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寻踪

2015-05-04 04:56尹博林
云南画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佤族牛角槟榔

尹博林

木鼓(上图):佤语称“果罗”或“克罗”。是佤族最古老的打击乐器。过去,在佤族的心目中,它既是“崇拜之物”,又是“通神之器”,被人们称为“通天之鼓”。他们认为:“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平时不准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时敲打。木鼓一般用一段2米多长,直径为80厘米左右的红毛树或花桃树的原木抠制而成。敲打时,一个木鼓2—4人。右手握木鼓棰,左手执竹片,相互配合敲打,构成浑厚与清脆的鼓点声交错进行。

葫芦笙(下图):佤语称“布用”或“木柄倮”。是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多声部吹管乐器。形制和拉祜笙相似。音斗用葫芦制成,笙管有五根、三根、二根不等。笙分戴帽和不戴帽两种。戴帽笙即用1—2个葫芦罩在笙管顶端,起共鸣作用。

剽牛。剽牛是佤族每次重大节日和宗教活动首先进行的一项举祭仪式。剽牛前,先把牛拴在“牛角叉”(一种形似牛角的木丫)上,“牛角叉”多栽在主祭户的东方一侧或寨子舞场的中央。剽时,“魔巴(佤族祭师)”在“牛角叉”前手舞足蹈,念念有词。一名手执梭标的壮汉,在其示意下,向牛的右前胛剽去,以牛往左倒地,血向上喷为最好。若牛往右倒,牛身压住血流为不吉,则继续剽牛,直至牛身往左倒为止。

服饰。佤族的服饰,各地差异很大。据说,佤族的纺织已有200年的历史。那是仅有麻布、木棉布做成的一块遮羞布或短裙。她们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的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妇女下裙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混纺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佤族老年妇女,多缠黑色包头,上衣与老年男子相似。耳上坠有圆筒形或圈状的银制耳环。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

嗜烟。过去佤族有嗜好草烟的传统习俗,小孩子刚满几岁,不分男女都要配上一支烟锅。大人小孩无论是下地劳动,在家里闲谈,还是赶街上路,嘴里总是叼着烟锅。亲戚朋友相互来往,只赠送烟草,绝不把自己嘴里的烟锅传递给别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例外),认为把自己嘴里的东西传给别人,是最不礼貌的行为。部分佤族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与草烟,多为自己加工制作,草烟和槟榔都是佤族朋友之间见面的礼品,烟袋或槟榔袋,则是佤族男女青年恋爱的信物。

舞蹈。佤族民间舞蹈,是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朴粗犷,倾心激越,富有狂热性。佤族民间舞,题材广泛,种类特多,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如《木鼓舞》《剽牛舞》《砍头刀舞》。

刀耕火种。过去佤族的旱地耕作方式是粗放而广种薄收的。耕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刀耕火种,一是挖犁撒种。刀耕火种是在轮歇后的土地上,将长满的树木和茅草砍倒,晒干,放火烧光,不犁不挖就点种。刀耕火种显然是一种相对粗放的农耕方式,砍倒烧光,加之不施肥料,就决定了耕地的轮休制度。一般种两年就休耕。西盟佤族的农耕地主要是旱地,仅个别村寨有少量的水田。而且,这个别种少量水田的村寨,大都处于西盟佤族的边缘区,与汉族、傣族和拉祜族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佤族牛角槟榔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牛角里的声音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5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6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牛角挂书
一看书就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