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后疼痛程度的缓解作用分析

2015-05-09 01:31:26蔡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耳鼻喉分级程度

蔡丽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后疼痛程度的缓解作用分析

蔡丽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后疼痛程度的缓解作用。方法 80例需要接受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 先对其统一进行一定的手术后基础护理后,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耳鼻喉部手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对80例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发现, 观察组40例患者中, 有24例患者疼痛分级为0级、10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5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Ⅱ级、1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Ⅲ级, 分别占总数的60.0%、25.0%、12.5%以及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 有12例患者疼痛分级为0级、15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9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Ⅱ级、4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Ⅲ级, 分别占总数的30.0%、37.5%、22.5%以及1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进行完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的护理应当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 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 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心理护理;耳鼻喉部手术;疼痛程度;临床护理

耳鼻喉病等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而手术治疗则是耳鼻喉等外科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常常会感到手术部位的剧烈疼痛, 并且这种疼痛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呼吸以及睡眠质量等, 可以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1]。在现代临床护理中, 怎样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已经成为了一大重点讨论话题;本院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护理工作上也做出了许多临床实践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本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需要接受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作为临床护理观察对象, 对其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护理观察的是由本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 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36.0±3.8)岁,其中喉癌患者16例、鼻息肉患者7例, 鼻窦恶性肿瘤患者8例、扁桃体癌患者6例、中耳癌患者3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 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7.0±4.5)岁, 其中喉癌患者18例、鼻息肉患者5例, 鼻窦恶性肿瘤患者6例、扁桃体癌患者9例、中耳癌患者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耳鼻喉部手术时皆未出现任何手术意外, 其他各项身体指标也均属正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其具体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 要在言行上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在感情上充分体会患者的身心感受, 要认真倾听患者的烦恼倾诉、时常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详细解答患者的各项问题, 多在精神上鼓励患者, 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疏导与安慰, 尽量消除患者的不安、恐惧与焦情绪, 并为每例患者仔细制订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3 评价标准[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患者手术后没有感到明显疼痛或者只有轻微不适感,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0级;患者手术后感到轻微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之内,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Ⅰ级;患者手术后感到明显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之内,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Ⅱ级;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较为剧烈且在不可忍受范围之内,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Ⅲ级。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临床护理观察中所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对全部80例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 发现观察组40例患者中, 有24例患者疼痛分级为0级、10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5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Ⅱ级、1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Ⅲ级, 分别占总数的60.0%、25.0%、12.5%以及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疼痛分级为0级、15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9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Ⅱ级、4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Ⅲ级, 分别占总数的30.0%、37.5%、22.5%以及1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分级对比[n (%)]

3 讨论

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常常会感到手术部位的剧烈疼痛, 从而影响其饮食、呼吸以及睡眠质量等。因此, 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来有效缓解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讨论热点。随着现代护理理论的不断革新以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不断开展, 临床护理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发觉并认识到了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大作用[3]。为了有效缓解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促进其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护理人员应当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其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 即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 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压力, 给予患者正面积极的引导与鼓励, 让患者更加愿意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与护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进行护理服务, 不仅要将患者当做病人来对待, 更要将患者当做顾客来对待, 而心理护理正体现出了这种新时代的护理理念[4]。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心理安慰与精神放松, 因此也能够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接受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后的修养, 从而达到更好的预期恢复效果[5]。根据本院本次的临床护理实践可以看出, 经过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 观察组中40例患者的耳鼻喉部手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心理护理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 彭欣莉, 易华容. 心理护理对鼻内窥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学.2011.12(9):90-92.

[2] 张庆玲, 李会琴. 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37-538.

[3] 段志萍. 心理护理对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运用体会.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53.

[4] 张瑛. 护患双方对临床心理护理行为认知比较的调查.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127-129.

[5] 潘锡平. 临床心理护理现状分析与研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9):21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92

2014-10-20]

467099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猜你喜欢
耳鼻喉分级程度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分级诊疗路难行?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50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4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断块油气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