较为多元。

从金钱观角度“金钱是万能的吗”,选择“非常反对”的有28%,选择比较反对的有15.83%,选择“说不清”的有28.83%,而有21.33%的人认为有些赞同这一观点,还有6%的随迁子女非常认同金钱是万能的。数据显示,扣除持中立态度的人数,反对金钱万能观点的人数占比只有43.83%,赞同这一观点的比例高达27.33%,这说明学校德育应该加强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金钱观教育(见图4)。

个人价值取向维度中,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金钱观存在较大偏差。特别是对于金钱是否万能和集体利益是否高于一切的回答,答案偏离的人和说不清的人都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而这一部分学生应该成为教育的重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未成熟,仍然需要教师正确有效积极地引导。

图3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个人价值取向

图4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金钱观

4.随迁子女社会交往意识普遍比较积极,但处青春期仍有内隐情况

从社会交往意识维度,问卷设置了5道题(13~17题),当问及“当你有困难时,首选的倾诉或求助对象是谁”,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有47%的人选择向同伴和朋友去倾诉,其次有29.17%是向父母求助,还有14.33%的人选择了谁也不找,剩下5.5%选择找教师,2.67%选择找网友,1.33%选择找亲戚(见图5)。其中小学阶段的随迁子女更倾向去寻求父母的帮助,对父母的依赖程度高于中学学段,这与他们的生长发育阶段特性相符合;进入初中后向同伴和朋友倾诉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性格趋向内隐,有的遇到困难选择谁也不说。德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交往,遇到困难能够积极面对、正确地去解决。

对于“是否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36%的随迁子女选择了会比较积极参加,28.33%会非常积极地参加,说明近2/3的人对于集体活动抱有热情,有较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剩下的有33.5%的人选择了一般态度,而有2.17%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参加。其中小学学段的随迁子女对于集体活动有着更大的热情,进入初中阶段态度一般的人明显增多。在德育教育中,那些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和态度一般的学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社会交往中,对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如和教师的关系,有占41.76%的人认为教师是长辈;有37.77%的人认为教师更像是朋友,数据说明有近80%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相对比较和谐的;而受教师身份和行为的影响,有9.65%的随迁子女认为教师是权威,还有7.49%的人把教师当作是陌生人,2%的人觉得自己与教师之间是雇佣关系,剩下1.33%则选择了其他。和同伴的关系方面,有65.83%的选择了和同伴的关系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19.83%的随迁子女认为虽然时有矛盾,但是都能够解决;有13%的人认为这种关系是平平淡淡,很少有密切联系;还有1.33%的随迁子女会常常和同伴发生冲突。

图5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交往意识

从问卷中的这5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普遍有着较为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隐。对这一部分随迁子女,学校德育应该加强社会交往意识的教育,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和身边的人相处,培养他们和谐相处的能力。

5.随迁子女普遍具有正面的公共道德意识,但仍有少数出现偏差

从公共道德意识维度,问卷设置了4道题(18~21题),当问及“在公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是否会主动让座”的问题时,有90.83%的都选择了会主动让座,但是有6.83%的随迁子女选择了假装没看见,而剩下2.33%选择了不让座。在遇到他人插队时,有61.5%选择了要去礼貌地制止;24.67%认为很生气,但是不会出面制止;有9.67%的人认为遇到插队没什么感觉;有4.17%的人选择了会与插队者发生争执。数据表明,近90%的随迁子女遇到插队的社会现象会明确分辨出这是有违社会公德的,而对于那剩下的10%,我们的德育工作要抓紧在他们价值观社会公德观形成的关键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对于那些已经明确认知插队等是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德育教育要更倾向于去指导他们礼貌制止的重要性。

对考试作弊的看法,有404人表示很反感,从来不作弊,占被调查人数67.33%;但有15.67%的人选择了为了考高分作弊是可以理解的,8.67%的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8.33%的人认为“总比不及格补考好”。数据表明,有超过1/3的随迁子女对于作弊这种行为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是非判断,态度相较于插队要模糊一些。特别是对于初中学段学生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对于情景假设“遇到学校寝室水龙头电灯忘关”的话,有占85%的人选择“会关上”,13.33%的人选择了“看心情”,而最后1.67%选择了“懒得理”。

从问卷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都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则是少数选择了负面选项的学生,要对他们采取更多的道德教育,纠正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有4.17%的学生在看到有人插队时会和对方发生冲突,学校德育要告知他们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地解决矛盾。

