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媒介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中信息的有效性原则

2015-05-06 03:03
关键词:大学校园符号受众

冯 楠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传播活动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产生关系的方式。以传播学的视角去研究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研究方法,便于我们理解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作为媒介的某些特质。

就如建筑物一样,大学校园建成环境①关于大学校园的定义有很多,本文所提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较接近于广义上关于大学校园的定义,既包括大学所有的物质环境(校舍、场地、植被、附属设施等),也包括其所特有的非物质环境(校园文脉、空间氛围、场所精神等)。也具备大众媒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受传者的数量众多且性质不确定、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系相对固定、“信息的大量复制”[1]。同样,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复制信息的方式与传统大众媒介也是不同的,后者信息通过电子形式或者报纸书籍的形式呈献给大众,完成信息的传递和整个传播过程。大学校园建成环境显然不具备这种特性。大学校园建成环境是由学校决策者委托设计师进行设计后,通过建造和使用,形成完整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在这之后,使用它的人群读取其中的信息并不断发生更替,城市的居民和游览者也参与其中,形成信息载体不移动、不变化的前提下的信息的无数次传播,这毫无疑问也是一种信息的大量复制。它传递“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2]1,受众决定“接受或拒绝它们”[2]2。也就是说,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具备“大众传播媒介”的三个基本要素特征,但又以“非典型”的方式呈现。

正如“语言是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对应系统”[3],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信息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简单的归类罗列很难将其表达完全。“媒介是传播的中心”[4],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作为媒介,其所传播的信息能否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是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传播活动成败的关键,有效的信息量最终由受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信息量所决定。它并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从古至今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的轨迹揭示了其中的一些信息生成模式。

消息不等于信息。人们对于一个全新的大学校园环境,并不能对即将感受到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也就是说,这个新环境对于受众具有不确定性。待到身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这种不确定性就会逐渐消失。这个过程也就是受众接受和获得信息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不确定性的环境,受众就不会接受到信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学校园建成环境本身是否含有信息决定于该环境所表述的空间有没有不确定性,如果是非常僵化和固定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形式,那它包含的信息量就会很少,环境就变得没有意义。当然,信息不等于不确定性,而是在数量上等于所消除的不确定性[5]。但这至少说明,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应该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正是大学校园建成环境设计创作的魅力所在。

信息接收的有效与否是判断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判断一个大学校园环境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大尺度的功能块关系和复杂花俏的构图,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哪些可以减少环境行为中不确定性的信息的含量,也就是有效信息的含量,增加有效信息的含量也成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

一、可读性原则——提高信息还原率与信息冗余

信息的可读性原则是大学校园传播被受众接受并解码成功的首要原则。它决定了受众接受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的第一步,即认知过程。提高信息可读性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成熟的符号体系

运用成熟的符号体系,与其说是一个原则,不如说是一种建议。在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传播中,有效的信息量最终由受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信息量所决定,受众接受的才是有效的信息。比如,色彩、建筑形式、建筑物的材质、校园景观及标示系统等,而这听起来似乎与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独创性相矛盾。这在整个设计界和业主都在讲求个性的当代,是设计者和决策者都不愿接受的。而且,这可能要贯穿整个环境的设计、营建、维护和发展的过程。但是,运用成熟的符号体系并不等于照搬原有的建筑形式,例如,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运用当地传统的营建方式和符号体系,以全新的组合和手法重组表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见图1)。

因此,完全是受众所熟悉的空间及建筑形式,传达的信息量会减少,但信息的还原率较高;全新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形式,包含大量的信息,但人们难于接受,信息的还原率就低,有效信息也就减少;在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设计中,如何恰当地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达给受众更多的有效信息,是创造优秀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关键。

图1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运用传统符号和营建方式创造的校园环境形式

(二)提高符号的显著性和特征性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中信息载体的造型的独特性和显著性也是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比和多样色彩的变异使得某个具体信息与大学校园建成环境所包含的其他信息有强烈的反差,这样的信息才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与认知。

