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偏好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2015-05-06 03:03孙平军
关键词:效用函数高层住宅楼层

孙平军,冷 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

随着全球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建筑技术的进步,为满足城市大量住宅和产业用地需求,土地利用趋向于立体化开发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1]。高层住宅由于较好地适应了城市不断增长的居住用地需求而成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或手段)之一,并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2][3],当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于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4]。如以纽约、芝加哥和伦敦为代表的欧美大城市复兴中,近十多年来呈现出明显的高层化趋势[5][6],中国香港地区因高层住宅而向世人展示了一道独特而又举世瞩目的城市天际线[7],日本东京高层住宅成簇成群随处可见[8],新加坡据统计几乎90%的人口都居住在高层住宅里[9]等。可以说高层住宅已经或即将成为城市居住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休憩息息相关[10]-[12]。

然而针对同一高层住宅,不同的使用者通过多方面的权衡考虑而可能存在迥异的楼层选择偏好:如有的使用者基于支付能力的考虑而倾向于选择售价较低的楼层[13],有的购买者出于家庭成员结构的考虑(老人与小孩)而偏向于出行方便的楼层选择,而有的行为决策者强调生活品味的追求而偏好于选择视野开阔、环境清静的楼层[14]-[16]以及由于特殊的数字爱好或忌讳而选择或避免某些特定楼层[17]-[19]等。可以说居民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偏好不仅是住宅消费者效用函数(满意程度)的重要组分[20],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其社会、家庭属性(个人收入、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21]。那么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属性如何作用于高层住宅的楼层选择,期间又有什么样的内在规律性,对于指导房地产开发商和住宅设计师如何处理好高层住宅的楼层布局(楼层房间大小、套型与套型比、以及室内布局风格等)、销售定价[22]、以及国家房地产发展的相关战略定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对Smith等学者[23]指出的“居住环境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多的不如意,原因在于这些高层住宅是由不在这里居住的人所设计”的一个积极响应与回答。

如张曦方所言[24],住宅消费者(全文特指户主、具有购买力的房屋所有者,下同)的社会、家庭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购买能力、购买意愿以及对由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居住环境组构的居住“效用函数”的选择。高层住宅作为居住环境一种重要的承载体,并通过楼层的变化而带动居住环境“效用束”的变化[25]。探寻居民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偏好,其实质就是揭示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属性与居住环境“效用束”的关联“映射”,即男人与女人、老人小孩与成人、高文化素质的人与低文化素质的人以及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等对居住环境“效用束”的偏好;二者以高层楼层为“介点”而形成一对互为“映射”的函数关系式。换句话说,本研究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其一是高层住宅的居住环境“效用束”与楼层的关联性分析;其二是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属性与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束”的对应“映射”统计。

关于第一个问题,张曦方[24]、Grigg[26]等学者就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束”的内涵展开了分析,认为安全性、可达性与舒适性是其核心内容所在,周边环境、使用习惯亦是居民楼层选择的影响要素[27][28];至于居住环境“效用束”是如何随楼层变化的,也有部分学者展开了分析,如以Heath,Smith &Lim[29]为代表的研究指出高层住宅居民的满意度(居住效用)随楼层的增加而上升,原因在于视野开阔、环境安静,而以Moore[30]为代表的其他6个研究通过调研归纳发现,低楼层的居民满意度因为使用方便、有利于小孩成长等反而高于高楼 层 等[31]-[33]。但 总 的 说 来,目 前 研 究比较零碎,对于其内在规律性归纳总结显得不够。而关于第二个问题,虽然早期已经有研究从社会及心理学视角对居民的楼层选择展开了研究[34][35],如Conway,等[34]对一栋24层楼层调查分析中指出,30%左右的受访者选择1-2层在于周边环境好,15%左右选择3-5层在于出行方便,另有20%左右选择21-23层在于视野开阔、环境安静;Lim[36]对新加坡高层住户调研同样指出,由于看得远、远离吵闹等而愿意居住在10层以上的比重由1973年的27.9%增加到1981年的47.3%;Ma &Chau、Bourassa &Peng、Russell

