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

2015-05-05 12:56刘旭晔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土地

刘旭晔

摘 要:世界粮农组织1993年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以来,国内外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评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0172-05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研究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为了使发展得以可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及经济因素”。然而,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定义是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nunission on Enviroment and Development)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llonon Future)中提出的。在此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是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发展起来的,并在1990年的首次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确认。其后,又分别在1991年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和1993年的“21世纪可持续土地管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了讨论。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形成之后,相关研究开始变得活跃。

基于社会—经济学意义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指维持并保证特定区域的土地资源的特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美国学者Young(1990)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保护土地赖以生产的资源,并维持其持久生产力基础上,获得最高收获产量的土地利用。傅伯杰(1997)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在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性、稳定性,保证土地潜力和防止退化的同时,也要具有比较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谢俊奇(1998)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通过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使之能够永续利用,并实现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基于代际公平和承载能力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于静波(1997)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土地利用。在生态方面表现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指无退化的土地开发,在社会经济方面表现为可开发利用土地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需求,遵循各代人之间的平等性,确保对后代人的足够供给。梁长青(1998)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本质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又要保证满足后代人的土地需求,而进行的合理、高效、持续性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尹君(2001)基于土地资源的属性,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数量尺度、空间比例尺以及国家尺度等多种维度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本质与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刘彦随等(2008)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强调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任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措施都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实质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永续性土地利用。

从其他方面定义土地可持续利用。穆广荣和陆效平(1997)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内涵出发,针对土地资源的四种平衡方式(总量平衡、区际平衡、代际平衡和质量平衡)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土地代际平衡与生产的稳定性、土地质量平衡与土地生产力、区际平衡与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资源保护等四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平衡方式。曲福田(2000)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针对特定的时空条件,采取适当的手段以及组织形势,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并在协调好人地关系的同时,促进人与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期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需要。李贻学(2004)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同时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即体现“可持续性、协调性、公平性、区域性和土地的利用特性。”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1992年在荷兰召开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国际研讨会”,针对乡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专门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政策、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相关研究和项目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方法和信息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从技术角度探讨耕地可持续利用。李仁东(1997)、黎夏和叶嘉安(1999)在其研究中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其自然环境为研究基础,通过借助卫星遥感等图像手段获取土地利用的现状及环境相关信息,从而了解土地资源的良性利用状态及其所遭受破坏,可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环境的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刘彦随和鲁奇(1998)对处于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分层控制技术操作模式,此控制模式包括决策控制、属性控制和实施控制三个模块。刘吉平等(1999)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技术。

从制度方面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王静(2001)阐述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容构成并对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国家实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计划、控制、引导和利用最具效力的公共手段与措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所实现的社会目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施目标相同。胡亦琴(2008)认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护不力,利用效率不高,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己经严重制约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并提出明晰和界定农地产权边界、稳定产权权能、保障产权权益、完善农业自我积累和生态保护机制,是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激励。endprint

从其他方面探讨耕地可持续利用。H.N.Van等(1994)在《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动机、内容体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指出,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是为正确选择各种土地利用区位,改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的空间条件以及长久保护自然资源而制定的土地利用政策及实施这些政策的操作指南。Dumanski(1997)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的研究。他分析了可持续的土地管理要求,特别是农业中的技术、政策和行动的整体一致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经济的表现性并同时维持自然基础的环境功能和质量。

张凤荣(1998)基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角度讨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概念界定。作者指出,土地利用管理方式能否具有持续性,可从此种方式对土地生产力的促进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土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性等多方面进行判断,对以上因素综合考虑,尤其对是否破坏后代人生存的资源环境这一问题进行着重思考。张殿发和黄弈龙(2000)主要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和生态属性出发,阐述了系统的经济、生态特性及其实现的基础。作者认为,土地经济生态的平衡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互联系与依存,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必须要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刘岩(1999)、谢俊奇(1999)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土地可持续管理规划的本质就是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作出规划,土地可持续管理规划应针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具体特性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利益相关者联合参与规划制订,以此达到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目标,通过土地管理利用的各种实施办法,实现土地的生产服务、安全保障及社会广泛接纳的综合目标,并在土地的生产能力与环境承载力之内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需求。John(2002)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首次提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概念,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提出了对目前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改良的方法,以及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原则和规则。Cavric(2005)研究了非洲Botswana地区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问题。作者认为,通过实施一个整体的农村计划能够解决存在的土地使用问题和资源退化问题,起到积极的贡献。同时指出该地区对于农村安排一些常规的城市土地使用因素、并结合土地使用的发展因素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张雪靓和孔祥斌(2014)根据收集的黄淮海平原266个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样本点和5个典型城市地下水位长期监测点,并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叠加2012年耕地分布图,分析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在9个子生态区对应的耕地分布情况,通过研究得出黄淮海平原高集约高投入的耕地利用方式不可持续,在区域地下水危机的情况下,应降低超采区的耕地利用强度。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FAO(1993)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认为“如果预测到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可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并确定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5项评价标准,即生产性、安全性或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性,初步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理论与方法。1994年,杜马森奇(J.Dumsn N)在调查分析加拿大农业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的国际纲要》为依据,对萨省(Saskatchewan)的农业土地可持续性利用进行了评价。张凤荣于1996年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方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探。