6.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普遍具有正确的法制意识

法制意识维度方面,问卷设置了3道题(22~24题),当问及“是否认为法律知识在生活中有用”时,51.17%的随迁子女选择了非常有用,37.67%的人认为比较有用,7.5%的人觉得说不清楚,3.67%认为基本没用。上述数据表明,法律知识离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日常生活比较远,也比较抽象,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体化,让他们去体会并感悟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的解决办法,有超过3/4的人选择了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剩下的人比例相对平均地选择了自认倒霉(9%)、用武力解决(7.83%)和用关系解决(7.33%)(见图6)。

图6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法制意识

从上述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对于法律的认识并不深入,需要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进行更多长期的教育和引导。法律知识离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生活比较远,德育工作要尽量将法律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能够浅显易懂地理解。在普遍增强法律教育的同时,要重点关注那些觉得法律无用和说不清法律有用与否的学生,以及在受侵害时选择用武力、凭关系解决和自认倒霉的学生。

7.随迁子女普遍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初中学段需要加强教育

对于环境保护意识,问卷设置了5道题(25~30题),当问及“环境保护与自己生活是否相关”时,有68.17%的人觉得环保和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26.5%的人觉得有一些关系,而4.33%的人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1%的人觉得与自己无关。问卷进行情景假设:如果条件允许是否会积极响应环保活动,例如“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占71.17%的人选择了会积极参加,有23%的人比较犹豫是否参加,有5.83%的人选择了不会参加。情景假设:若手上有垃圾但身边没有垃圾桶的话会怎么办?有90.67%的随迁子女选择会拿着垃圾,直到看到垃圾桶再丢;9.33%选择了随手扔掉。情景假设:如若遇到流浪小动物会怎么办?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选择比例较为平均,由多到少依次为:送至有关收养机构或组织(31.67%)、帮助寻找主人(24.33%)、不予理会(24.17%)和自己领养(19.83%)。

当问及“是否会为了方便在草坪上行走”时,34%的人选择了从不在草坪上行走,有61%的人选择了偶尔会在草地上走,有5%的人选择了经常会为了方便走捷径从而践踏草坪(见图7)。

数据显示,大多数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环境保护意识良好,但是少数仍有偏差。我们重点应该关注那些选择了负面选项的学生。

三、学校德育建议及对策

1.有意识地纠正爱国意识有偏差的随迁子女

首先,要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强化爱国意识教育,这种强化应该体现在持续性上。爱国意识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小学到高中的全阶段。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的爱国意识普遍都是正确积极的,而进入初中后开始有了偏差,表明保持爱国主义教育的持续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利用课堂教学、班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图7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环保意识

其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培养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要引导他们将爱国意识转化为爱国行为。在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爱国意识的培养仍然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升国旗国歌响起时10.5%没有感觉的随迁子女和作为中国人的感受是羞愧和无所谓的10.67%的随迁子女。针对他们强化开展国旗国歌的礼仪教育,每周升国旗,唱国歌,进行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教师要调动每位学生积极参加。

最后,要教育学生关心时事,了解国家动态、世界动态,要把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的昌盛联系起来。针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情况,在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节日里,结合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组织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如国庆节组织学生进行歌颂祖国的文艺汇演,举办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等活动。

2.多渠道多形式增强随迁子女的地域归属感

根据调查反映出的情况,学校德育应该针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特点,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淡化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身份差别;有意识地安排这部分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并让他们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如学校可以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请社区人员来主讲,一周一个专题,重点介绍学校周边社区的交通、卫生防疫、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增强随迁子女的属地归属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志,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巩固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指导实践,从而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区内的文物古迹、历史事件、优秀人物等题材,编写乡土教材、校本教材,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具有更理性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上海的城市活力,增强对上海的认同感、归属感。

3.培养引导随迁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成熟,这一时期正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形成的阶段,特别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现阶段的成长,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背后必然离不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钱。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青少年在不经意间已经接触到社会上一些零散的、混乱的但同时又令人印象深刻的金钱观。因此,如何让青少年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辨别各种混乱的、模棱两可的说辞已成为当前金钱观教育的重中之重。调查分析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有6%的随迁子女非常认同,21.33%有些认同“金钱是万能的”,有28.83%说不清金钱是否万能。这说明进入中学之后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金钱观并没有得到积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当前初中课程中,涉及金钱知识最多的还是思想品德课程。从教师的作用来说,在教授经济部分的内容时,要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倡导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引导他们避免一些容易出现的盲目消费和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对价格指数、投资等知识的学习,引导他们认识金钱的概念和价值,逐步让他们懂得金钱与成功、尊敬、自由等精神层面的联系,以纠正“金钱是万能的”这一错误观念。