等学者[14]-[19]也展开了类似的分析。但现有研究同样存在不系统的问题,对于各种社会、家庭属性如何作用于居住“效用束”(楼层)缺乏系统梳理和归纳,而且由于住宅使用者的社会、家庭属性在大的时间尺度和地域空间尺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像中国这种人多地少、城镇化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改革等样本单元的覆盖。而对于问题一与问题二的整合研究更是当前研究中极其缺乏的。

为此,本研究试图基于典型区域:中国石家庄市,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法,将上述问题一和问题二作为一个整体,就其内在规律性特征展开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后面具体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包括研究区域的选取和调查问卷的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调查问卷设计涵盖了居住“效用函数”的内容构成、住宅使用者社会、家庭属性的表征指标选取、以及高层楼层的分组设置等三个小点;第三部分是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和简单数据处理;第四部分就是对统计分析结果的归纳、解释以及对上述问题一、问题二内在规律性的归纳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定位、建筑设计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问卷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以占全球1/14的土地养活着占全球1/5的人口,人地矛盾极其尖锐[37],当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13年底中国城镇化率为52.06%),以年均1%的速度和1300万的规模在递增,期间意味着大规模的住房需求[37][38]。为了顺应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高层住宅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模式的首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的新建住宅倾向高层、高密度的开发方式,随后开始向中小城市延伸[39],如今已是高楼林立,遍及神州大地的各个城市。据此,本研究以目标抽样的方法选取中国石家庄市的华城绿洲、铁道大学家属院等9个小区为样本单元(见表1),通过问卷调查手段,对居民高层住宅的楼层选择偏好展开实证分析。我们选取24层高楼层作为观察体,从底层(1层)到顶层(24层)挨家挨户发放问卷调研,期间我们发放了1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157份,有效率达96.42%。

表1 样本小区分布情况

(二)调查问卷设计

1.居住环境“效用束”

如 前 所 述,以 张 曦 方[24]、Grigg[26]、Marans[25]、Holahan &Wilcox[31]、Saegert[40]、Franck[32]、Rohe[33]、CHURCHMAN[41]等为代表的学者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居住环境品质衡量标准[42](HDB,2003),认为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可达性是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束”的主要构成内容,具体涉及到Moore[30]提到的出行方便、有利于小孩成长,Lim[36]指出的视野开阔、环境安静等内容。为此,本研究中围绕这四个基本点设计如下8个具体指标用于表征居住环境“效用束”的具体内容(您为什么选择这一层,请选择3个主要理由):

(1)出行方便;(2)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3)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理踏实;(4)通风、采光好;(5)视野开阔、环境安静;(6)干净卫生;(7)房价(注:中国楼层平均房价随楼层递增,顶层除外);(8)其 他:——。其中(3)对应安全 性,(1)、(2)对应可达性,(4)、(5)、(6)对应舒适性,(7)对应经济性;而(8)指的是一些特殊考虑,比如说为了爬楼梯锻炼、恐高心理因素影响、特殊数字爱好或忌讳等。

2.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和普及性,本研究中只选择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具体包括住宅消费者(每户的家主,购房决策者)的性别、年龄(16-34岁之间:对应青年阶段、35-59岁之间:对应中年阶段、60岁及以上:对应老年阶段)、收入(年收入RMB 30000元以内、年收入RMB 30000-80000元之间、年收入RMB 80000元以上)、家庭结构(“瘦身型”家庭——无小孩和老人,“成长型”家庭——有小孩无老人,“成熟型”家庭——有老人无小孩,“稳定型”家庭——有小孩和老人)。

3.高层住宅楼层分组设置

研究中我们选择24层高层住宅作为基准进行分析,并依据《中国建筑资料集》的相关标准,将其划分为底层(第1层)、2-6层、7-11层、12-17层、18-23层和顶层(24层)六个层次,理由是:底层接近地面,比较潮湿,所以研究中通常将其单独划分,2-6层对应低层住宅,7-11层对应小高层住宅,12-17层对应中高层,18-23层对应高层住宅,顶层(24层)通常因材料(沥青)、技术和施工等的制约容易出现漏水问题,所以无论是售房定价还是购房者选房行为都是有意识地将其与其他楼层分开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处理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整理,得到如表2、表3所示的基础数据和图1所示的效用指标权重。下面基于这些基础数据对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与楼层的关系、以及住宅消费决策者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如何作用于选择楼层的展开论述。

