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五年制高职文化之校

2015-05-04 01:05陶华山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陶华山

摘要:本文结合学校实践,通过凝练办学思想、继承文化遗产、组建师生社团、丰富文化内涵等明晰办学理念,打造文化之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案例研究、拓展督导职能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笔者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两方面探究了提高五年制高职办学质量,推进五年制高职科学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11-2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之校应是“大气之校、大方之校、大师之校、大德之校”,它应崇尚“自然、自觉、自信、自律”。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件建设和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做好与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的融合,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彰显“五年制高职”特色。

一、明晰办学理念、打造文化之校

1.明晰办学理念,凝练办学思想

(1)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学校研究了“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征”、“如何把握高职教育规律”等一系列重大发展难题,结合国际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确立了“用一流的标准办好学校、用服务的理念建好每一个专业、用科学的精神教好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关爱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四好”办学理念。

(2)“只有拥有先进办学思想的学校,才会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德技双馨,手脑并用”的校训,明确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负重前进、争创一流”的办学精神。通过办学思想的凝练与提升,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拓展了思路,振奋了精神,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2.加强校园改造、继承文化遗产

学校在校园改造过程中,遵循“体现文脉传承、传递人文精神、彰显高职特色、融合企业文化、表达自然韵味、构建和谐校园”要求,注重历史的传承和创新。

(1)我校苏高工校区进行了全面的校园改造,在此过程中我们保留和修缮了原苏高工的钟篪楼、育才石、兴学碑记、求真苑等景点,目前苏高工校区正在争创“省园林式单位”。现正在进行校本部的校园改造工作,其中就包括校史馆的建设。在“省园林式单位”基础上,校本部在校园改造过程中努力争创“省节水型学校”,实现了水、电自动监测与控制,体现环保、低碳、信息化等特点,努力建造绿色校园、数字校园、文化校园。

(2)一走进我校校本部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绿色草坪上的“德技双馨,手脑并用”八个大字,彰显出我校的育人理念和高职办学特色。校园绿化相映成趣,环境宁静优美,甬路一侧树木成行,应季时花坛鲜花盛开、红绿映衬,假山、荷花池、成才林等体现着苏州园林式的意味。

(3)教学走廊内,著名企业家、百强企业、专业知识、名人名言等布置合理,壁画雕塑、文化走廊等无不体现出高职校园文化气息。

(4)实训基地建设中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和实际,从设备的安防、生产操作流程、生产区和教学区的划分以及环境色彩等方面,建设高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融合企业文化,让学生走进实训基地就有如同走进企业的感觉。

3.组建师生社团、丰富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我校师生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加强交流,学校广泛开展了师生社团普及行动。

(1)学生社团普及工作。学校共开设学生社团50多个,近百位教职工参与社团辅导工作,参与活动学生2000多人。学生社团的普及不仅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学校取得了荣誉。在“苏州市职业学校‘五四文艺汇演”中,学生舞蹈社团代表学校参赛荣获一等奖;学校“梦飞翔”机器人社团被评为苏州市未成年人科技十佳团队;轮滑社团的同学参加苏州市轮滑比赛包揽成年男子组1000米计时赛的前三名,成年女子组1000米计时赛第一名,有一名同学入选了市集训队。

(2)教职工社团普及工作。学校出台了《教职工社团总章程》后,教职工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经审核现批准组建了22个教职工社团,346人(466人次)参加,教职员工参与率100%。从我校教职工社团成立、架构工作中我们得到了些许体会:教职工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有利于学校师资队伍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先民主后集中”(先请每一位教职员工填写自己要成立或加入的社团名称,之后学校汇总、组合、公示、微调)成立社团的方法在扩大了教职工参与面的同时也提高了社团的亲民性、丰富性、质量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学校将按照“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专业文化为引领,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总体思路,以淡泊名利的心境更加看重人文底蕴的积淀,更加注重校园精神的凝炼和弘扬,进一步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努力塑造有思想、有高度、有厚度的高职文化特色,打造文化之校。

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断探索与遵循五年制高职办学规律,不断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

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身份转变,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顺利实现从课堂到车间的工作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基础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职业技能。

1.深化校企合作

在成功承办“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论坛”暨工作经验交流会基础上,学校坚持“办企业心中的职业教育”为校企合作理念,新设立“科技产业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工作机构。我校牵头的苏州市创意职教集团工作,深化运作专家工作室等途径,变企业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为学校所作所为、所教所学,努力实现学校对接产业结构、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促进校企之间人才、资金、技术和文化的“四个双向流转”,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学校机电工程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探索开展实训设备运营模式,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最大效能。学校《引企入校: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平台》获联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校企共建课程文化、互动性校园文化等形式,搭建校企文化对接平台,探索实现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同就业的统一。

2.开展案例研究

根据联院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意见,我校各系部开展了案例研究实践工作。学校信息工程系开展了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把学生的五年学习生涯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规划,引进企业项目,分项目实施,使学生在完成相应项目的同时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表现为“六个一工程”,即参加一次社会或学校举办的活动或竞赛,一个个人主页或BLOG,一个优秀的数码平面设计作品,一个优秀的动画作品,一个优秀的毕业生设计作品或优秀论文,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了五年制高职学制较长的优势。学校电子工程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利用美国明导公司的教育特惠计划,创建了DFM实验室,开始了可制造性设计DFM人才培养的尝试与研究;学校服装工程系以市级精品课程《服装结构设计与制版》建设为突破,积极开展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导向的项目式模块化教学;艺术设计系通过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教育”活动,探究精品学生培养模式等。

3.拓展督导职能

从2011年起,学校督导实现了由常规的“督教”向“督教、督学、督管”多元化转变,进一步从校风、教风、学风三个方面认真实施督导工作。加强督导员队伍建设,促进督导工作从经验型向思考型转变;加强督导制度建设,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建立教育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依托校园网及时发布督导信息;建立学生信息站,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督导职能的拓展,进一步加强了校园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立足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基础,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一步发掘在学制等方面五年制高职教育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文化之校,不断提高五年制高职办学质量,不断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玉著.大德大智大气,铸造大学之魂.南方论坛,2012(05).

[2]曹志宏著.提升学校精神,培养优质产品制造者.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