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中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5-05-07 02:48
文教资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劳技操作技能教师应

孙 慧

(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一些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够明显,没有真正达到提高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因此,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的合作,是每一位劳技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实践研究,深深体会到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非常重要,往往能够决定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借此,笔者针对劳技课中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希望引起广大劳技教育同仁的共鸣。

一、目前初中劳技课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劳技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人人得到锻炼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强调形式,合作任务不明确或缺乏挑战性;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成为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一些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忽视了小组的组成,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操作技能,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1.合作学习,引导是关键。

劳技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设置问境,引导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例如:在《工艺座钟》山墙与沿墙的组装过程中,如何做到无缝对接,有的学生产生困惑,无从下手。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组织小组成员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缝隙?怎样去掉这个缝隙?沿墙切割中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通过一连串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技术难点很快得到化解。

(2)激活“冷场”,控制“过热”。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和意外混乱的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

(3)深入小组,促进合作。

教师要走进小组参与学习讨论,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例如:在《兔灯骨架的扎制》一课中,两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但是,有的两人小组中,始终由一名同学负责扎制,另外一名同学只负责扶着。这时,教师可以上前亲切地关心他们,“你可以监督员的身份,检查扎制过程中扎制手法是否正确,扎制是否牢固”、“你们是否可以尝试交换扎”等。在引导过程中,对一些认知能力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而对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则应积极引导,规范他们的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都能得到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

2.开展大组竞赛,交流合作更密切。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劳技课中适时开展操作技能竞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操作技能,保证作品成功率。

(1)语言激励,适当奖励。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是社会化需求最强烈、最向往社会互动的群体,合作学习对他们来说具有内在吸引力,所以,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可行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动机强弱,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激发,在开展组间竞赛前,教师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看看哪组做得最快最好”、“看看哪一组最先bingo”,等等。除了语言激励外,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如获胜的小组每位同学平时成绩可以加一颗星等。在劳技课中,教师应重视采用外部奖励的办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组内合作,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2)齐心合力,共同提高。

如何让全组同学以最短时间完成双联结编制并最终获胜,首先全组同学应学会编制,在此基础上提高编制的速度。对于组内没有学会的同学,则应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应让所有同学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鼓励全组同学齐心合力,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时间保证,共同进步。

当教师说完比赛规则后,给予学生适当的互帮互学时间(3-4分钟),以便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和互帮互学练习。实践证明:在具体的编制操作中,有的二人小组做得慢,甚至没完全掌握操作技能,这时可发动大组内做得快的同学主动帮助不会做或做得慢的同学,通过这种一帮一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操作技能,使全组同学共同学会编织技能,并保证以最快速度完成。

(4)重视反馈,总结得失。

赛后组织全班及时反馈评价,请获胜组同学发表获胜感言,谈谈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如何互帮互学,教师应注意利用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探究中获取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将最初的急于获胜的激情平稳地转化成稳定而持久的动力学习。通过集体评价、总结得失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们找到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他们在下次合作中取得进步。

三、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实施,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这就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应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教学材料的不同性质,班级群体的不同水平,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是否需要开展合作学习做出选择。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的准备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在进行活动前,教师应该对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内容包括: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分配合作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之间要学会相互交流、共同讨论;指导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和矛盾、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等。

3.合作学习中扮演引导者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一旦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面,制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霸权行为,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努力使合作成员的表现机会均等;在面对具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教师应让小组合作学习者学会倾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言之有理。在听取其他小组合作成员论点论据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争论,并在吸收小组合作成员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走动,主动发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的道理。

综上所述,为了在劳技课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做好教材、学具、学情的准备。在具体的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设置问境,引导思考;激活“冷场”,控制“热场”。在操作中深入小组,促进合作,开展组内竞赛等。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度交流合作,提高操作技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郑淑贞.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何建军.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教育论坛,2005,4.

猜你喜欢
劳技操作技能教师应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劳技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受益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