(一)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与楼层的关系

高层住宅居住环境的“效用函数”与楼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各划分楼层的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是由哪几个效用指标所决定;其二是效用指标如何随楼层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一是楼层“效用函数”的关键性指标。从表2和图1(左)中可以看出:底层(1层)的居住环境“功效函数”主要体现在出行方便和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以及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理踏实

表2 居民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原因

等三个效用指标上,各统计户数选择意愿分别达到了92%(选择户数(46)/该层总有效户数(50)=92%,下同)、78%和66%的高度,而三者的累积选择意愿占据了整个底层选择意愿的78.67%。2-6层的居住环境“功效函数”决定因子与底层略有不同,除了共有的三个关键性指标外,房价效用指标也在扮演着重要角色(统计户数选择意愿高达71.31%)四个效用指标的累积贡献率为89.73%。7-11层属于小高层,其居住环境“功效函数”在各效用指标之间表征的比较均匀,其中出行方便效用指标的贡献率为18.43%,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的贡献率为15.72%,房价的贡献率为18.16%,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理踏实为14.91%,其次是通风、采光好和视野开阔、环境安静这两个效用指标,相对较弱的是干净卫生和其他效用指标,二者的累积贡献率仅为9.76%。12-17层的居住环境“功效函数”相对集中体现在通风、采光好,视野开阔、环境安静和干净卫生三个效用指标上,统计户数选择意愿上,三者分别为70.1%、68%和52.92%,累积贡献率占据了整个楼层选择意愿的63.57%,当然出行方便,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理踏实和房价等效用指标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累积贡献率达到了36.43%之多。18-23层的居住环境“功效函数”进一步强调了12-17层的三个主要效用指标的做功,统计户数选择意愿中,通风、采光好的选择意愿为96.84%,视野开阔、环境安静为92.28%,干净卫生为75.79%,三者的累积贡献率高达88.42%。顶层(24层)的“效用函数”的决定因素和18-23层相同,取决于通风、采光好,视野开阔、环境安静和干净卫生三个效用指标。

图1(左) 各楼层效用指标的权重

图1(右) 各效用指标选择意愿随楼层的变化情况

标注:其中TC、BECG、GRSSS、GVLB、VQE、C、HP、O分别代表前面按顺序所列举的8个效用指标。

二是效用指标与楼层的关系。从图1(右)中可以看出,出行方便,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和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里踏实三个效用指标的居民楼层选择意愿随楼层的递增而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主要集中于中间区域(2-6层到18-23层之间);其中出行方便效用指标下降最为明显,由底层的92%迅速下降到顶层的0,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效用指标相对次之,而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里踏实效用指标相对最弱;整体说来,三者是一个越接近地面,效用值越大,楼层越高,效用值越低的楼层递减函数。通风、采光好,视野开阔、环境安全和干净卫生三个效用指标却呈现出相反的做功特征,即各自的效用值(居民楼层选择意愿)与楼层层数基本呈正相关:随楼层的增加而增加,稍微有点差异的是干净卫生这个效用指标的递增规律符合所有楼层,而其他两个效用指标对于底层是不符合这个规律的。房价这个效用指标如同前面指标设计中所说,现实中楼房平均售价除底层和顶层外,是随楼层而逐层递增的,所以在这里不加详述;对于“其他”这个效用指标,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中可以发现,其影响比较小,对于整个调查结果来说,只占1.51的比重,原因中有人觉得带数字6和8的楼层吉祥,带数字4的楼层不吉祥,有人担心电梯突然坏了而不方便上下楼,而有的人认为适度层数利于健身等而有意地选择等。

(二)住宅消费者社会、家庭结构属性与楼层关系

住宅消费者的性别对于楼层选择是有区别的,其中女性相对倾向于低楼层的选择,在前三个楼层分组中女性选择的比重大于男性,而在中间组12-17层,男女选择的人数基本相等,而后越往上,男性选择的人数明显大于女性人数,男性倾向于高楼层选择。

