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梅
在产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心理舒适度及满意度的临床疗效评价
余惠梅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心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产妇140例和实行普通护理的产妇140例, 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 比较A、B两组患者对于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B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产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产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
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工作质量的好坏与患者病情的好转和痊愈息息相关, 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卫生部(现卫计委)2010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该活动的重点内容是增强临床基础护理, 变革目前护理工作模式, 健全绩效考核系统, 以“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本院对此进行研究, 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2010年6月, 本院妇产科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 在部分科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取在2012年3~5月在本院产科一病区和二病区住院产妇, 各140例, 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产妇年龄17~41岁, 平均年龄(25.6 ±3.6)岁, 高中以下学历119例, 高中及以上学历29例。B组产妇年龄16~45岁, 平均年龄(24.7±3.1)岁, 高中以下学历100例, 高中及以上学历4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B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服务, 责任护士在接待孕产妇入院后, 用简单易懂的话语向产妇讲述一下入院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在产后24 h内与产妇面对面沟通了解产妇的需求, 护士长注重日常护理工作的记录等书面工作。对于A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提高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 对于如何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如何更好的与患者沟通、如何使护士的护理工作更加满足患者的需求、如何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等问题进行患者、护士、医生之间互动式的即时沟通与交流, 形成以患者满意为主, 医生监督为辅, 护士积极改进的模式, 同时积极组织本院护士到省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取得较佳成绩的医院参观学习, 使本院全体护士在思想及行动上充分认识到该活动的意义[1]。
1.2.2 调整工作流程, 变革传统的排班模式 可适当增加早晚班护士人数, 在排班时考虑到护士的意愿, 根据自身病房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排班制度, 实施弹性排班。广泛征集护士的意见, 可以将排班改为12 h一轮, 可以减少交接班次数以及护士花在路途中的时间。当产妇人数减少时, 护士长应及时调整班次, 轮流满足护士的休息及休假需求。
1.2.3 综合绩效考核, 加强激励制度 护士长在排班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护士自身的需求, 合理安排排班制度, 以期达到患者与护士双方满意, 充分表现了对护士的人文关怀, 使得护士能够更高效更优质完成工作。病房护士长根据每一护士基础护理技术考核成绩以及患者对于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评分, 给予得分高者给予每月奖金、岗位补贴及半年综合绩效奖。对于护士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 管理不同护理级别和患者人数的能力、考勤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评分, 符合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给予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者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
1.2.4 加强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沟通 由于产科特点及当今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产科的剖宫产人数日益增多和新生儿护理等等, 以期达到优质基础护理和满足患者生活护理需要,必须具有针对性。可以开设“新家长”课堂, 每周1次召集产妇及家属在病区示教室内上课, 主要内容可以根据产妇及家长的要求及时调整, 普及婴幼儿护理及教育知识[2]。
1.3 评价方法 比较A、B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差方法评价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问卷内容为患者在住院期间对于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 满意度=(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与B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6,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 (%)]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有利于指导护士识别、预测和满足护理对象的需要。有资料报道, 护士在医疗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不仅本身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压力, 更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大责任, 与患者之间的矛盾突出直接,护士的责任感高出普通人群。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孕产妇在待产期间, 既有对即将为人母的骄傲, 也有对生产的焦虑、惧怕, 此时, 她们最需要的就是陪护、睡眠、心理调适及饮食需要[3]。基础护理质量的保证是高质量专业护理服务的前提条件。基础护理是在满足孕产妇的舒适及清洁的基本生理需求上, 通过与孕产妇即使沟通, 了解她们的需求, 进一步满足其心理需求。责任护士的职责应该在履行基础护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孕产妇的心理需求, 进行个体化护理,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 更好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合本次试验结果可见, 在产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
[1] 郭燕红.促进我国护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1.
[2] 单鸿杰, 钟秋莲, 黄晓玲.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满意率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2012.24(8):963-964.
[3] 王红莲.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中的实践.全科护理.2012.10(36):3434-34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203
2014-10-13]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