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思再
百余年来,关于程长庚的传记、传记类文字不胜枚举,但在洋洋千百万言之中,尚有冗言、不实、添油加醋乃至自相矛盾之处,难免令人堕入五里雾中。针对这一状况,王灵均的《程长庚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即在正本清源等方面作出了努力。阅读此书,促使我把多年来关于程长庚的一些思考整理出来。
京剧老生系统素有“无腔不谭”之说。余言高马麒杨奚,无不在谭鑫培的光环之下;然而史册却把程长庚尊为京剧奠基人,这是为什么?京剧草创时期有“前三鼎甲”,论成名时间是余三胜和张二奎在前,为什么程长庚却能后来居上,地位更高?前人记述程长庚“字谱昆山鉴别精”,那么当年这位安徽人是在哪里学习昆曲,又怎样具体用之于皮黄,进而影响整个京剧艺术了呢?
为回答这些关于程长庚的问号,数年前,我专程到安庆地区和程长庚故里踏访。在潜山县的陈列馆里,我看到了程长庚家谱原件。潜山县程家井的程氏一脉,系于元代从邻省迁徙而来,其祖先是宋代理学家“二程”之一的程颐。程氏理学有四字箴言,叫做“视、听、言、动”,程长庚在北京的寓所堂号自名为“四箴堂”,表明他很在乎自己家族的文化传统。他的科班也以“四箴堂”为名,在育才传薪的同时笃行儒家的规训。《清稗类钞》说他晚年析产为二,其一予长子,命其出京从事耕读。他说:“余家世本清白,以贫故,执此贱业。近幸略有积蓄,子孙有啖饭处,不可不还吾本来面目,以继书香也。”张江裁《燕都名伶传》载:“道咸间,海内多乱,而公卿大人宴乐自若。长庚键户不出。已而乱定,复理旧业,则多演忠臣孝子事,寓以讽世之词,闻者下泪。”他团结时贤,使三庆班成为当时菊坛的人才高地。他在昆曲没落之际,把南方的名宿朱洪福请到京城,向四箴堂弟子传授身段论,及时地抢救下这份珍贵的舞台表演遗产。可见,程长庚是把演艺的“贱业”当作文化之伟业,他是“戏子”其表而“儒生”其里,贡献多矣。相比之下,余三胜和张二奎虽然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但他们的思考和贡献不那么系统,在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自觉性方面就更不如程长庚了。
与潜山比邻的怀宁县石牌镇,在清代是戏曲重镇。由此沿水路或和缓的山路西行百余里,可到大别山另一侧的鄂东地区,当年汉调也盛行于怀宁。据传,余三胜和程长庚的老师米喜子也曾在怀宁一带盘桓活动。程长庚十岁时在家乡第一次登台,演唱的是安庆弹腔《文昭关》。安庆弹腔即皮黄调,是汉调的姐妹艺术。此前,包括皮黄在内的“乱弹”已经传入北京,而在京城观众的耳朵里,无论汉调、徽调、二黄、西皮、弹腔,都是来自南方某地域的同一种艺术,姑且称之为“湖广调”,而“湖广”二字念顺了就会省略其中的音节,讹为一个“黄”字,难怪一部分人将错就错,后来把徽汉合流的皮黄调称为“黄腔”了。
其实,皖西和鄂东方言虽然相近却并不雷同,程长庚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比如这个地区方言的声母“那”和“拉”不分,相传有人向余三胜指出他某句读音有错字,余三胜问道:“哪(la)一个?”回答说:“你又错了一个!”而程长庚就能够自觉克服这类“土字”,遵循北京字韵。按黄腔即二黄系统内部有“山二黄”、“土二黄”等地域分支,程长庚则从善如流,广泛地融入北京语音,这就没有局限于一隅。经过改造、进化的“京二黄”,得到了广谱性的传播。
程长庚比余三胜、张二奎的又一高明之处,在于把昆曲的曲韵融入皮黄。他十岁左右北上,先入和盛成班,再进三庆班。前者一说是纯昆班,后者则为兼容文武昆乱的徽班。不过,我认为程长庚同昆曲渊源应该更早,是来自他的家乡安庆地区,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阮大铖。
阮大铖虽然在政治上饱受诟病,但他在诗歌、戏剧方面成就很高,明万历年间,他的叔祖阮自华从京城罢官回籍,组织昆曲家班,从此有了“皖上曲派”。崇祯年间,阮大铖在安庆和南京赋闲多年,于是蓄养家班,编演新剧,成就了其作为戏剧家的令名。我在石牌镇考察期间,听有一位老人向我演绎一首清朝传下来的儿歌,说的是当地孩子争相到昆班学戏,以此捧得好饭碗。这些都能使人想见明清之际“皖上曲派”在安庆流行的盛况。这就成为后来徽班里演唱昆腔的渊源之一。安庆梨园界在高朗亭的身后,于嘉庆年间出了程长庚,其艺术长期受“皖上曲派”的熏冶是不言而喻的。从阮大铖到高朗亭,再到程长庚,不亦一脉相承乎?
当然,仅仅就十岁以前这么一点熏陶是远远不够的,刘曾复生前曾向弟子转述王凤卿说过的一则轶事,说是有一位叫杨铁蠡的居京文人兼曲家,是程长庚家里的常客。杨铁蠡原籍浙江诸暨,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杨维桢(号铁崖、铁笛道人)的后人,他还帮助程长庚“说文断句、点读孟子”。咸丰三年(1853),艺兰室主人在《都门竹枝词》称程长庚“字谱昆山鉴别精”,良有以也。
程长庚把皮黄字韵结合曲韵之后,形成尖团分明、朗朗上口的皮黄十三辙系统,从而奠定了京剧“中州韵”之基础。直到今天,京剧的舞台语音系统还在程长庚所创建的框架之下。在“花雅之争”、艺术趋俗的过程中留存曲韵,使得京剧唱腔能够在传统正音的基础上美化音韵,熔冶皮、黄、昆、弋,俗中见雅。程长庚的可贵之处,就是在花部壮大、雅部退化过程中,及时地保留下昆曲的火种,从而使得进京的一路皮黄具备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风骨,得以从诸剧种中脱颖而出,高出一筹。程长庚汲取昆曲的艺术思想和技术精华,通过他的四箴堂科班,传承了正确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后来,钱金福和余叔岩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身段谱口诀”和“三级韵”——两套超行当、超流派的功法;以此为线索,形成了程长庚—谭鑫培—三大贤(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的主流传承脉络,进而把京剧艺术推到了最高峰。
王灵均的《程长庚评传》的一个特点,就是抓住了京剧艺术主流传承这一线索,从传主同昆腔、皮黄的渊源等方面入手,深入开掘,又对其身后的艺术流脉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提炼。作者以其哲学硕士的学养,坚持凭材料说话,中肯持论,避免了在文化研究方面的地域性功利,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道的。诚然,比起谭鑫培以后的京剧大家,程长庚研究显得第一手资料匮乏,作者在此困难条件之下,花了大功夫对文献资料进行发掘、梳理和整合,获得了可观的收获。希望作者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有所深入和进一步发现。我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于此,使得方兴未艾的京剧学得以不断推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