住宅消费者的年龄构成属性对高层住宅的楼层选择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表3中可以看出,16-34岁的青年人具有绝对的“高层化”倾向,从下往上居民楼层选择意愿的比重依次为[16.0%-21.52%-28.05%-28.18%-39.65%-43.75%],增加的速度和幅度非常明显;35-59岁的中年人对高层住宅楼层的选择,权重相对较为均匀,在各楼层组基本稳定在50%-70%之间;而60岁及以上的老人具有典型的“低层化”选择倾向,由底层初始的10.0%下降到18-23层的6.32%、顶层的0.0%;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住房购买决策者基本上以中年人为主,其相对来说有经济基础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青年人则相对差点,而老人通常不需要再购买住房。

表3 高层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及其楼层选择比重

年收入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同样在影响着住宅消费者对高层住宅的楼层选择,其中年收入RMB在3万以内的消费者,具有典型的“低层化”倾向,选择权重由底层的60.0%下降到顶层的8.33%,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年收入在3-8万RMB的住宅消费者,对高层住宅楼层的选择,整体来说相对比较均匀,基本稳定在36-54%之间,而年收入在8万及以上RMB的住宅消费者其楼层选择具有典型的“高层化”倾向——由底层4%的选择意愿急速上升到顶层的37.5%。

住宅消费者的家庭结构属性同样在楼层选择偏好中存在差异性,其中无老人和小孩的“瘦身型”家庭对楼层的选择,虽然相对较为均匀,但依然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高层化”倾向,其选择权重从底层向顶层依次为[58.0%-43.04%-54.88%-66.67%-69.47%-79.17%],原因可能在于“瘦身型”家庭应该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基于自由的追求而带有一定程度上的“高层化”倾向;有小孩无老人的“成长型”家庭对高层住宅的楼层选择同样分布相对较为均衡,其中底层选择比重为14.0%,2-6层选择比重为23.21%,7-11层选择比重为13.82%,12-18层选择比重为17.53%,18-23层和顶层选择比重分别为16.84%和12.50%,没有相对明显的“低层化”或“高层化”选择偏好,其似乎是与上述效用指标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的楼层变化规律相矛盾,即没有呈现出“低层化”选择倾向,其实不然,这个效用指标包含老人和小孩两个群体,模式2只是说明了接近地面有利小孩这个观点并没有被住房购买者所认可,并最终影响高层住宅的楼层选择,即小孩不是成为照顾老人、利于小孩成长效用指标的主要成因,老人才是关键,老人具有“低层化”楼层选择的倾向,为了证明这一点,下面与模式3进行比较,即“成熟型”家庭——有老人无小孩,其楼层选择偏好是什么,模式3中各分组楼层选择的比重依次为[18.0%-28.27%-26.42%-12.03%-9.12%-8.33%],可以发现该模式具有典型的“低层化”楼层选择偏好,楼层分组前三组的平均值(24.23%)将近是后三组的平均值(9.83%)的2.5倍,证实了有利于小孩成长效用指标的“低层化”特征以及老人的主导作用,接近地面有利于小孩成长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这与Moore(1975)得出的结论相反;既有老人又有小孩的家庭模式4具有什么样的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偏好呢?通过观察楼层选择比重:从下往上依次为[10.0%-5.49%-7.32%-3.78%-4.56%-0.0%],可以发现具有明显的“低层化”选择倾向,前三组的平均比重几乎是后三组的3倍,原因与模式3解释一样,在于老人的作用。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主要结论

基于上述对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与楼层、以及高层住宅消费者社会、家庭结构属性与楼层的关系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几个基本规律性特征:

