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月 宋皓
课题来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AH201410379094。
摘 要:杰克·伦敦作品《马丁·伊登》以主人公马丁·伊登轻生的伦理选择为结局讲述了其创作生涯的起伏,通过对人物心理变化的细腻描写,成功的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阶级矛盾,将读者引入一个伦理身份混乱、伦理意识不清的故事世界。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轻生”这一伦理结局,通过回顾引发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伦理结”,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马丁·伊登》;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2
《马丁·伊登》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场景描写:“他那不听话的手脚拍打、摆动起来,痉挛似的一忽儿动,一忽儿停,力量薄弱得很。可是他到底战胜了自己的手脚,战胜了使它们拍击、摆动的求生意志……眼看快滚到底了,他掉到黑暗中去啦。他只知道这么些。他掉到黑暗中去啦。他刚知道这么些,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个场景就是主人公马丁·伊登在选择放弃生命时,一边想要自杀,一边又因为痛苦而产生的本能自救。马丁无论多痛苦,一再挣扎也要实现自杀,他的自杀让人匪夷所思,似乎成了一个谜。对此,众多批评家们围绕马丁·伊登的死亡,对作品做了多视角的解析。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聂珍钊,2010:14)。从这一点看,若要对“轻生”这一结果的动因、本质及其影响做出客观公正的阐释和判断,就需要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以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为立足点对小说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做出梳理辨析。本文以“轻生”这一伦理选择为基础,将故事往前推进,找出导致这一结局的伦理根源、各个伦理结所处的伦理环境及主人公是在怎样的伦理意识驱使下做出这一选择的。
一、混乱的伦理意识做出的选择
从整体看小说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分界十分明显,即马丁·伊登与罗丝的感情决裂,与此同时马丁的小说却突然畅销起来。但事后的发展让人们很难理解,按常理,马丁的事业从此风生水起,本应该过上潇洒自在的生活,马丁却选择了自杀。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具有破坏性,它表现为外部扩展的攻击倾向,即施虐狂。而当主要倾向在外界受挫时,它又折回自我,成为自杀的一种诱因,即受虐狂。从道德哲学层面说,马丁的自杀虽然没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但却有违人性,属于自残的伦理禁忌,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从客观的、历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方法来看,它“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形象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时间、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予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做出道德评价”(聂珍钊,2010:14)。因此,要探究马丁的自杀原因就必须回到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在客观的伦理语境中,站在他的立场上,分析为什么他会有此选择。
在马丁选择死亡前,他一度痛苦,想要摆脱与任何人的交际。但他曾是一个喜欢与有知识、有见解的人交谈的十分活跃与健谈的人;现在,他觉得待人和气成为愈来愈大的负担,叫他不安,甚至连拼命找话讲都让他恼火。其实,他还是有生的欲望的,在另一段的对比描写中:“他从前多怨恨睡眠呀!如今他怨恨的可是生活了。生活并不美妙;他觉得嘴里尝到的生活的滋味没有甜头,反而发苦。他的危机就在这里。凡是生物没有了活下去的欲望,那就很可能在走向死亡了。有些淡淡的求生的本能在他身子里活动着,他明白非出門不可。”在纠结与痛苦之中,他决定出去走走,上了那艘决定他命运的船时,他有想过带上一直爱恋着他的丽茜·康诺莱的,可是理智不允许,也就是人性因子即伦理意识驱使他不能那么做,因为他不爱她,也没法爱上她。而他曾以为他对罗丝的感觉是爱,到头来却是看清,那只是对美的一种追求,是他对美的追求把罗丝理想化了,美化成他眼中的仙灵,现在看来,罗丝身上却满满的都是资产阶级陋习,她和那些趋炎附势的凡人没有什么区别。在他意识要这一点的时候,真的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引发这一巨大刺激的原因,从前文中,突出的事件有两件:一,他的作品突然受到大家的关注,被各大报刊、杂志等出版社争相约稿,并有很多人邀请他去吃饭,其中还有曾和他因为言语弄得很不愉快的勃朗特法官,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作品都是早就完工的,不知被退过多少次了,为什么今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表呢?而他本人,也还是过去的那个马丁·伊登,一点儿也没有变,为什么今天大家都来奉承他了呢?二,罗丝的家人解除了他们的婚约,不许他在踏入摩斯家,不准再与罗丝接触,可是他成了名之后,摩斯一家竟让罗丝主动献身,罗丝也是自愿的送上门来,想要从修旧好,甚至骗了他,这使他不明白,因为罗丝从没有信任过他和他的作品,或许都没有真正爱过他。
