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仲平
摘要:从本质上说,学校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实现学校系统的持续发展,因此,促进学校发展的管理要素需要始终考虑学校与人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文化管理应该是最佳切入点,也是最佳契合点。文化管理即人化管理,是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目标的尊重人性的管理。文化管理始终扣住管理与人的直接联系,扣住学校与人的链接关键,因而更具发展的生态性,基于人,依赖人,发展人,实现学校和教育的可持续。
关键词:文化管理学校;发展价值观;契约精神;内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05-2
一、提炼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生态核心
在对文化管理的理解中,“通过价值观念和组织精神的培育达到组织目标”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价值观就是以学校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学校对自己的办学水平、成果和目标的主体性评价及其发展的定位。可以说,“价值观念”是文化管理形成生产力的前提,是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由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从学校整体到教师个体都必须服从于此,藉此形成凝聚力和良好的生态气候。
所以我们首先要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使之真正成为“精神领袖”。学校价值主体多样而非单一,我们需要以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为前提,筛选出多样的价值主体和价值观中共同之处,将其提炼为核心价值观,这样的核心价值具有被广大教职员工认同的可能性。在价值认同的过程中,教职员工将这种精神内化成为自身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从而达成全员价值心理和价值意识的一致,为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基础,这样的核心价值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核心价值观的向心作用越是明显,其越能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支撑、行动指导,这样的发展既有高瞻的目标又有厚实的基础,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协调的行动,具有鲜明的自适、调节、自生的生态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价值观的推进、获得认同的过程绝不可能一顺到底,我们必须做好面对不解、不屑的心理准备,并且适当借助制度硬性要求。文化管理虽然是一种软性管理,但不排斥硬性措施,尤其是在起初阶段,必然经历“外在强力——内在自觉”的过程,制度规范是重要原则。制度本身是另一层级的管理方式,但是当制度成为习惯,内化为行动时,它也成了文化管理的一种高级形态,学校制度转换成为学校成员的个人意志,由别人要求做到自觉自愿做时,学校管理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二、涵养教师发展的契约精神,促成生态自觉
契约精神,强调契约双方对等的权利和义务。传统管理机制的构建和运行大多是为了约束人,教师与学校地位不对等,处于“工具人”的角色,强调对学校的义务,忽视权利,学校更多的是提要求而非满足要求。文化管理的立足点是人,着力点也是人,因此关注教师发展是管理重心,力求通过文化管理使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进而使教师能够将履行义务视为自觉,这种在对等前提下的自觉,甚至是学校主动倾向于教师的“大度”,必然会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萌发和壮大,从权利和义务角度看,这种自觉便是契约意识的体现。
我们可以这样具体理解契约意识,学校首先以一种平等的精神关注每一位教师,以自由的方式和信任的姿态给足每一位教师发展空间,并对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予以明确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这似乎是由传统的不对等转变为另一种不对等——学校对教师的主动倾斜,但这正是文化管理的特征,最终会达成一种平衡——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在教师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教师这种由己到校的回馈作用,便是契约的达成。这样的教师发展,跳出了纯乎自我、纯粹功利、纯属偶然的逼仄空间,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相得益彰,自然生态。目前,这种意识更多地出于自发而非自觉,所以我们要唤醒教师的契约意识。
要优化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的价值孵化器。一位校长说过,一所学校的制度不是为了限制老师,窒息教师,而是为了将他们人性中最华彩的部分释放出来,让每个人都愉悦地在自己的岗位上闪耀出生命之光,然后收获他们的幸福。可以说,教师的行为与学校的机制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如果我们的制度仅仅是为了督查教师行为的不足,那么教师只需要追求合格;如果我们的制度以绩效为考核重点,那么我们教师必然只会聚焦于绩效工资;如果我们的制度更多体现出对教师劳动过程而非结果的肯定,那么我们教师的工作状态必然得以改观。
要重视以心理驱动为主的柔性管理,通过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的营造,使教师受到感化熏染;要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主人翁精神,激发参与意识,使之深刻意识到工作是自我价值和学校价值实现的联系纽带,将外因转为内因形成催化作用,达到管理目标。这种柔性管理,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多的需要管理层尤其是校长在有意设计后无意施行,教师从此获得的温暖将是他们由己到校实现契约的动力。