一是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的安全性对应的效用指标是接近地面、相对安全、心里踏实,具有典型的“低层化”特征,即越接近地面,居民感觉越安全,对应的个人效用值就越高,其与楼层层数构成一对互为关联的反向函数式,亦意味着安全性效用值的“低层化”特征;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的舒适性对应的效用指标是通风、采光好,干净卫生和视野开阔、环境安静,在上述分析中,这3个指标的效用值具有明显的“高层化”倾向,亦表明居住环境舒适性效用值与楼层层数的正向关联性;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的经济性和可达性对应的效用指标分别为房价,以及出行方便和照顾老人、有利于小孩成长,其中基于房价的经济性效用值随楼层的增长而上升,而可达性效用值与楼层层数呈反向关联,随楼层层数的增加而下降。概括起来说,高层住宅居住环境“效用函数”的安全性、可达性和经济性随楼层的增加而下降,而舒适性随楼层的增加而上升。如果把经济性看成应变量,而把安全性、可达性和舒适性看成是自变量的话,我们同样可以间接地得出舒适性是平均房价(经济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高层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对楼层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个人社会属性之性别结构中,女性相对倾向于低楼层选择,而男性相对倾向于高楼层选择;个人社会属性之年龄结构中,青年人具有“高层化”楼层选择倾向,老人具有“低层化”楼层选择倾向,而中年人楼层选择比较均匀,这与其家庭结构属性有很大的关联;个人社会属性之年收入构成中整体呈现出收入越高楼层“高层化”选择、收入越低楼层“低层化”选择的内在规律性特征;而家庭结构属性同样对楼层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关键点在于家中是否有老人和小孩。研究发现:如果有老人,则呈现出“低层化”的楼层选择,而是否有小孩,对其楼层选择影响不大,与此同时,那些既没有老人又没有小孩的“瘦身”家庭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高层化”楼层选择倾向。

三是高层住宅消费者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是如何作用于楼层选择的呢?基点在于对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束”的选择偏好,具体说来就是住宅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收入以及社会家庭结构等属性对“效用函数束”的“个性化”表征,其中性别呈现出女性相对倾向于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束”中的安全性、可达性和经济性效用,而男性相对倾向于舒适性效用的选择;年龄分组效用选择中,青年人相对偏好于“高层化”的舒适性效用,这与青年人追求自信、展现自我的性格特征是直接对应的,中年人由于社会家庭结构的作用、加上性格上的成熟、沉稳,而对于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束”的选择都有所考虑,其考虑的是整个家庭的需要;而老年人的选择相对偏好于“低层化”的安全性和可达性的选择;年收入效用选择中,中低年收入的人群更多考虑的是对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束”中经济性效用的选择,倾向于“低层化”——低水平住房均价的选择,而高收入人群更多考虑其他方面“效用束”的偏好;家庭结构“效用函数束”选择中,如前所述,更多考虑的是对家中老人和小孩的照顾,准确说是对老人需求的兼顾。分析结果表明,有老人的家庭结构(“成熟型”家庭和“稳定型”家庭)更多倾向于对“低层化”的安全性、可达性的选择偏好,而“瘦身型”家庭带有某种程度上的舒适性选择偏好,至于“成长型”家庭对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束”四个方面的效用选择没有绝对的偏向和特殊需求,相对较为均匀。

(二)讨论

Smith等学者认为“高层住宅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多的不如意,原因在于住宅不是由住在这里的人所设计”。侧面映射出城市住宅战略定位、住宅设计或配置的不合理,即供给无法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如上所述,针对同一高层住宅,迥异的社会、家庭结构属性对应着不同的居住环境“效用函数”(安全、可达、舒适和经济等)的偏爱,即差异化的楼层选择。那么从高层住宅楼层选择意愿这一实证分析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呢?

一方面,人多地少、集约节约用地的基本国情和用地基本国策,促使住宅的“高层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催化了市民住房需求的多样化选择,立足于单一的、模式化的高层住宅发展战略定位是不合理的。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愈趋小型化,针对老年人上下楼层出行不便、恐高、心里不踏实等问题,不仅需要考虑在城市住宅战略定位中配置一定比例的中低层住宅,而且可以从加强住宅居住环境的“效用函数”来予以改善,比如说电梯的安全性及无障碍设施的配置、供水供电等的稳定性、高层窗户、阳台设置的安全感、密封性、以及住房大厅管理的“人性化”、“智能化(呼叫救护系统、监控系统)”和楼层老人活动室的设置等,必然可以提高老人住高层的安全感;针对青年的“高层化”选择意愿倾向和资本积累、收入相对有限的尴尬局面,在城市住宅战略定位中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公寓式高层住宅,其户型面积不需要很大,房型和套型适合广大单身家庭或刚结婚无小孩的家庭;有小孩“成长型”家庭将是未来高层住宅的主体,如何在住宅设计中兼顾小孩的快乐成长、安全显得非常重要和极其有意义,具体如在每个(或每2-3个)楼层设置一个小孩活动室等,不失为一个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效用函数”的好办法;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家庭结构,需要我们辩证地去配置楼层住房的面积大小、套型比例和设计风格;最后一个涉及的是社会公平问题,针对低收入人群,考虑其多样化的高层住宅楼层选择意愿和收入有限的矛盾冲突,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相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高层住宅的配比建设。

