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彬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种树彬
目的 观察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治疗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 同时口服多西环素;对照组单独口服多西环素。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7%,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 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红蓝光;多西环素;寻常痤疮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好发于青春期患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 严重的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降低自信心。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局部和系统性应用抗生素, 疗效不太乐观, 且治疗时间长, 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其他不良反应,为寻求一种疗效更好的方法, 本科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①符合Pillsbury分类法[1]的Ⅱ~Ⅲ级患者;②治疗前15 d内未用过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者;③年龄>17岁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已知对多西环素过敏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对光敏感者;④肝、肾功能不正常者;⑤不配合治疗者。入选的12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确诊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 男 34例, 女 26例,年龄17~39岁, 平均年龄24.7岁, 病程1个月~7年, 平均病程2.9年, Ⅱ级痤疮39例, Ⅲ级痤疮21例;对照组60例,男37例, 女23例, 年龄18~37岁, 平均年龄23.9岁, 病程 2个月~6年, 平均病程3.3年, Ⅱ级患者35例, Ⅲ级患者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 患者光疗前先清洁面部, 配带防护眼罩, 使用红蓝光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首次采用蓝光, 波长为(417±10)nm,第2次采用红光, 波长为(633±10)nm, 输出功率密度:红光100 mW/cm2±20%, 蓝光120 mW/cm2±20%, 蓝红光交替治疗, 光源距离面部20 cm, 照射2次/周, 两次之间间隔2~3 d,照射时间为20 min/次, 同时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永信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口服, 2次/d, 1粒/次;对照组单独口服多西环素, 两组疗程均为8周[2,3]。治疗期间避免劳累、熬夜等对该病有影响的一些因素。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2周随访1次, 观察皮损的变化情况, 同时记录患者丘疹、脓疱、粉刺的消退情况, 根据病情改善情况, 得出疗效指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4]根据疗效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分析, 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 疗效指数≥90%为痊愈;60%≤疗效指数<90%为显效;20%≤疗效指数<60%为有效;疗效指数<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7%,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所有不良反应均在治疗开始后的2周内出现, 其中治疗组有8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瘙痒、疼痛, 5例口服多西环素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对照组有4例口服多西环素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 上述症状均不影响治疗, 均自行缓解, 无一例退出观察、治疗,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 多发生于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男女, 主要侵犯含皮脂腺较多的面部和胸背部, 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四大原因[1], 其中痤疮丙酸杆菌在发病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可使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 产生游离脂肪酸, 后者刺激毛囊引起炎性皮损,因此消灭痤疮丙酸杆菌是治疗痤疮的关键[5]。以往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一般治疗时有效, 但停药后容易复发, 抗生素治疗的最大问题是耐药性问题, 长期用抗生素还可引起肝肾毒性、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红蓝光是近年来治疗痤疮的一种新兴方法, 其原理是痤疮丙酸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粪卟啉Ⅲ和原卟啉Ⅸ, 前者吸收光谱的峰值位于蓝光段, 后者峰值位于红光段。相比而言,蓝光对卟啉的光活化作用强度超过红光, 因此前者更容易清除痤疮丙酸杆菌[6], 但红光对皮肤的穿透能力超过蓝光, 所以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痤疮, 可以更有效的杀灭细菌、消除炎症、促进炎性皮损愈合, 具有协同作用[7]。因此近几年来光动力疗法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因其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国内李润祥等[7]报告单用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炎性皮损消退率为65.6%, 张群英[8]报告总有效率为86.2%, 而孙卫国等[5]报告总有效率达93.0%。
多西环素是第二代四环素类广谱抑菌剂, 它可使白细胞的趋化性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得到抑制, 从而降低皮脂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减轻痤疮的炎性反应[9]。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通过用药8周的临床观察, 作者认为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能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 比单用多西环素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 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5-176.
[2] 张胜正, 胡倩婷.脉冲染料激光595 nm联合多西环素、曲安奈德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12):989-991.
[3] 王江涛, 冯佳汉.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1):2007-2008.
[4] 杨捷, 李景蓉, 方锐华, 等.阿奇霉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6):426-427.
[5] 孙卫国, 薛梅.蓝、红光治疗炎性痤疮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 39(5):322-323.
[6] 李玲芳, 张广福.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 29(9):614.
[7] 李润祥, 黄振明, 丘小珊, 等.红蓝光治疗60例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1):46-47.
[8] 张群英.红蓝光照射联合药物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 30(9):576.
[9] 李莹, 钱咏梅.多西环素联合丹参酮治疗痤疮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 29(5):324.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red-blue light combined with doxy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ZHONG Shu-bin.
Affiliated Nanhai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5282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red-blue light combined with doxy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Methods A total of 120 acne vulgar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red-blue light for radiation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doxycycline.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ngle doxycycline by oral administration.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83.3%,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at as 61.7%.It was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red-blue light combined with doxy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provides satisfactory effects,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Red-blue light; Doxycycline; Acne vulgari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08
2015-03-27]
52820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