威廉姆(Willam)以研究区域人类的自然消费量和吸收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的土地面积为重点,并把所测定的相关数值与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提出生态足迹模型,以此来评价生态系统受人类消耗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情况(UNDP,1999)。郭淑敏(2004)、章鸣和叶艳妹(2004)遵循生态区域法的基本思路,用具体案例从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驱动力、WOFOST(World Food Studies)模型、生态经济分析及种植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对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张凤荣(2002)、梅昀(2003)、张前进(2003)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研究探讨了综合指数法在土地可持续评价中的应用。王宇(2006)认为将能值指标纳入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有助于认识耕地资源价值和评价耕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并且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态势评价指标。王罡(2006)将现有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较为理想。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侧重于生态角度对耕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的文献。但成龙(2004)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对南京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承载力作为代际公平指标的土地可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甘晓辉等(2007)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首次将协调度评价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编制中,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关系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土地生态系统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奠定了理论依据。熊昌盛等(2013)从生态位理论阐述耕地可持续利用,再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来定量测度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傅伯杰(1997)、李植斌(2000)、古丽齐克热(2013)等认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并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方面建立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案例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刘利峰和陆洪生(2000)、许月卿(2002)、刘友兆(2002)、高成凤(2005)、赵德义等(2010)针对我国城乡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紧迫性,以生产性、安全性、经济性、社会性为准则,结合实证研究,对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区域耕地的动态变化情况。endprint

刘彦随(1999)把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优化配置研究中,并以乐清市为例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陈百明(1999)从整体上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提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典型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并把三大指标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才能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朱照宇(2001)设置了土地利用集约化系数、消耗回报系数、产出效益系数和污染替代性系数等4项综合性评价指标,建立了一种简单的相关分析模式“趋势线——平衡线”模式,并用这种模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省梅州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分析。历伟(2002)以农地保护和结构优化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深入挖掘快速城市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产生的影响,并基于粮食安全性、城市体系合理性、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城市用地内部合理性、土地生态适宜性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侧重于制度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影响的文献。万劲波和张想贵(2000)认为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制度、国家发展状况、人口素质等方面。在影响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中,制度起很大的决定、推动和补偿作用。陈百明和陈安宁(1999)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增强耕地的生产能力,文章还提出进一步完善耕地经营制度的措施。

侧重于农户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的文献。张晓平(1999)通过研究认为,农户行为是影响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最关键因素,农民对农地具有保护性的投入强度是农民行为对农地可持续利用所带来的直接作用。并提出在土地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把农户行为作为农地可持续利用决策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诸培新和曲福田(1999)针对农户的土地投入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以农民的农地投入对农地生产力的作用与影响为变量,将其投入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类型,并着重论述了两种类型的土地投入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并指出,两种类型的投入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最大差别是收益性与投资的可能性这两个因素之间差异较大,其差异性对于农户的投入性偏好作用巨大,也认为当前农民对农地的投资能力与愿望之间的差异很大。为了农地持续利用的实现应该保护农地的长期生产力,对现有的农地政策应该作出一定的调整,以此激发农户对农地长期投入的积极性。陈佑启和唐华俊(1998)在他们的研究中认为,农户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其行为不具持续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不协调。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农户土地可持续利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家庭经营方式、农民的文化素质、农地经营制度、政府行为与政策措施、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等。赵登辉(1998)基于农户这一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根据农地所具有的复原性与稳定性设计出农地可持续利用模型,并针对当前我国实施的工农业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显示:经济、社会、法律、公共政策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着农户对农地最大化利用的追求,农户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行为与粮食保障、收入、休闲和农地资源体系的长远再生等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其他因素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影响的文献。毕防英(2005)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将影响耕地可持续的驱动力分为推力(耕地不可持续的驱动力)和拉力(耕地可持续的驱动力),其中推力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利益驱动以及社会政策等因素,拉力包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因素。成丽(2009)认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耕地非农化的现象日趋严峻,粮食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问题将更加凸显。作者指出虚拟耕地资源的进口对缓解粮食生产波动对粮食安全的压力,对于缓解国内耕地资源压力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虚拟耕地贸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耕地资源压力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的粮食和耕地的双重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

