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向群
摘 要 结合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信息技术;网络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019-0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给教师的学科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手段,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1 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采用数字化管理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烦琐复杂,如果单纯依靠班主任的笔记和记忆,难以提高管理效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小学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管理思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管理,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流程化与系统化。大量实践证明,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班主任从烦琐复杂的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个体情况的调查,并对搜集的学生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争取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数字化信息,形成简洁、明了、直观、形象的班级管理档案。还可以构建信息查阅平台,以满足家长和相关教育机构的信息查阅需求。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更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料,如中途转入或退学的学生信息、获奖学生信息、在校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等,以保证数据库中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动态性、可靠性。学生在就学期间获得某项比赛或活动的奖励,班主任要及时将相关图片和文字上传至信息档案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要在信息系统中建立成绩表,将学生每次的成绩录入表格,这样可以方便对比学生的前后成绩,便于及时发现学生成绩的升降、是否偏科等,然后由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还可以通知家长加强督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班级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提高班级管理的系统化与数字化,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2 组织网络主题班会,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常用方法。传统的班会活动,不但形式单一,而且内容千篇一律,久而久之,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降低了班会活动效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将网络文化融入班会活动中,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借助网络平台,班主任可以设计多元化班会主题活动,提高班会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实现预期目标。首先,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安排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合作讨论,共同完成网络资源的整理和归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体会成功的乐趣,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通过网络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在传统管理模式背景下,学生往往害怕与班主任教师面对面交流,但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和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交流,如QQ、微信、邮件等,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实现视频功能、在线留言和语音留言等,便于师生进行随时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冲破学生心理障碍,在师生之间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真正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网络上的沟通交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便于学生向班主任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实践证明,通过网络交流,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对班主任开诚布公地袒露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提出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班主任也能通过学生的建议,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加强针对性调整,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要想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所以班主任要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班主任只能依靠电话和家长进行沟通,但是电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因为联系不到而影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而利用网络平台,则可以在联系不到家长的时候给家长留言、发信息,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配合学校的管理。
校讯通虽然可以弥补电话的不足,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其信息是群发的,无法完成一对一的交流。由于大多数家长对于网络并不陌生,所以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班级家长的QQ群,如果家长有时间就可以上网留言,或者看到教师的留言,方便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留言沟通,相互交流自己的教育心得等。通过信息沟通与交流,便于家长集思广益,还可以在群里上传学习资料、课件等学习资源,便于家长参考。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双方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
5 利用网络交流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而班主任也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人之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和不足。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即时交互,与学生进行轻松、大胆、主动、真实的交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羞涩心理,让学生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可以创建心理咨询网站,学生有了疑惑可以去网站上进行咨询,将网络当作发泄、倾诉的对象。班主任在网站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成长。
在没有网络这种媒介之前,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面对面交流,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尴尬,不敢面对。使用网络交流的方式,可增强学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消除心理负担,能够敞开学生心扉,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近年来的推广实践,取得显著效果,赢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另外,很多学生交流困难,不善于表达,因此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享受交往带来的乐趣。可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的最重要的引导者,在学生学习、活动和思想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信息技术时代,小学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徐芳.现代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05(4).
[2]杨艳.班主任工作因信息技术而更加精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9).
[3]张建国.班主任如何收集班级信息[J].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1).
[4]王平安,路振芳.关于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