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15-05-05 12:38李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影响因素

李丹

摘 要:通过对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居民储蓄存款理论函数和计量模型。利用1995—201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居民储蓄主要由收入水平和物价指数决定,收入水平与居民储蓄明显正相关,而物价指数与居民储蓄呈总体负相关。

关键词:居民储蓄;实证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0110-03

一、我国居民储蓄理论函数与前提假设

(一)前提假设

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关于个人消费—储蓄的理论函数不胜枚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和莫迪里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论”[1]。我们假定,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是未消费的可支配收入的绝大部分,余者为有价证券。居民的储蓄存款与其持有的有价证券之和可视为宏观经济学的大储蓄概念,与居民户的消费需求是替代关系。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下式大略地表示:

Y=C+S+B (1)

式中Y为可支配收入;C为居民户消费额;S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B为有价证券。

(二)制约变量的确定与储蓄理论函数的建立

研究居民储蓄函数的形式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结合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变量制约:

1.收入水平。从理论上可以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居民收入水平做为指标。只有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储蓄,而且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收入水平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消费越少,储蓄越多。

2.利率水平。本文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做为指标。利率作为消费的机会成本也对储蓄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理论上说,利率水平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越大,居民就会压缩当前消费,增加储蓄;反之,储蓄就会减少。但目前我国人民的存款动机主要是备于未来不时之需(即谨慎动机和贮藏动机使然),而取息增值的动机相对较弱[2]。银行存款利率虽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会很大。

3.物价水平。物价水平越高,相同消费水平所需支出的货币越多,在货币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能供储蓄的货币就越少。同时,物价水平也决定了实际利率,既定的名义利率下,物价水平与实际利率负相关,即物价水平越高,实际利率越低;物价水平越低,实际利率越高。本文采用零售物价指数作为衡量物价水平的指标。

4.其他投资渠道的发达程度。储蓄是居民的一种投资行为,是居民将剩余收入投资于银行存单的行为。如果一个社会中不存在其他投资渠道,那么收入扣除消费后的结余货币只能以手持现金和银行存单这两种形式存在[3]。相反,除了银行存单外还有其他投资渠道,比如债券、股票、古玩字画等,那么结余的货币就不会仅仅局限于银行存单这种形式。而且,其他投资渠道越多,发展程度越高,结余货币的投资就越会分流,对居民储蓄存款是有逆向影响的。由于数据的原因,本文只将股票市值作为其他投资渠道发达程度的衡量指标。

利用上述变量,我国的居民储蓄函数表示为:

SA=f(GDP,R,P,S) (2)

其中,SA为各期居民储蓄存款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R为存款利率,P为零售物价指数,S为股市市值。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计量模型

在理论函数的基础上,用1995—2002年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数据的选择上:(1)本文采用的年度统计数据涉及的期限较长,可以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进行较为长期的考察,得出的结论符合长期趋势;(2)考虑到通货膨胀预期对居民储蓄额的影响,用名义利率得出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而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和通胀率的差,一个指标包含了两种因素,因此选用实际存款利率这一变量。利用SPSS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采用强制进入策略(Enter),得到回归方程:

Y=318 071.4+0.780X1-3 048.005X2-3 839.194X3-0.205X4 (3)

(储蓄额) (GDP) (物价指数) (实际利率)(股票市值)

(一)拟合优度检验

由于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982,较接近1,因此认为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通过检验。

(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F值为109.877,对应的概率p近似为0,由于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H(设为0.05),说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四个变量整体上对储蓄存款有显著影响。

(三)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由表1可以看到,除GDP外,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值都大于显著性水平H,其中股票市值的P值最高。剔除“股票市值”变量后,再次进行回归的结果显示,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984,拟合优度较高;回归方程F值为159.413,对应的概率p近似为0,方程高度显著,三个变量都具有显著的预测力。但是(如表2所示),从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来看,“物价指数”与“实际利率”两个变量的容忍度都较低,说明变量间多重共线性。

由表2进行多重共线性检测,从方差比来看,第4个特征根既能解释常数项方差的100%,也能解释物价指数方差的100%,还能解释实际利率的91%,且条件指数(136)远远大于10,因此可知“物价指数”与“实际利率”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最后,由相关系数表可以知道,“居民储蓄”与“物价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605,与“实际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393,因此删除“实际利率”变量。endprint

最后,只剩下GDP和“物价指数”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回归方程拟合优度为97.4%,方差分析中F值为315.456,概率P小于0.001,整体通过检验;t检验的概率p值均小于0.05,说明两个变量与储蓄存款额均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多重共线性检验中,两变量的容忍度(0.703)均较接近1,检验通过(如表3所示)。

最后,得出回归方程:

Y=29 864.63+0.776X1-351.549X2 (4)

(储蓄额) (GDP) (物价指数)

此模型说明:在物价指数不变时,GDP每变动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就同向变动0.776亿元;GDP不变时即收入水平不变时,物价指数每变动1个单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就反向变动351.549亿元。

三、结论分析

1.收入水平对居民储蓄有明显的作用。对储蓄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我国两者之间的相关度高达98.5%。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储蓄相应也越高,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还会有持续的增长,居民储蓄仍会有相应的增长。要抑制储蓄、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关键[4]。

2.物价水平对居民储蓄呈总体负相关,即物价水平上升居民储蓄下降。物价上涨势头越大,人们的持币(M2层次)欲望越低,持物保值或升值获利的欲望越高。通货膨胀出现时,人们纷纷提出银行存款,抢购商品。

3.在进行多重共线性检测时,发现物价水平与实际利率存在高度的共线性,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964,这也证实了理论分析中物价水平决定了实际利率的说法,且在既定的名义利率下,物价水平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4.最终的回归方程中无利率水平,是因为实际利率与物价水平的共线性使实际利率被剔除,但若可以接受0.078的容忍度时,我们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Y=183 332.124+0.707X1-1 756.108X2-1 875.5X3 (5)

(储蓄额) (GDP) (物价指数) (实际利率)

可见实际利率是与储蓄额是成反比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为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提供了条件;劳动用工、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制度等的改革,使人们增加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居民储蓄倾向,这是促成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关键。这些因素对居民银行储蓄的综合影响超过了利率变动的作用,从而使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的下调反应不敏感,从而出现了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和居民储蓄存款倾向增强同时并存的相悖态势。

由表4可以看到,收入增长对居民银行储蓄率的影响明显大于利率,实际利率与储蓄存款的相关系数只有0.393,这也验证了理论分析中的银行存款利率虽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会很大的假设。

5.至于其他投资渠道的发达程度方面,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开始对居民储蓄有相当的影响,但由于我们数据选取的是1995—2012年,证券市场开始由熊市转为牛市是在2006—2007年,而在此之前居民投资观念较滞后,大多数人仍相信储蓄方便、稳妥,不愿接受或尝试新的投资方式,因为数据选择时间段较长,从而使得这种影响的回归结果还不太显著,因此最终回归方程中无股票市值这一变量,但近年来居民储蓄受股市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崔凯凯.居民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 顾薪宜.中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3] 沈坤荣,谢勇.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年——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9).

[4] 谢勇.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1).

Empiric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 of Chinese resident deposits

LI Dan

(College of Economy Administration,ShunDe Polytechnic,Shunde 5283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Chinese resident deposits,Making Function theory and measurement model of resident deposits.Using the data released b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we make the empirical test.The result displays resident deposits is mainly decided by the level of income and price index,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income and savings,but price index and household savings are negative overall correlation.

Key words:resident deposits;empirical analysis;influence factor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影响因素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