信息的特异性:也就是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信息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性质,它往往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显而易见的可辨识特征。拿来作为参照的信息可以是周围的同类信息,也可能是受众既往的经验,这些信息之所以可以被受众捕捉到,是因为它们的某种属性比较活跃。这在我们的实践经验中不难找到例子,委托方经常会提“创新”样的设计要求,从信息传播的特异性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要求不无道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生动、高鉴别的环境元素所蕴含的信息量更大,更容易被受众捕捉到,也更容易被接收,更有利于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信息的直接性:信息的特异性可以增加传播活动中的有效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越独特、甚至越怪异的环境或建筑形式越具有传播的优越性。就如创新的基础一定是继承,信息的特异性必须是建立在与之相比较的信息基础上的,简单、直接的信息表达方式,在复杂的信息环境里,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信息链接的清晰性:指具体信息载体与其他信息载体连接点和衔接处的高度可见性。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这些连接点是整个结构的战略点,应该具有高度识别性。

(三)提高符号表现的强度和频度

提高符号表现的强度和频度,也就是提高信息的冗余度。①冗余度,通俗地讲就是数据的重复度,就是为了保证准确或者安全、消除干扰“噪音”而多余的量。提高信息的冗余度对信息的有效传播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冗余度低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信息也许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传播者的意图,但往往会对受众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更多的环境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更加多的注意力或者更强烈的环境感知意识。而冗余则可以帮助受众克服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中信息“噪音”的干扰,更容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校园设计中,不仅要从功能上去进行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设计,还要对与其相关的环境因素,例如材质、色彩、复合的景观系统等做统一考虑。也就是说,从空间层次—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质—多层次景观系统这一系列入手,来反复强调特定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气质,信息的冗余使得受众可以较为轻松地选择和判断,使受众在最短时间内感受到其不同于其他校园环境的独特魅力,把握环境的特征。老的校区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它所包含的信息已经非常充分,以至于老校区校园环境和受众之间的交流犹如漫步邻里之间的街头巷尾的交流和闲谈,表面琐碎却深入人心。

二、可融性原则——提高信息参与性与反馈度

可融性即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与受众参与之间的有效互动,突出表现为受众参与到校园环境的使用中来,实现人与环境的交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可融性至关重要,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同时影响到信息的反馈。

(一)创造丰富合理的层次关系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受众的行为和心理有着明显的层次性,创造丰富、合理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安排其层次关系。例如,大型的交往行为往往发生在以学校为单位的大型组织活动,其次是学院、系、教研室等。其所属的环境形式也因其发生的活动不同而表现为校园主广场、节点广场、绿地、步行道、联系走廊、庭院等不同。因此,从空间从属和活动的从属关系上来看,层次性是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可融性原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提供时段性与模糊性空间

然而在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传播活动中,仅仅按照活动的从属关系作为信息编码的原则显然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大学校园内的活动还具有很强的时段性和模糊性。其中模糊性是指在校园被使用的空间中很少只被赋予单一的功能,例如校园内的道路,其主要功能是交通空间,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在此停留、交往的时间可能远远大于其作为交通空间的时间,道路变成了学生交往、互相了解信息、甚至于自我展示的空间,即使是专门的活动广场也往往被活动者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时段校园的活动的层次性是有变化的,这与校园生活特有的规律性是分不开的。例如,同济大学图书馆边沿河的草坡,平日作为绿化景观,天气好的时候便会有学生坐在草坡上看书、学习,因其靠近学苑餐厅,饭后,又会有许多人在草坡上聊天、交流。因此,对这个环境信息的处理,就要考虑其时段性和功能的可变性,也就是模糊性,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接受和参与,提高信息的有效性(见图2)。

