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梅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实施前提、创设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从多角度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96-1
信息技术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和感悟生活,寻找有意义的教学素材,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学生未来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信息技术教学导入情境生活化
1.贴近生活,引发共鸣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回归生活,让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一门技术只有用于实践才能有生命力,也只有让学生看到软件的实用性,学生才可能愿学乐学。
2.追逐热点,整合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把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教学引入时,用热点事件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很快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学习兴奋点得到了有效激活。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正在发生的热点时事用以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强烈的参与愿望。
在教学《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家里有电脑能上网的,可能遇到过计算机病毒,对病毒略知一二,很多学生则不知道计算机病毒,有的甚至以为计算机病毒会传染给使用者,所以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时下严密防控的H7N9病毒进行对比引入,通过生物病毒引入计算机病毒,通过对比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
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生活化
1.运用生活中事物类比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类比教学,会大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在教学《VB程序入门》时,对于“对象”、“属性”这两个对初学者十分重要又十分抽象的概念,笔者的做法是:出示汽车玩具,让学生说出它的尺寸、颜色、品牌等特征,然后又出示投影,类比说明在VB程序中,汽车玩具可视作“对象”,“红色”、“24cm”则可视作其“属性”,由此,学生心中了然。
2.借助生活化的教具辅助教学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而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解释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点在理科学习上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能力再好,学生的抽象思维也不容易跟上,因此借助生活化的教具教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原理性知识,会使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具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引起有意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处理过的纸板,请同学上台进行比划,再加上循序渐进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甚至还伴有争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的合作探究,使晦涩难懂的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三、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生活化
信息技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这就要努力实现信息知识到信息能力的转化。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信息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强化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信息价值的体验。
1.用信息眼光去观察生活问题,培养信息意识
引导学生用信息眼光观察生活问题是信息意识的体现,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的前提。比如学习了《程序的三种结构》后,教师通过举例: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监控,汽车通过感应线时,红灯亮违规,则扣分罚款,否则属于正常行驶,这种现象对应于选择结构,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种种现象分别可以和这三种结构中的哪一种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2.用信息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信息能力
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的延伸,也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扬并引入实际问题,对实际问题所体现的具体生活情境,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信息技术问题,然后分析找出用哪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继而得出结论。如:在教学《循环结构语句》时设计两道题,让学生选用恰当的循环语句解题。(1)小明家在银行有一笔5年期存款2万元,年利率为5.41%,问5年到期后,连本带息共计多少元?(2)某工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每年的年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5%,设计一个程序输出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最早年份。通过对生活化问题的分析解决增强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从信息知识到信息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柏俊荣.心中有“人” 教学才能有效.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08).
[2]王燕芳.物理生活化的三个角度.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