总之,中国要实现高层住宅的战略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高层住宅的比例(低、中、高层)、高层住宅的类型配比、高层住宅设计本身的衬托等。本研究有望为此战略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三)研究展望

通过上述对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偏好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高层住宅楼层选择偏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质就是一个通过住宅消费者需求的心理活动反映城市居民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区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等的“适应”与“响应映射”,其为大体认知城市基本地理环境、人类文明进步程度提供了参考。那么住宅消费者的需求是否具有阶段性、地域性特征呢?除了上述列举的这些社会、家庭结构属性的影响外,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社会属性的影响呢?居住环境“效用函数束”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效用,针对研究中选择中国石家庄市而设计的效用指标体系是否全面、科学等,都是需要今后有待进一步去验证和深化的科学问题。

[1]SETO K C,FRAGKIAS M.Quantify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 Land-use Changes in four Cities of China with Time Series Landscape Metrics[J].Landscape Ecology,2005,20:871-888.

[2]WONG S K,CHAU K W,YAU Y,et al.Floor-level Premiums in High-rise and Low-rise Buildings[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Pacific Rim Real Estate Society.Newyork,2006:22-25.

[3]BRUECKNER J K,SRIDHAR K S.Measuring Welfare Gains from Relaxation of Land-userestrictions:the Case of India’s Building Height Limit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12,42:1061–1067.

[4]FRENKEL A.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within Urban Areas:The Case of the Tel-Aviv Metropolitan Region[J].Urban Studies,2007,44(10):1973-1996.

[5]KRIEHER A,COBB D,TURNER D.Mapping Boston[D].Cambridge,MA:MIT Press,1999.

[6]COSTELLO L.From Prisons to Penthouses:The Changing Images of High-rise Living in Melbourne[J].Housing Studies,2005,20(1):49-62.

[7]PRYOR E G.The Growth of the City[C]//V M LAMPUGNANI(Ed.).Hong Kong Architecture:the Aesthetics of Density.New York:Prestel,1993:97–139.

[8]BOGNAR B.ChiChester[M].Tokyo:John Wiley and Sons,1997.

[9]BENG-HUAT C.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Housing:Stake Holding in Singapore[M].London:Routledge,1997.

[10]PLATT S,FAWCETT W,CARTERET R de.Housing Futures:Informed Public Opinion[M].York: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2004.

[11]JANE M J,STEPHEN C,IGNAZ S.A Tall Storey...but,a Fact Just the Same':The Red Road High-rise as a Black Box[J].Urban Studies,2007,44(3):609–629.

[12]EVANS A,UNSWORTH R.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within Urban Areas:The Case of the Tel-Aviv Metropolitan Region[J].Urban Studies,2012,39(13):2413–2438.

[13]ANDREW M,EVANS A W.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rices of Different Dwelling Types and the Anatomy of Speculation:a National Analysis of Housing Markets in the United Kingdom[Z].Unpublished:Cass Business School,City University,2010.

[14]JORGENSEN U,SORENSEN O.Arenas of Development:A Space Populated by Actor-worlds,Artifacts and Surprises[C]//K H SORENSEN,WILLIAMS R.(Eds).Shaping Technology,Guiding Policy:Concepts,Spaces and Tools.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2:197–222.

[15]RUSSELL S,WILLAMS R.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Frameworks,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with Glossary of Social Shaping Concepts[C]//K H SORENSEN,WILLIAMS R.(Eds).Shaping Technology,Guiding Policy:Concepts,Spaces and Tools.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2:37–132.

