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永
(唐山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法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版,其变化体现在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四个方面。
教育,初中历史知识应是普及性的,也就是基本的、重要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初中历史教学规律,消除专业化成人化倾向,避免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
在2001年历史课程新课标颁布后的十余年,为了吸取课程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培养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修订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为课改深入推进提出新的要求。这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2011版课标在课程总目标的表述上更完善,如下:
中国古代史部分减少了两个学习主题,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内容由九个学习主题,调减为七个。
中国古代史部分模块内容变化表
版修订版(1)2001年课标 2011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2)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周时期(3)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汉时期(4)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5)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时期(6)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宋元时期(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8) 科学技术(9) 思想文化
2001实验稿课标 2011(实验稿)修订版摇摇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任务。摇摇这次课改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摇摇当今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摇摇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就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011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应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未提到“思想性”。历史课程的思想性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的同时,使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1版课标确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地位是基础课程,2001版则阐述为必修课程。基础课程是说初中课程属于普及性的国民
2011年的课程标准较2001年课标减少了56个知识点,增补了25个必要的知识点,实际减少了31个知识点①。
减少的知识点:删除了相关学科涉及的知识,如《九章算术》、阿基米德、《水经注》等。删除了一些在初中学习较难、放在高中学习中较合适的知识点,如《资治通鉴》、宪章运动、伏尔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等。删除了一些不影响初中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如元谋人、禅让制、世袭制、严复、侯德榜、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业制度、南方古猿、人类起源、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生物工程技术等。删除了属于学生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如《荷马史诗》、巴黎圣母院、德莱赛、爵士乐、好莱坞等。
增加的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等内容;中国近代史增加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等内容;中国现代史增加雷锋、北京奥运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等;世界古代史增加了西欧庄园;世界近代史增加了手工工场、租地农场,它们是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变化、资本主义产生的关键知识。
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根据国内外公认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的新研究成果,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代表党史最新研究成果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为依据叙述。
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深化。2001版课标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倡导探究性学习,2011版课标继续推进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在“过程与方法”中充满探究精神,并在第三条明确提出:“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由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2011版课标在“过程与方法”中规定:“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新课标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写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
2011版课标继续巩固了爱国主义②、民族团结③和社会主义④等方面的观念。
1.爱国主义
内容 2001年课标提法 2011年课标提法 变化“百家争鸣”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同时增加教学活动建议: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一说其中的含义。老子是新增加的内容;还增加教学活动建议: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一说其中的含义。“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角度变化:不仅要了解,还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想象并体会商旅的艰辛。汉武帝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角度变化:通过“文景之治”的盛世,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东汉 无 了解东汉的建立。东汉是新增加的内容。东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中医 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增加学生的感受: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加深对祖国医学宝库的理解和热爱。
2.民族团结
内容 2001年课标提法 2011年课标提法 变化北魏孝文帝改革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把“融合”改为“交融”,更符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的历史实际,更突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北方农业技术和农历无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这些是增加的内容,明确提出加强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认识。隋朝 仅涉及隋朝的科举制度。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增加隋朝的一些内容。隋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郑和下西洋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简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角度变化:不仅要了解史实,还要理解这一航海壮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增加的内容:要求学生清楚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社会主义
内容 2001年课标提法 2011年课标提法 变化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无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加以说明。增加的新内容。增强学生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感。科学发展观 无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提出教学活动建议:结合身边的事例,讨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加的新内容。增强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注释:
①②③④http://courses.teacher.com.cn/DisplayInfo.aspx?ID=85883&subject=34&item=16
[1]徐蓝.2012年7月,在全国历史教育学年会上的报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
[2]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