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尤金·奈达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论。傅雷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他的主要理论是“神似说”。他主张将原文“化为我有”。本论文将分别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和傅雷的“神似说”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将二人的翻译思想进行分析对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理论内涵,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关键词:功能对等;启发;神似说;相同点
作者简介:王宇飞(1988-),女,汉族,吉林省公主岭市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及教学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1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奈达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后来为了避免这个词被人误解,奈达将动态对等改成功能对等。他指出,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功能对等包括最大功能对等和最小功能对等。功能对等将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与源语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加以比较得出,最大功能对等指的是目的语读者应该基本上能以源语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最小功能对等要求目的语读者在理解译文时应该达到能感知源语读者理解的欣赏原文文本的程度。“功能对等”重视目的语读者的反映,主张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使译文读起来一目了然,强调译文在目的语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
二、傅雷的“神似说”
傅雷的翻译思想是继“信达雅”说之后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翻译理论。傅雷主张将原文化为我有。而在化为我有这一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和领悟原文,对于原文的理解要超过一般读者。在理解了原文之后,把所理解和领悟的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他主张译文必须流畅、通俗易懂,节奏忠实于原文。此外,在词语的选择上也要丰富多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异域特色。傅雷认为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也就是说,要使译文与原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最高层次上达到形神统一。
三、奈达“功能对等”和傅雷“神似说”的相同点
(一)二者均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
奈达的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理论是有实践来源的。他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过于强调形式,注重直译是有一定缺陷的。这样的译文生硬乏味,有时甚至会造成无法理解的局面,这样一来也不能达到传教的目的。要想让《圣经》的读者接受传教,就必须要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
傅雷的翻译思想中读者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傅雷在选择原文时,首先考虑的是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及读者需要的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他主张化为我有,向读者传神达意。他希望目的语读者阅读译本要达到源语读者阅读原文的效果。据一些资料记载,傅雷在书籍出版后会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购买情况和读者的感受。这些无一不证实了读者在傅雷心中的地位,可见他的翻译思想是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
(二)二者均主张忠实原文,语言通顺自然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深受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奈达认为各种语言结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语言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他认为深层结构转换来的自由表达就是表层结构,这样能够保证译本的通顺自然。深层结构之间的转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本的忠实。奈达主张“对等”,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他强调译文语言的通顺自然,保证译文要有可读性。
傅雷认为“神似”并非并不是不顾原文之句法。而是要在领悟原文精神和把握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句法。其实傅雷所主张的即是最大限度地做到“神”与“形”的统一和谐。傅雷曾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作者的中文写作。这也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自然,没有翻译腔。
(三)二者均肯定翻译的交际作用
奈达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传达的消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甚至可以说,翻译就是交际。奈达的理论寻求的是目的语与源语的对等,而这种对等更着重于交际层面。
傅雷希望通过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同的方式来实现翻译活动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而达到文化交流功能。傅雷一生以翻译为职业,有目的地吸取法国文学的精粹,他希望通过他的译文能加强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以文艺振兴中华。
(四)二者的理论均是一种理想境界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强调目的语读者在感受和反应上应该与源语读者大体一致。但是,什么样的才算是对等,“对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程度不好把握。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不同国家的人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想要达到“对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神似说”同样是一种理想境界。傅雷认为:“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怎么才算是达到了“化为我有”, 怎么才算是达到了“形”和“神”的统一,这些只能算是一个翻译的最高标准,一个翻译的理想境界。
四、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由于中西方语言不属于同一语系,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也很不同,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二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秉钦、王颉,(2009),《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叶子南,(2001),《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