所有的事情和变化让他想不明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是答案,所以造成他思想意识上的混乱,而这一切又得归结于当时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的美国,工业生产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城镇在一夜之间兴起,城市人口激增,贫民窟的大量涌现和社会罪恶的迅速蔓延。整个美国面临着失业、贫困、两极分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威胁,阶级矛盾走向尖锐化、表面化。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方面,马丁没法与资产阶级成为互相理解的人,对之前努力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感到厌恶;另一方面,他也没法与社会主义者,无产阶级站在一起。因而,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时,他开始变得烦躁、厌世、迷茫、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走上极端,没有办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处境,在煎熬中,他做出了冲动的选择,即自杀。这也就是文学伦理学批评所强调的“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
影响马丁·伊登思想变化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是唯一的当初就欣赏他才能的社会党人勃力森登。在后半部分作品的描述中,勃力森登带马丁见到并参与到了社会党人的辩论当中,这使他热血沸腾。一篇《太阳的耻辱》得到了勃力森登大力的赞许,并为其感动写了一篇《蜉蝣》,他劝马丁到出版社发表自己的文章,告诫他不可把他的作品发表,可是马丁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发表自己的文章时将《蜉蝣》一并发表了,因为他是真心觉得这篇不应该被埋没。一切似乎发展的很顺利,他成名了,作品十分畅销,但他并不感到高兴,相反的,他感到懊悔自己没有听从勃力森登的劝说,现在没人理解他的作品,多的是讽刺声,他认为勃力森登不会原谅他了。再没有人能像勃力森登一样欣赏他,认同他,了解他了,他也看穿了这社会的“上层”,是虚伪的、卑鄙的、一切全是欺骗。失望与绝望反复地冲击着他,最后他败给了现实,他没能力改变,选择死亡只是一种逃避。
无论是对成名的莫名感,还是对曾经爱人的虚伪的厌恶,还是对知己的悔恨,都使马丁伦理意识混乱,做出自杀的伦理选择。其间马丁虽有反抗,但最终是屈服于现实,这显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的一段悲剧。
二、强烈的伦理身份对比
从小说的后半部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马丁的自杀是因为他伦理意识的混乱,从前面的部分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发生这样的混乱其实是必然。
馬丁在创作的旅途上总是不顺的,家人不理解,甚至与他断绝了关系往来,其中强烈的一部分伦理失衡是妹妹与其丈夫。马丁热心的为妹妹的婚礼写了一首诗,可是却遭到了妹夫的侮辱,之后妹妹竟然让他不要写那些文字来破坏她的婚姻、她的生活、她的爱。姐姐虽然很疼爱他,在生活上也照顾着他,可是也不懂他的追求,渐渐地对他也是不管不问,姐夫就更不用说了,怎么看他都不顺眼。
亲人的不理解马丁并不在乎,但是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爱人的不支持和决绝。马丁的创作没有带来太多的回报,于是罗丝开始为他们的未来担心,劝他放弃写作,投身资产阶级的生活中,在她父亲的公司里工作。从一开始罗丝似乎就没有对马丁的创作有过任何的信心,但也没有反对过,甚至很欣喜于看到马丁的成长。当罗丝对马丁失去全部信心时,摩斯一家很轻易地就劝服了罗丝,因此,罗丝放弃了他们之间的所有美好,这无疑是对马丁所有努力的否定。
命运似乎与马丁开了一个玩笑,当马丁的爱情结束的时候,他的事业却蒸蒸日上,曾经不知被拒绝过多少次的稿件,不知自己因此忍受了多少饥饿,现在却是大家热捧的佳作,备受称赞的作家。可是那又怎样,那些都是以前的作品啊,自好友勃力森登死了之后,他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作品,整日浑浑噩噩度日,就像丽茜·康诺莱所说的那样:“你病了,病的可不是你的身子,是你的头脑。你这架思想机器出了毛病。”
三、结语
马丁从爱恋着罗丝的奋斗青年变成了一具空壳,失去了方向;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发稿人,变成了一位万众瞩目的作家;从被资本家鄙夷的粗野水手,变成了争相拉拢的对象;从被亲人不耻的不务正业者,变成了家人的骄傲;从追求美,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的青年,变成了视金钱为粪土、慷慨解囊的好心人……这一系列的变化,前后强烈的伦理身份的转变使马丁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马丁的作品风格的变化也很好地阐述了这样的变化,从浪漫诗篇,到学术论文,再到社会性小说,无一不彰显着马丁的成长。这充分的证明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来看,几乎所有的文学文本都是对人的道德经验的记述”,也证明了,“伦理意识导致人类渴望用固定的形势把自己的伦理经验保存下来”。
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还是对自己生活、感受的小说记述,都是马丁借助文字的形式将他的伦理意识流传下来,与读者分享,并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文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人类提供娱乐,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所以在完成阅读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教诲功能,避免同样的伦理意识错误。
参考文献:
[1]杰克·伦敦,《马丁·伊登》[M]. 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M].聂珍钊,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聂珍钊: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聂珍钊: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6]杰克·伦敦,《马丁·伊登》[M].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年.
[7]张建平,任丽,《生的激情,死的欲求:精神分析学说对<马丁·伊登>的心理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报,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