图2 同济大学图书馆后的沿河草坡,设计者在此提供了一个供多种活动发生的场所,使可融性成为可能

(三)创造适合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交融的空间

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的交融性也是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大学校园受众的主要群体是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不同于其他受众群体,他们对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都有特殊的需求。因此,一个好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应该是兼顾了这两个需求的环境。对于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塑造大型的广场和小尺度的空间。在进行环境信息编码时,不能粗略地考虑要引导人们在这里产生了什么行为,而是要进一步从位置、功能、尺度等因素考虑这个环境对集体的、对个人是否都合理和舒适。

三、可意象性与可联想性原则——提高信息流动性与创造性

“可意象性”即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中所包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6].环境不只是被看见,而且是清晰、强烈的被感知。建筑物材质、环境氛围、场所构成都可以帮助唤起这样的意象,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可联想性,即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必须为受众提供功能上或是情感上的遐想空间,激发其美好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主动了解和感知大学校园环境所要表达的信息。又或是替受众创造出新的环境意象,增强信息的流动性与创造性。这种通过可意象性和可联想性所获取的信息,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传播者的本意,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联想,进行信息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反馈并完善。因此,可意象性与可联想性原则是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传播被受众接受并反馈成功的升华性的原则。

(一)运用符号的象征意义

某种符号具有唤起人们产生某种联想的特性,而这符号本身和所指的对象并无必然和逻辑上的联系,对于这样的符号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象征。象征是人们对某种现象足够熟悉并接纳后产生的审美和文化上的惯性思维,更像一种约定俗成,如白色象征着纯洁,红色象征着热烈,而绿色则象征着生机勃勃。这种约定俗成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随着人们认识和习惯的改变优化和提升,运用象征手法的信息载体可以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并接受。

在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中,常常会见到一些象征性的符号。比如传统校园惯用的中轴对称的构图方式,在历史上就代表着庄严和正统,而如今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和委托方都不再拘泥于这种强烈的构图方式,认为它是旧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不能代表新时期的大学精神。因此,对于象征手法的设计思想,必然会撷取和参照环境中的传统元素和文化背景,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的复制,而是经过对传统的理解和提炼,以另外一种信息组合方式来表达传统或重构传统。

(二)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间或出现的信息往往不能对受众形成足够强度的刺激,很难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中信息繁复多样,只有有效地组织整个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的统一、连续、完整,才能将复杂的物质现实转换成可意象、可联想的认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传播学原理,针对信息有效性原则所提出的信息转换原则及设计手法汇总如表1:

结 论

从传播学的角度描述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系统地将信息以编码的形式形成环境符号,以不同的载体构建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当受众接触到环境信息和符号时或者当这一信息直接作用于受众时,受众便会产生对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信息的认知过程。①此论述见余志鸿《传播符号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版。作者分别论述了符号学原理及传播功能,指出没有符号也就没有传播互动和传播价值的体现。外部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一般化的精神绘图,形成对环境的条件反射,形成连接感官和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良好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形象可以起到涵化受众的作用,因为文化依附于形象所赋予的意义。构成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的形象也就是对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的具有意义的场所的描述,这便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遵循一般的大众媒介传播规律,并有自己特定的传播特性和编码方式。“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环境的形象,即有效信息的组合,掌握大学校园建成环境有效信息转化的原则,是传播活动中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表1 提高信息有效性设计手法汇总

可以说,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校园建成环境的现象、表征、意义和手法,可从更广泛的视角认识校园空间的本质,为当前大学校园规划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一个新的和必要的角度,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作为类大众媒介的大学校园建成环境和以国家政权为背景的电视、报纸、杂志等文化工业之间的关键区别,否则就会走入过分夸大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传播中标准化的范围,以至于矫枉过正,对它的传播活动做出错误的解释。

[1]周正楠.建筑的媒介特征——基于传播学的建筑思考[J].华中建筑,2001,(2):29-31.

[2][美]威尔泊·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7.

[4][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0.

[5]周正楠.媒介·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9.

[6][美]凯文·林奇.城市印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符号受众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符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