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秀华 周桂桃
重症并发感染是指重症患者并发感染,如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细菌感染[1]。此类患者原发病重,且一般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几乎全为器质性病变。因此,其死亡率很高,准确及时地对此类患者做出诊断及对病情做出判断是做出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此类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目前对病情的判断手段比较有限,主要依靠1985年推出的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系统Ⅱ,即APACHEⅡ进行评分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2],对其是否并发感染的判断主要依靠细菌学诊断。但是这些手段对病情的判断缺乏准确性,细菌学培养费时且常出现假阴性。因此,当前临床上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容易测量的生化指标来辅助此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近年来,多位学者发现重症患者及重症并发感染者其体内发生炎症反应,会出现多种炎症因子的变化[3]。IL-1、IL-6、IL-8、IL-12、CRP等炎症因子在重症患者及重症并发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且其血清水平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或者降低[4]。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由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多数正常细胞并不会表达IL-6,但在受到创伤、感染等刺激的情况下,人体多种细胞可以表达IL-6,比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从而体内IL-6水平出现规律性的升高,血清IL-6水平也会随之出现升高[5]。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血清IL-6水平由于在重症并发感染中出现规律性升高,可能有助于重症患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6-7]。但尚未明确IL-6与重症并发感染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血清IL-6水平在重症并发感染患者、重症非并发感染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探讨IL-6水平在重症患中的变化规律,并对重症患者血清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作相关性分析,以明确血清IL-6水平与患者损伤程度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和判断重症并发感染提供一个简便实用的指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接诊的73例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12),按照是否并发感染分为重症并发感染组(41例)和重症非并发感染组(32例),并随机从本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重症并发感染组患者年龄20~78岁,平均(43.2±28.5)岁;女20例,男21例;其中重症肺炎12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外伤创口感染9例,脓毒症休克5例。入选标准:(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情况评估系统Ⅱ对患者的评分>12,即APACHEⅡ评分>12。(2)符合美国胸科协会和危重症医学协会制定的脓毒症的诊断标准[8]。符合以下标准中2项或者2项以上,即可确定诊断:①体温<36 ℃或者体温>38 ℃。②PaCO2<4.27 kPa或者每分钟呼吸次数>20次。③心率>90次/min。④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数目<4×109/L或者>12×109/L。(3)未使用丙种球带白、糖皮质激素及视黄素对患者进行处理。重症非并发感染组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41.8±25.6)岁;其中女15例,男17例;入选标准:(1)APACHEⅡ评分>12。(2)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不符合美国胸科协会和危重症医学协会制定的脓毒症的诊断标准。(3)未使用丙种球带白、糖皮质激素及视黄素对患者进行处理。对照组年龄19~75岁,平均(42.5±24.3)岁;其中女14例,男16例;均无重症胰腺炎、肝硬化等明显的重症内外科疾病及感染。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行APACHEⅡ评分。三组受试对象均经股静脉采集外周血2 mL,并2000 r/min离心18 min后分离血清保存于-75 ℃的冰箱中,行IL-6测定。采用选购于美国R﹠D公司的IL-6试剂盒行血清IL-6水平的测定。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进行,并使用全自动放免仪检测出各标本的cpm值。以标准管cpm值作为纵坐标,以标准管IL-6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的坐标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各管标本的IL-6浓度。
1.3 观察指标 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情况评估系统Ⅱ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检测记录各研究对象的血清IL-6水平,并且IL-6>115 pg/mL时记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当资料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三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血清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血清IL-6水平比较 重症非并发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131.25±51.8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3.98±31.15)pg/mL,重症并发感染组的血清IL-6水平(154.08±53.06)pg/m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非并发感染组的血清IL-6水平与重症并发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清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重症非并发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93,P=0.0004);重症并发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亦呈正相关关系(r=0.864,P=0.0001)。
2.3 三组血清IL-6检测结果及阳性率比较 重症非并发感染组和并发感染组血清IL-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80~120 pg/mL较多,重症非并发感染组及重症并发 感染组以120 pg/mL以上者为主。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IL-6检测结果及阳性率比较