五、当前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从当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信息技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面的文献数量,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多。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城镇化发展不可避免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会产生影响,有关城镇化和耕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的文献不多,特别是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城镇化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非常少。二是现有文献主要采用省、市级层面数据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缺少使用更为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三是如何对现有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恢复被污染的土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文献非常少。

未来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出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这对农村土地和城市用地都将产生巨大还深远的影响,围绕城镇化建设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二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环境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严重代价,当前的土地污染比较严重,如何进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和对现有污染土地治理,也将成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热点。三是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手段上,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如GPS及北斗导航、云计算等将运用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radsham,T.K.,B.Muller.Impacts of rapid urban growth on farmland conversion:Application of new regional land use policy modelsendprint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s[J].Rural Sociology,1998,(63):1-25.

[2] DumanskiJ.Criteria and indieators for land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J].ITC Journa,1997,(3):216-222.

[3] H.N. Van Lire.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M]. Elsevier Science B.V,1994.

[4] Hoffman MT,llsopp N,ohde RF.Sustainable land use inNamaqualand.South Afriea:Key issues in an interdiseiplinary debate[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7,(6):353-337.

[5] Karl Heinz. Actual and demand of Austria 1926—2000:a variation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ssessments[J]. Land Use Policy,2004,(1):

47-259.

[6] Kuminoff & Nieclai V.Alvin D. Sokolow & Daniel A. Sumner. Farmland Concersion:perceptions and Realities[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gricultural Issuer Center Issues Brief,2001,(16).

[7] John Miller. The“smart growth”debate:best practices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2,

(1):24-61.

[8] Smith,O.H.et a1.Environment indicators of agroecosystem[J].Adv.Agron.2000,(69):75-97.

[9] UNDP.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Method Wackemagel M,Onsite L,Bello P,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ing concept[J]. Economics,1999,(29).

[10] 毕防英.耕地保护的PSR机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11] 曹雪琴.城市化与土地制约[J].经济经纬,2001,(2).

[12] 陈百明,陈安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与耕地经营制度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1999,(2):31-34.

[13] 陈佑启,唐华俊.我国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8,(9):93-96.

[14] 程克坚.干旱区绿洲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1998,(4):42-48.

[15] 成丽.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9.

[16] 但成龙.土地利用系统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 丁建中,彭补拙,周生路.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土壤,1999,(4):185-189.

[18] 甘晓辉.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关系评价研究——以彭泽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5):27-30.

[19] 傅伯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12,(1):112-118.

[20] 傅伯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报,1997,(2):24-27.

[21] 古丽齐克热,张开华.基于BP模型的新疆耕地可持续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学术论坛,2013,(7):123-127.

[22] 胡亦琴.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6):130-137.

[23] 黄广宇.城市边缘带农地流转驱动因素及耕地保护对策[J].福建地理,2002,(l):6-9.

[24] 黎夏,叶嘉安.基于遥感和GIS的辅助规划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土地开发为例[J].遥感学报,1999,(3):215-219.

[25] 马秀鹏,蔡俊,陈利根.耕地非农化的经济驱动因素实证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l):149-152.

[26] 梅昀.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27] 穆广荣,陆效平.土地资源的平衡方式和可持续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7,(6):33-35.

[28] 仇保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悖论与对策初探[J].城市规划,2006,(9).

[29] 曲福田,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0] 曲福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江苏省耕地保护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3):28-30.

[31] 苏珍,吴克宁,吕巧灵.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保护的再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5):563-565.

[32] 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土地保护政策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12):

110-114.

[33] 唐梦奇,宁爱凤.城市化进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基于浙江、江西的调查[J].农业经济,20l1,(5):

68-70.

[34] 熊昌盛,胡月明,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3,(7):197-201.

[35] 谢俊奇.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评价的初步研究[J].土地资源科学,1998,(3):18-20.

[36] 谢俊奇.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4):35-38.

[37] 张晓平.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农户行为分析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61-64.

[38] 张凤荣.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60-315.

[39] 张凤荣.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80-237.

[40] 张安录,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与农地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1998,(11):74-80.

[41] 张雪靓,孔祥斌.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危机下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2014,(5):90-96.

[42] 赵登辉.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农业政策转换研究田[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1):1-5.[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土地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