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乐器在中国歌剧伴奏中的变化趋势

2015-05-09 03:02王瑞刚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5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伴奏管弦乐队

王瑞刚

摘 要:中国歌剧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全是出于现代我国同西方的接触、交换、融通出现的。它们的展现是文化的一种延伸,也就是说是一种文化适应。文章说明了西方乐器进入我国、不仅西方管弦乐队能为歌剧伴奏、而且西方管弦乐队也能为中国歌剧伴奏、进而中西结合的管弦乐队还能为中国民族歌剧伴奏。西方文化在我国生根发芽的经过,还说明分析了这些经过发生的因素。

关键词:西洋乐器;管弦乐队;中国歌剧;民族音乐;伴奏;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1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和谐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和道德。多种多样的文化方式在各个民族的文化社会背景还有生活观念不同的基础上得到了形成和发展,因为文化自身就会做出合适的改变。西方的很多乐器例如他们的管乐,现在也逐渐的在中国的各大乐团里被普遍的使用。

1.西洋乐器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和传入

西洋乐器在中国进行使用的历史最早是在元朝,元朝也是西洋乐器传入中国的时间,但是那时候虽然戏院等等表演的场合有一些西洋的乐器,但是使用的还是比较的少。租借地或殖民地也是西洋乐器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当时中国的澳门在被葡萄牙人占领后,欧洲的很多国家的势力逐渐侵占了中国的土地。在这个阶段西方的宗教也随着西方势力的深入而逐渐地传播和壮大了起来,西方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发展了起来。随着国外的传教士的陆续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传教士也把西洋的乐器带进了中国,虽然当时只是一些零散的西洋乐器还有乐谱。不过当时的人们一直存在的封建思维让他们不屑去了解西洋乐器。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洋乐器只是外国人自己在使用和娱乐。

西方的列强用大炮将中国闭关自守的门强行地打开了。1840年的战争让中国对外国实行了列强的门户开放条约,数量庞大的外国人进入到了中国,外国人来到中国自然而然的带来了很多的西洋乐器。西洋乐器在这个时候是真正意义上地进入了中国的社会。伴着西洋乐器的持续传入,西方的管弦乐队也在中国落地生根。因为西方的管弦乐队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的产物,所以从一开始就是带着外国人的思维和行动力,却在无意中将西方的音乐形态在中国得到推广和普及。上世界的第一批留学生回到中国以后,建立了中国人自己创建的西洋管弦乐乐队。虽然那个年代主要都是在战争的阴影下,乐队的外部环境非常的糟糕,也没有什么好的条件,不过管弦乐还是一步步的渐渐的一直发展和进步的。

2.西方管弦乐作为歌剧的伴奏形式

歌剧的起源是在意大利开始的,时间是十六世纪。歌剧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它集合了音乐,戏剧,文学等等的舞台形式的表演,随着歌剧在西方的其它地区的发展而享誉了全世界。意大利的歌剧是最有历史和韵味的。而法国的浪漫歌剧还有深沉内敛的德国歌剧也一起在西方流行开来。主要的歌剧曲目就是《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等。

西方的管弦乐是有着强烈的表现效果的一种音乐表演方式。管弦乐队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给歌剧带来很大的充实,为歌剧的戏剧性效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气势极其的细腻,表演的想象却非常的丰富的管弦乐可以给歌剧的演出带来很强的氛围,它可以暗示乐曲里的主人公性格和感情,会恰到好处的进行提示观众的作用。伴着表演者自己内心的感情改变,表演会丰富音乐者自己的表情。这样不但可以融入到歌剧的演出里,也可以将表演推向新的高度。

在中国有着很大改变的二十世纪,是西洋乐器进入我国并逐渐普及的主要时间段。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是中国的乐器改变和发展的时期。乐器的改革目的是扩大音域,保证乐器的转调顺畅。西方歌剧和西方的管弦乐队是列强侵略的方式和手段。刚刚进入中国的西洋乐曲和他们的主人西方的列强们同样都是没有什么磨合的。在这个阶段的外国人会自己举行音乐会和歌剧。而这个时候舞台上表演西洋管弦乐队的内容全部都是西方自己的东西,没有一点中国的音乐和东西在里面。所以西方自己的那些經典的歌剧是在这个阶段表演的主要内容。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是英国人赫德建立的,但是他之所以要建立这个乐队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还有为了在中国的西方人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歌剧。

即使是后期凭着东学西渐的文化现象思维与西洋管弦乐对中国人的影响,中国人自己建立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还有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乐队,事实上仍然是复制西方的管弦乐队和乐队的歌剧曲目。我们自己创建的乐队里没有发展中国自己的歌剧,不过还是有贡献的,至少在演员的改变上发生了比较大的进步。

3.西方的西洋乐器为中国的歌剧进行伴奏

西方的歌剧和西洋的管弦乐在中国的逐渐发展,不管是国外建立的赫德乐队,还是我们自己建立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这些所有的乐队都为中国人真正的认识西洋音乐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它们大大地丰富了我国音乐的内容,为交响乐传播到中国有着推进的作用。以后的中国两类主要乐队出现了很多乐器的演奏人才,这些人才为我国今后的音乐事业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937年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很多的中国人对西方的一些东西例如歌剧等等有了一些的了解和认识,当时国内的很多爱国的音乐家们想了很多的办法用音乐作为抗日的武器,支援我们自己的军队和人民,鼓舞军队的斗志,这个时候的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高潮。很多的地方先后快速地出现了我们自己建立的西洋管弦乐队,还有中国人自己创作的中国歌剧。这个阶段中国的音乐家们还写出了很多的管弦乐作品,比如有《新霓裳羽衣舞》这类的怀古情思的乐曲,《满江红》的报国情感的抒发的乐曲,《思乡曲》怀念家乡的乐曲等等。

参考文献:

[1]袁韵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J].青岛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伴奏管弦乐队
“中国梦”的音乐阐述
——《逐梦——为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
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性
简论戏曲锣鼓经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