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5-05-08 06:00包东武陈小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脓液铜绿化脓性

包东武 陈小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包东武 陈小丽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方法 1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取中耳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病原菌102株, 其中需氧菌70株,厌氧菌18株, 真菌14株;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为100.00%, 奇异变形菌对较多抗生素敏感率为100.00%。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菌种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细菌感染, 病程较长, 致病菌复杂多样, 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造成致病菌的变化[1], 从而导致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异。本文探讨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 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中耳炎患者120例(120耳), 男66例, 女54例, 年龄5~68岁, 平均年龄38.5岁;病程1个月~28年;采集样本前,所有患者停用抗菌药物至少48 h。

1.2 方法 在额镜下, 利用75%酒精清理外耳道皮肤, 专用棉签在生理盐水中浸湿, 采集鼓室内脓液或行鼓膜穿孔采集脓液标本,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样本置入试管, 30 min内送到细菌室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血琼脂平板接种,在35℃条件下培养18~24 h, 分离病原菌后利用VITEK-32进行鉴定, 利用药敏卡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利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 所用药物均符合国家标准。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情况 120例患者所取标本中检测出102株病原菌, 其中70株需氧菌(68.63%), 18株厌氧菌(17.65%), 14株真菌(13.73%)。共检出11种致病菌, 其中主要为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5.49%), 22株铜绿假单胞菌(21.57%), 18株奇异变形菌(17.65%), 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76%)。

2.2 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0%。见表1。

表1 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率(n, %)

2.3 革兰阴性菌药物敏感率 经细菌培养和药物敏高率检测,奇异变形菌对阿米拉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药物敏感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为100.00%。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 为中耳骨膜和黏膜的慢性炎症, 甚至深达骨质, 多合并慢性乳突炎, 发病率较高, 其临床表现为鼓膜穿孔、反复耳中流脓、听力减退,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若不及时治疗, 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甚至造成颅内并发症[2], 威胁患者生命。因此,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中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其临床表现多为混合感染, 且具有多种混合方式。相关研究显示, 该病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等。近年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革兰阳性菌几率不断升高[3], 其可能的原因是该病病程长, 多数患者滥用抗生素, 提高了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此外, 真菌检出率也有所上升, 其原因可能是鼓室环境湿润, 为真菌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也提高了真菌感染率。本次研究中, 120例患者的脓液标本检查结果中, 有102例呈阳性, 阳性率为85%。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较高, 会分泌多种酶和毒素, 例如透明质酸酶、凝固酶、肠毒素、皮肤坏死毒素、肠毒素等, 而且该菌体的耐药性强, 容易引发顽固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需氧菌或合并厌氧性, 耐药性强, 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获得性或固有多重耐药性。真菌则会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 使患者鼓窦、鼓室、乳突黏膜发生肿胀, 若没有通畅引流, 则会降低局部pH值, 提高真菌感染率。

虽然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物种类繁多, 但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青霉素等仍为最常用抗菌药物。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对这些药物的敏感率并不高, 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哌拉西林、莫西沙星等的敏感率较高, 可供临床选择。莫西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 具有广谱抗菌性, 药物动力学良好,后效应长, 耳毒性低, 在呼吸道黏膜的药物浓度较高, 因此若治疗时没有进行药敏试验, 则可首选莫西沙星。但应注意莫西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时需选择合理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一些中耳炎患者久治不愈、病变加重, 可能的原因是其自身免疫力较差, 加之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 使用常规抗菌药物难以奏效, 针对此类患者,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兼顾其整体状况, 警惕真菌或多种致病菌感染, 通过分类培养在准确判断下给予综合治疗。

综上所述,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 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从而避免较高耐药性。

[1] 王慧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5):1199.

[2] 熊观霞.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动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 2010, 33(2):228.

[3] 邓碧凡.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2例听力学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3):6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40

2015-05-27]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脓液铜绿化脓性
遇到恼人的“火疖子”,该怎么办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