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清
摘 要 从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特点出发,利用情景再现,促进学生的写作欲望;通过从多角度展示课外资源,促进学生的素材积累,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冲击,使写作课堂上的难点突显,为学生开展有序的写作指导;利用多媒体进行文本展览,组织学生参与到文本评改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
关键词 小学写作;多媒体;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132-02
1 直观体会,情景再现
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发育还很青涩,心智不成熟决定了他们难以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将切身经验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连。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即便反复引导、启发、提示,学生还是因为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不够,感觉没有东西可写。无论是教师给定写作素材的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小学生不能做到围绕主题展开有序写作。在教师提出写作要求后,大多数小学生的表现是苦恼、抓耳挠腮,无从下笔。虽然现在对小学生的写作要求还比较低,一般是一些日常的经验或者事物描写,但是因为他们平时观察不够细致,思考不够深入,缺乏一定的生活感知,或者头脑中存在素材,却不懂如何取舍,寻找最合适的主题。
为了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首先,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写作中涉及的各个要点通过图像或者声音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多角度观察对象,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其次,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兴趣和注意力。最后,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场景,强烈冲击学生的感官,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 拓宽资源,积累素材
多媒体能够储存大容量的信息,解除教学过程中的空间与时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应该以观察、理解作为教学重点,建立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师如果想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则会显得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教师通过在课下搜集相关的电子资源,制成课件,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获得俯仰古今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关于节日的文章时,需要提前准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也可以翻阅相关的图书进行摘抄。教师通过组织资料,在多媒体终端上播放相关的画面,展现一个或两个节日的特点,以及如何组织语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等等,激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有机整合,创造一篇具有自己风格的文章。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利用丰富的题材为学生打开一扇扇写作的窗,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
3 难点突显,写作指导
多媒体技术具有实时性与动态性特征,传统信息的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有效反映写作过程,突破教学难点。“想写”“能写”“会写”是小学生面对写作的三个态度。“想写”代表小学生存在写作的欲望,却苦于素材的稀少,找不到合适的写作主题。“能写”代表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笔走如飞,如有神助,但是一些具体的词句缺乏斟酌,不注重细节描写。而“会写”可以当作小学生的一种习惯,当达到会写的程度则代表学生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情感,掌握写作的技巧。一般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所需的信息,然后根据具体要求构思自己的习作,确定写作对象、写作步骤以及写作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带领学生赏析动人的画面,阅读经典文章,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重难点。
如在以“母爱”为主题的写作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曲《母亲》,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绵绵情意的氛围。然后将网上搜集到的图片,如“母亲怀抱婴儿”“母亲缝补衣服”等关爱孩子的细节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上教师深情的讲述,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接着列举一些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如朱德的《怀念我的母亲》,利用相关的软件功能将具体描写的文字变得突显,提醒学生理解的重点。同时,组织小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由小组长代表汇报,记录讨论要点,然后利用投影直观地列举在学生面前,强调写作的要求、方法,使学生对于写作的方向形成一个总体概念,更好地理解写作的重点,提高写作水平。
4 多元互动,文本评改
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特点,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更为主动,教师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文本评改作为学生写作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指导学生有序分析写作材料,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使学生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一般地,传统的小学写作教学方法是“学生只写作,教师只评改”,其结果只能是教师十分努力地讲评,学生的进步却很小。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改革文本评改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多元互动的和谐课堂。把文本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是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核心理念,也是当前写作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实施方向。将文本评改置于多媒体技术之上,使学生的文章由面向教师个人转向学生全体,在师生共改的条件下,集思广益,获得普遍的认同。同时,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可以与自身对比,及时发现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吸取他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写作感悟。
如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先收上来进行简单浏览,按照写作教学的重点和要求,将文本进行分类,把反映共性问题的文章放在一起,共同投影在学生面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每列举一类文章,就由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教师示范修改,或者师生共同评议,由作者修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流畅的表达,接受情感的熏陶。多元互动,文本评改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肯定学生的写作优势,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可以纠正学生的代表性错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增强小学生对于写作的激情。要想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不仅仅要注重方法、思路、内容的讲解,同时应该具体到文本评改之中,要求学生参与到写作的每个环节之中,综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质量。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写作教学课堂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坚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科学运用,挖掘学生的写作思维潜力,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阳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西藏农牧区小学作文教学[J].小学语文,2013(1/2):33.
[2]孙爱云.立体化写作评改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白凤龙.如何让小学生习作表达真情实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0(8):69-70.
[4]吴小兵.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插上翅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写作教学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4(7).
[5]凌俊燕.多媒体技术与小学写作的完美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