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集团医院妇产科 (西安 710077)
曹 馨
PTEN、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西电集团医院妇产科 (西安 710077)
曹 馨
目的:探讨PTEN、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18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60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PTEN和OPN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性。结果:PTEN、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正常的卵巢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88.90%、94.70%、100.00%和76.66%、27.77%、15.78%、8.00%。PTE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升高,随病理分级的减低而降低;OPN的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升高,随病理分级的减低而升高;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①PTEN、OPN的表达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正常卵巢组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呈负相关。②二者联合检测可能对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有一定意义。
有研究表明PTEN与OPN在肿瘤细胞的发生、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制定的手术及病理分期标准[1],分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癌、腺癌、透明细胞癌及未分化癌。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交界性、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OPN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对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意义。
1 材料来源 随机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标本109例,包括12例正常卵巢标本,1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1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60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标本(其中均包括浆液性、粘液性、子宫内膜样3个组织类型)。
2 一般资料 109例患者年龄19~74岁,均为首次发病,术前2个月未行任何治疗,未合并有其他各系统的恶性肿瘤,依据卵巢恶性肿瘤FIGO 2000标准及WHO标准,将60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分期为:Ⅳ期15例,Ⅲ期20例,Ⅱ期14例,Ⅰ期11例;组织学类型为:19例浆液性囊腺癌,23例粘液性囊腺癌,18例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为:低分化(G3)组30例,中分化(G2)组14例,高分化(G1)组16例。
3 方 法
3.1 实验方法:所有标本均在同一条件下采用免疫组化SP 法进行染色。即用型鼠抗人PTEN单克隆抗体(克隆号:MAB847)、即用型鼠抗人OPN单克隆抗体(克隆号:28h6),均购自R&D Systems公司,即用型二抗检测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生物公司,取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公司提供阳性对照切片。
3.2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PTEN染色阳性部位主要位于胞浆、胞核,OPN染色阳性部位主要位于胞核中,阳性表达均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每例标本用随机方法选取10个高倍视野,计数每视野100个细胞。按照阳性细胞百分率,着色程度进行计算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评分法:阳性细胞所占百分率≤10%:1分,11%~50%:2分,51%~75%:3分,≥75%:4分。阳性细胞着色强度评分法:无色:0分,淡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结果为二者评分之乘积,大于3分判定为阳性,0~3分判定为阴性。标本由2名病理医师盲法阅片作出判定。
3.3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当t<1,n<40应用精确概率法求得P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对PTEN和OPN相关性进行分析。当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1 PTEN、OPN的表达:PTEN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组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4.70%、88.90%、25%。前三者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率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恶性组:P=0.000;良性组-恶性组:P=0.000;交界组-恶性组:P=0.000)。OPN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组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78%、27.77%、76.66%。前三者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率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恶性组:P=0.000;良性组-恶性组:P=0.000,交界组-恶性组:P=0.000),见表1(图1~8)。
表1 PTEN、OPN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2 PTEN、OPN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PTE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中的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I-II期组-III-IV期组:P=0.001,G1组-G2组:P=0.009,G1组-G3组:P=0.000,G2组-G3组:P=0.027)。随着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升高、病理分级的减低,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TEN在浆液性囊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粘液性囊腺癌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中的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I-II期组-III-IV期组:P=0.000,G1组-G2组:P=0.014,G1组-G3组:P=0.000,G2组-G3组:P=0.027),随着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升高、病理分级的减低,OP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升高;OPN在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3 PTEN、OPN表达的相关性: 在15例PTEN表达阳性的标本中,有9例OPN的阴性表达,在45例PTEN表达阴性的标本中,有40例OPN的阳性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结果提示PTEN和OPN表达呈负相关(P<0.01)。
表2 PTEN、OPN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恶性 肿瘤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1 PTE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已有研究证实PTEN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表达下调、缺失或突变,如膀胱癌[2]、乳腺癌[3]、子宫内膜癌[4]等。关于PTEN与卵巢恶性肿瘤关系的实验研究大多数研究者所持观点不进相同:PTEN基因的低表达或缺失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卵巢正常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的4倍。可见PTEN是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相关的抑癌基因,PTEN的低表达和(或)缺失参与了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Schondorf[5]对40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的PTEN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病理分化的降低PTEN表达逐渐下降。与本研究所得结果基本相同。PTEN在肿瘤发生早期表达明显减弱(早期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48.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100%的表达),提示在肿瘤发生早期就存在PTEN的明显低表达,有望成为卵巢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指标之一。
2 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许多研究均发现OPN和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转移、侵袭密切相关,可弥补CA125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治疗反应监测中的不足。Kim[6]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了类似研究与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所得结果基本相同。可见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是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相关的癌基因,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OP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66%,其特异性中度,若将其和其它敏感基因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检测联合应用,不但有易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更有利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3 PTEN、OP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性达及意义:磷酸化及去磷酸化通常是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的主要机制。PTEN可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发挥其抑癌作用[7],其通过抑制PIP3激酶的磷酸化,使PIP3保持在低水平,阻滞 Akt 及下游激酶的活性,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OPN也可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细胞凋亡,进一步调节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共同的信号传导通路形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联系。从而,推测正因为此PTEN对OPN信号传导途径抑制作用的减少或消失使得OPN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 PTEN 表达与OPN 的表达呈负相关。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 PTEN与OPN可以联合作为判断上皮性卵巢肿瘤恶性程度、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它提供了有关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分子生物学水平的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1] 邢兰瑛,蔡东阁,刘 星.桂枝茯苓胶囊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在30例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研究[J].陕西中医,2006,27(10):1169-1170.
[2] 叶木石,苏 劲.PTEN、PCNA、Cerb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 (24): 50-52.
[3] 陈 勇,郭 伟,李洪涛.抑癌基因PTEN和FHI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 (12): 1847-1848.
[4] 陈迎秀,王学芳.PTEN及P53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 (11): 91-92.
[5] Schondorf T, Cohing U J, Roth G. Time to progression is dependent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tumour suppressor PTEN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J]. Euro Journal of Cli Inv Gomes, 2003, 33(1): 256-260.
[6] Kim J H, Skates S J, Uede T,etal. Osteopontin as a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markerfor ovarian cancer[J]. J Am Med Assoc, 2002, 287(13): 167l-l679.
[7] Bouali S, Chretien A S, Ramacci C,etal. PTEN expression controls cellular response to cetuximab by mediating PI3K/AKT and RAS/RAF/MAPK downstream signaling in KRAS wild-type,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cells[J]. Oncol Rep, 2009, 21(3): 731-735.
(收稿:2014-08-12)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TEN and OP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Xi Dian Group Hospital
(Xi’an 710077) Cao Xi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TEN and OPN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Methods : The expressions of PTEN and OPN protein were evaluated 60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18 borderline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19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and 12 the normal ovary tissue by inununohistochemistry(SP method). Applied medical statistics methods to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PTEN,OP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borderline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 benign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 normal ovary tissue was 25.00%、88.90%、94.70%、100.00%;76.66%、27.77%、15.78%、8.00%,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T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linical stage ,with the decrease of pathology level. The expression rate of OPN increased follow the increase of clinical stage ,follow the decrease of pathology level. PTEN lower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OPN had negative relevance. Conclusion: ①The expression of PTEN、OPN Respectively have evident difference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borderline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 benign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normal ovary tissue,both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②Combined detection both may have some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Ovarian neoplasms/immunology @ PTEN genes Osteapontin/immun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Genes,suppressor
卵巢肿瘤/免疫学 @PTEN基因 骨桥蛋白/免疫学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抑制
R392.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