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控制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研究

2015-05-07 07:31陈仁义王志国包春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实时控制医疗医院

陈仁义,王志国,包春艳

武警天津总队医院,天津 300162

医疗质量管理借鉴于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通过管理理论的创新不断的精细化和要素化[1]。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是医疗管理过程仍旧存在管理力度不够、管理粗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医院管理质量,规范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该研究将秉承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思想,将信息技术与医疗质量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实时控制,探索医疗质量管理信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相关医疗质量指标,将2014—2015年应用实时控制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后的相关指标作为观察组,2013—2014年医疗质量指标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步骤

组织专题调研,对现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资料研究,对医疗质量管理理论和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与进步进行充分了解,调查和分析现今社会对治疗质量的客观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医疗质量考评量表,完善质量控制组织体系,确立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地位。将实时控制的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之中。

1.3 方法

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时控制遵循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模式,分析供方与需方的不一致,选择影响医疗质量的基本要素和关键环节,结合现行管理的规范标准,以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的方法[2],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实时控制软件。根据就医的流程将医疗质量的控制细分为具体的环节,主要由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职能部门组成[3]。对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明确医疗服务的职责,在进行教育、实施、审核、改正中不断地促进医疗质量的改进。监测与控制是实时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信息技术干预各个环节的质量。使用前馈控制加强预防性措施,现场控制干预监测到的质量偏差,反馈控制进行信息共享。以科室为单位,在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对病种质量和费用标准目标进行前馈控制,对病人质量费用进行现场实时控制,对出院患者病种质量与费用进行反馈监控。通过组织建立住院诊疗质量的质控点和标准,实现临床路径的实时控制。使用直接查看、网上查询及人工检查3种方法进行信息收集,建立随机抽样、诊疗标准、信息反馈及统计的病例质量实时控制。

1.4 观察指标

采集医院信息系统中包括诊断、治疗、护理、手术、出入院等信息,统计平均住院日、门诊人次、收治人次、投诉率、患者满意度、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等指标。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平均住院日、门诊人次、收治人次、千人投诉率、患者满意度对比

进行实时控制的医疗质量管理之后,平均住院日由12.6 d下降到11.2 d,下降幅度达到11.11%;门诊人次由55 269人次上升到61 231人次,上升幅度达到10.79%;收治人次由24 612人次上升到287 82人次,上升幅度达到16.94%;千人投诉率从1.39下降到0.95,患者满意度由91.5%上升到97.8%。见表1。

表1 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前后医院日常管理指标

2.2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对比

进行实时控制的医疗质量管理之后医疗质量指标有显著变化,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均有明显的升高,见表2。

表2 实时控制医疗质量管理前后医疗质量指标比较(%)

3 讨论

医疗质量水平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已经在医院中广泛应用,但评价检查的标准往往是终末质量,单方面注重了医疗质量结果,而具体管理过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4]。虽然已经运行多年,但医疗质量管理仍存在诸多缺陷,质量方针与目标的缺失、质控意识淡薄、岗位责任模糊等是常见的问题。通过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实施新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十分必要。信息化建设是衡量医疗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将医疗过程中具体环节的信息汇总为一个整体,实现内部管理网络化。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信息数据,实行严格的质控体系,缩短质控周期是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难题。

实时控制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依从医疗质量组成的客观规律,将信息技术和医疗质量标准紧密结合起来,使用控制和信息作为基础手段,综合了预测、模拟等其他技术手段,实施了以监测、分析、评价、控制、反馈为主体的质量控制措施[5],发现偏差后即时进行干预控制,缩短了质控时间。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变了传统上只关注“治”的情况,形成了防治结合的全面质控体系,将以终末质量为主体的控制反馈转变为以前馈和现场控制为主体的过程质量管理[6]。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及医院经济效益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以持续质量改进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原理,以客户需求为动力,改变以往事后管理的方式,进行持续性的信息采集和质量评估,不断改进管理质量,满足病患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管理质量。实施实时控制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能够促进医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规范行为,确实落实制度,还能够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基础医疗质量。

4 结语

国内广大医院接受了国际标准化质量认证体系,加上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医疗质量管理方法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时控制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遵循客观规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控模式,实现了质量控制方式的转变,不仅能够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还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叶承莉.实时控制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1.

[2]叶承莉,任家顺,张沁宏,等.实时质量考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重庆医学,2011(9):918-920.

[3]张合明.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4]陈敏,陈旭,武琼.医疗过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4):34-36.

[5]马钰香.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4.

[6]陆敏,傅雅丽.信息化医疗质量控制模式的应用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4):343-344.

猜你喜欢
实时控制医疗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基于LabVIEW微电网实验平台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探讨ERP系统环境下企业会计的实时控制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基于全集成自动化的能耗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