[16]SHOVE E.Comfort,Cleanliness and Convenience: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Normality[M].Oxford:Berg,2002.

[17]MA S M,CHAU K W.How do Superstition and Taboo Affect the Pricing of Apartment Units?[C]//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eenth American Real Estate Society Meeting.Monterey,CA,1998.

[18]CHAU K W,MA S M,DANIEL C W.The Pricing of'Luckiness'in the Apartment Market[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1,9(1):31-40.

[19]BOURASSAS C,PENG V S.Hedonic Price and House Numbers:The Influence of Feng Shui[J].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1999,2(1):79-94.

[20]PARKES A,KEARMS A,ATKINSON R.What Makes People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Neighborhoods?[J].Urban Studies,2002,39(13):2413–2438.

[21]WU F.Housing Environment Preference of Young Consumers in Guangzhou,China: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Property Management,2010,28(3):174-192.

[22]HSEE C K,DUBE J P,ZHANG YAN.The Prominence Effect in Shanghai Apartment Pric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8,45(2):133—144.

[23]SMITH M,WHITELEG G J,WILLIAMS N.Green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M].London:Earthscan,1998.

[24]張曦方.住宅楼层价差之探讨[D].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1994.

[25]MARANS R W.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rough Quality of Life Studies:The 2001DAS and its Us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dicator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3,65(1-2):73-83.

[26]GRIGG T J.Accessibility,Amenity and Housing Cost:The Forgotten Trade-offs?[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Newyork,1980:111-118.

[27]DIN A,HOESLI M,BENDER A.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Real Estate Prices[J].Urban Studies,2001,38(11):1989-2000.

[28]LUTTIK J.The Value of Trees,Water and Open Space as Reflected by House Prices in the Netherland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8(3-4):161-167.

[29]HEATH T,SMITH S G,LIM B.Tall Buildings and the Urban Skyline:The Effect of Visual Complexity on Preference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0,32:541-556.

[30]MOORE N C.Social Aspects offlat Dwelling[J].Public Health London,1975,89:109-115.

[31]HOLAHAN C J,WILCOX B L.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in Hhigh-rise and Low-rise Residential Settings:A Lewinian perspective[C]//AIELLO J R,BAUM A(Eds.),Residential Crowding and Design.New York:Plenum,1979:127-140.

[32]FRANCK K.Community by Design[J].Sociological Inquiry,1983,53:289-311.

[33]ROHE W.Urban Planning and Mental Health[J].Prevention in Human Sciences,1985-86,4:79-110.

[34]CONWAY J,ADAMS B.The Social Effects of Living on the Ground[J].Habitat International,1977,2:595-614.

[35]HERRENKOHL R C.Social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C]//HERRENKOHL,HENN W,NORBERG-SCHULZ C(Eds).Planning and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Reston,VA: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1981:169–287.

[36]LIM B.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High Rise Living[C]//S L BEEDLE(Ed.)Second Century of the Skyscraper: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New York:Van No strand Reinhold,1988:59–78.

[37]SUN P J,SONG W,XIU C L,et al.Non-coordination in China’s Urbanization:Assessment and Affecting Factors[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3,23(6):729-739.

[38]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8):30-33.

[39]YUEN B,YEH A,APPOLD S J,et al..High-rise Living in Singapore Public Housing[J].Urban Studies,2006,43(3):583–600.

[40]SAEGERT S.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High Density Settings: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A]//GURKAYNAK M R,LeCOMPTE W A.Human Consequences of Crowding.New York:Plenum Press,1979:67-82.

[41]CHURCHMAN A.The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f High-rise Building[C]//A MAN,A SHINAR and A CHURCHMAN(Eds).An Examination of High Rise Building:Current Condition,Vol.C.Haifa:Technion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in Hebrew],2001:114–128.

[42]HDB.Release of Survey Findings of Residentsliving in 20-to 30-storey HDB Blocks[M].Singapore:HDB,2003.

猜你喜欢
效用函数高层住宅楼层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一起高层住宅火灾的调查及其启示
超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计研究
电梯的升与降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基于幂效用函数的最优投资消费问题研究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与细节
供给侧改革的微观基础
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核电站厂房楼层反应谱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