重症并发感染是指重症患者并发感染,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细菌感染、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感染。由于此类患者原发病重,且一般是多种细菌混合感,几乎全为器质性病变。因此,其死亡率很高,准确及时地对此类患者做出诊断及对病情做出判断是做出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此类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9]。目前对病情的判断手段比较有限,主要依靠1985年推出的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即APACHEⅡ进行评分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且对其是否并发感染的判断主要依靠细菌学诊断。危重症评分法对患者损伤程度的判断缺乏准确性,细菌学培养费时多且常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发现重症患者及重症并发感染者其体内发生炎症反应,常会出现多种炎症因子血清水平的变化[10]。诸如IL-1、IL-6、IL-8、IL-12、CRP等炎症因子在重症患者及重症并发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且其血清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或者降低。
IL-6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在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中有重要作用。IL-6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由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多数正常细胞并不会表达IL-6,但在受到创伤、感染等刺激的情况下,人体多种细胞,比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的IL-6基因被激活,从而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表达IL-6。这些细胞表达IL-6后,IL-6会大量释放入血,引起血清IL-6水平升高。IL-6在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可能为作为炎症因子参与免疫应答反应、调控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参与应激反应等[11-12]。重症并发感染患者体内会发生炎症反应,因此其IL-6表达水平也会显著升高,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介导患者的疾病进展过程,从而为临床上通过检测IL-6水平来辅助诊断重症并发感染和判断其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项临床研究发现,重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IL-6水平可能有助于重症患者的诊断[13-14]。本次研究也发现重症并发感染者及重症非并发感染者其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另外,多位学者还发现,重症并发感染者血清IL-6水平的升高程度与患者的损伤程度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血清IL-6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患者的预后[15-16]。本研究也发现此类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升高程度与其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重症并发感染的患者中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64,在重症非并发感染的患者中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93,血清IL-6水平越高,APACHEⅡ评分也越高。说明血清IL-6升高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最终,得到了与多位学者的研究相类似的结果。
本研究显示重症患者无论是否并发感染,其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重症并发感染的血清IL-6水平升高尤其明显。而且血清IL-6水平升高程度与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患者的血清IL-6水平越高,其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预后也越严重,表明血清IL-6水平与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重症并发感染者血清IL-6水平有助于重症并发感染的诊断及病情严重度判断。但是,由于本研究涉及的样本量较小,此结论尚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研究证实。
[1]杨尹默,陈国卫,张太平.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9):880-882.
[2]梅春霞,刘娟,徐智.APACHEⅡ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肺部感染预后的预测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8):802-805.
[3]李敏利,许小兵,王彬.促炎因子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0):1392-1395.
[4]吴尤佳,孙宝兰,徐美玉.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α抑制蛋白水平及其比值变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6):418-419,422.
[5]高海锋,陈葳,葛珺琍.CRP、IL-6和PCT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0):1428-1431.
[6]张洲,徐元宏,李涛.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079-1081.
[7]高科,张龙久,王广益.血清IL-6、IL-8和PC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6):2343-2346.
[8] Levy M M, Fink M P, Marshall J C, et al. 2001 SCCM/ESICM/ACCP/ATS/SI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 Crit Care Med,2003,31(4):1250-1256.
[9]祖建,霍锐,陈光辉.重症监护病房23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7):3300-3302.
[10]邵建伟,周伟君,盛慧球.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32(5):379-382.
[11]王彬,张晓华.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1):1208-1212.
[12]田芳,韩波,段梅.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6及半乳凝素3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10):1001-1004.
[13]陈红,刘庆华,郭海生.IL-6和sE-选择素与肺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2):82-86.
[14]姚艳梅,王捷鹏,张寿山.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PCT、TNF-α、IL-6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42-43.
[15]李志伟,王著军,徐旭.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与重症胸腹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94-3896.
[16]张洲,徐元宏,李涛.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079-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