学校要有培育大师的生态土壤。教师对学校的最大回馈,在于能以自身的学术魅力为学校在某个学科领域形成权威风向,形象地说,就是因为某位教师的存在,足以说明这一学校在某一学科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知名度。学校给他们营养,他们给学校添色,这营养要立足三点:第一,主动意识。学校可以建立由一定学科名望的教师组成的导师队,负责挖掘、培养本学科有潜质的教师,让一部分有潜质的教师与导师队“抱抱团”,优秀的成长环境必然会对他们形成方向指引。第二,引导催生。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颇有名气的教师,但大气不足,因为这些教师顺应了应试教育的规律,仅仅在学科教学和解题应试方面成绩突出。学校应该鼓励并提供机会给这些教师,让他们由学科走入学术,由教学升华教育,突破个人发展的瓶颈。第三,善于认可。才华往往与个性关联,因此对于一些有才华有能力但个性又有些张扬的教师,我们要客观评价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切忌以传统管理思维的“听不听话”来下定论。为了使学校对教师评价更为客观,更能释放评价的激励作用,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独立于行政之外的教师评级体系,让这些教师在自由的学术空间里发挥一技之长并形成气候。
三、重视学生发展的内生文化,成全生态多样
在众多的学校文化要素中,学生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一极,但在文化结构中往往处于弱势,未能得到必要的尊重。只要我们对学生文化仍然是全托式的照顾、程序式的领进,仍然是俯视式的关爱,我们就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文化,学校的“身外”文化虽然距离学生也比较近,但无法发挥最大化的育人(针对学生的文化管理,依从于教育属性,最终目的为育人)效果。学生的文化生态,略约可以分为两大块,即内生文化和植入文化,前者指学生自发而成的多样、多质、多向的族群文化,后者指以学校强势文化为代表的渐入的外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管理,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尊重学生群体自然生成的族群文化;二是利用积极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发展。前者需要后者的理解支持和引导规正,后者需要前者的接纳融合和内化践行。
在不少教育者看来,学生内生文化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文化,从学生身心发展程度看,这样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这种未成熟正意味着潜在可能,内隐于其中的道德取向、行为准则、理想价值等因素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营造积极良性的微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的前提就是充分尊重,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独立的个性思考,他们渴望自己的观点认识能得到学校认可,并以得到尊重为动力,学校管理者应该俯下身段,以平视的方式对话学生文化。这其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存在问题,毕竟这是最原生态的展示,面对清浊同流、高低互显、妍媸毕露的文化现象,我们无需惊讶,更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我们对它的尊重会促使其自我筛选,同时任何文化生态的发展必然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自身净化不可替代的步骤,学生文化也不例外。一旦学生发现属于他们的文化生态,获得学校强势文化的认同,他们的自主感、能动性必然空前高涨,其中的优秀文化形态会释放出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真正成为他们身边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在我们尊重和认同学生自生文化的过程中,借助认同的倾向性,推进朋辈互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文化生态实现优化更迭,让不够优秀的走向优秀,可能优秀的成为优秀,已经优秀的走向卓越。
我们强调文化管理的管理作用,也就是利用积极的学生文化引导学生发展,这种积极的学生文化可以是在以上尊重和认同过程中,从族群文化萃取提炼出的文化典型,也可以是文化管理者基于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概括而成的文化目标。但不管如何,它应该具备这样的价值特点:适切、规正、前瞻。在上面的过程中,文化的标签化和体验参与显得颇为重要。标签化,可以以最简洁直白的方式明确学生文化整体目标,有助于学生甄别文化倾向,去伪存真,提高先进文化的集体认同,这之中,作为学校历史继承和办学底色的校训、学校精神、学风、育人目标等已有文化标签,要充分利用,要反复宣传学习进而内化。参与体验,是文化发挥作用的途径,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诉求形成对应的校园活动,包括德育活动在内都可以从文化管理的角度统筹安排。例如,不少学校已经将曾经的“活动”上升至“节”,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将校史学习提升至课程设置,这些就是对简单的学生活动进行了文化植入,既顺应学生文化需求,又在活动中体现价值引领。当外力植入的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后,它所起到的发展作用不亚于内生的族群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文化引导不是为了取代学生中各有气候的文化小生态,它们应该共生共荣,和而不同,积极多元的学生族群文化正是其全面发展的精彩展示。
从根本上说,针对于学生的文化管理,既要尊重学生内生的族群文化,又要实现学校文化的引导作用,即倡导主流价值的认同,同时也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存现,这样的文化管理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本质趋于一致。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铺垫,“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文化角度解读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又与“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不谋而合。事实上,课程属于学校文化范畴,学校文化管理也需要通过课程文化体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课程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管理模式,其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它是最具文化选择性的课程,如果从学生的文化需求角度,实现校本课程从“学校定课程”到“学生定课程”的逆向转变,实现“学校限课程”到“学生选课程”的逆向推进,实现“教师主导课程”到“多元参与课程”的逆向扩展,课程的文化价值必然与文化管理的价值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