4.通过合作学习加深随迁子女的社会交往意识

调查显示,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普遍有着较为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但有小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隐。例如有14.33%的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谁也不找,有约35%的学生不参加或者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20%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不算十分和谐,有13%的随迁子女和同伴关系平淡,甚至有1.33%经常和同伴发生冲突。而这一部分随迁子女应该是社会交往意识教育的重点人群,应鼓励他们积极和身边的人相处,培养他们和谐相处的能力。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正处于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复杂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认识,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关注到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特殊性。针对特殊性,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迁子女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愿结合成合作学习小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开放式的,教师提出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去启发那些遇到困难不愿意说出来的随迁子女积极参与;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集体意识、团体观念;在合作学习形式所体现的各种矛盾冲突中,不断修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启发和鼓励学生去探索与不同人的相处模式。

5.在实践中强化随迁子女的公共道德意识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都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那些选择负面选项的学生,要对他们采取更多的道德教育,纠正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

首先,学校要大力进行公共道德宣传教育。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例如:利用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中秩序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校规、班规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学校、班级管理中奖罚分明,用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其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培养公共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在真实与虚拟的道德情境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第三,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并结合社区活动开展公共道德意识教育第二课堂。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去参与,形成感性认识,才能对各种社会公共道德行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6.有意识具象化培养随迁子女的法制意识

调查显示,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对于法律的认识并不深入,需要教师在学校德育中坚持加以教育和引导。法律知识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来说比较抽象,德育工作要尽量将法律知识生活化,能够浅显易懂。在普遍增强法律教育的同时,要重点关注那些觉得法律无用和说不清法律有用与否、在受侵害时不知道选择使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学生。

在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法制教育中,针对他们对法律知识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可以结合上海本地与随迁子女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写校本教材,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所以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内容应当有所侧重。其次,可以在其他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中渗透法制教育,比如在语文课中,通过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分析,来渗透崇尚公平正义、珍惜生命、遵守规则、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等的教育;在科学课中可以渗透环境保护、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在体育课中可以渗透遵守规则、崇尚公平的教育。所以学校应利用关联课程,充分挖掘法制教育因素,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再次,学校可以组织构建校园法制文化。依托班级、充分利用班队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少先队活动、共青团活动进行法制专题教育;通过校园宣传的途径形成法制教育的观点,充分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学校宣传栏,编写法制宣传手抄报,收集古今中外守法的案例编成小故事,举办宣传法律知识的黑板报比赛,创办法制教育园地等。

7.在实践中强化随迁子女的环保意识

调查发现,大多数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环境保护意识良好,但是少数仍有偏差。我们重点应该关注环保意识存在缺陷的学生。

首先,我们可以从构建绿色校园做起。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美丽、整洁、优雅的学校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引导性。学校要落实经费,扩大校园绿化面积,美化校园,改善师生的生活环境,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在绿化基础上,学校可以在校内开辟植物园,学校可将校园绿地划分若干区域,让各班认养,定期组织班上学生栽培、修剪,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校园环境。学校还可以召集生物组教师,组织学生给校园里的花草苗木作鉴别分类,制作小牌子,写上树名及所属科目,并为树木挂牌,既可方便让其他同伴认识苗木、观察苗木、增长知识,又可增强学生保护植物的责任感。其次,号召学生一起参加各种环保与资源的纪念活动,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与环境保护教育主题密切相关。结合这些节日开展植树、环保问卷调查、电子板报比赛、环保演讲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等活动,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环境友好行为。

[1] 程莺.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以上海市十五中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冯珍婷.初中生金钱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大连市开发区第七中学为例[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宋振韶,金盛华.青少年社会交往: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述要[J].心理科学,2001,(6).

[4] 陈世盛.高中生人际信任、疏离感与公共道德责任意识的关系及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 侯思卉.中学生社会公道意识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猜你喜欢
公共道德子女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基于政府导向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今日财富(2019年13期)2019-06-20 14:07:15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