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格局下,国家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电视纪录片在构建国家形象时的表现技巧,同时对国家形象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价值传播进行探索。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形象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电视纪录片,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温和的方式展现国家形象,这是中国真正的软实力所在。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表现技巧
1.以小见大
第一集中的卓玛是一个藏族姑娘,为了维持生计,她需要在雨季过后的清晨进入山林中寻找一种珍贵的食材——松茸。在卓玛的家庭里,卖松茸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多找、多卖才可以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积蓄。在这个背景下,导演捕捉到了一个非常小的切口。“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在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自然的尊重!
通过这个小小的切口,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只有保持着一颗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心态,才能求得人和自然长久地和谐共处。
2.追求真实
第二集一开始,导演原汁原味地呈现了真实的陕北人民和真实的陕北生活。
老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擅长做黄馍馍。镜头展现了老黄发酵、和面、揉面的功夫,这些早已被中国妇女掌握的厨房技巧,在老黄的身上同样显得真实、亲切。接下来是加豆沙馅料和包的过程,一个盆装着差不多揉好的面团,一个盆装着满满的豆沙,它们就这样在老黄的手下紧紧结合在一起,变成即将上锅的美食。包好之后就是蒸的过程,水的量要适度,火候要适度,这些技巧老黄拿捏得恰到好处。镜头中的黄馍馍并不怎么珍贵,老黄也并不怎么富贵,可就是这样淳朴的劳动人民、近乎原始的追踪拍摄和剪辑制作方法,带给了观众真实的亲切感。
3.线索交叉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食物与人必然是这部纪录片的两条主线,怎样才能够将这两条主线自然地衔接起来?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两条线索相互交叉。下面以片中欧阳广业的四十岁生日为例进行分析。
在叙述“食”的角度,导演着重讲述了“蒸猪”这道压轴菜。从猪的材质的选择,到大锅的选择,到调料的配置,再到蒸猪的技巧,每一道工序都得到了较为完整、详细的介绍。但在“食”的背后,似乎还有一条线索在交叉讲述。
在叙述“人”的角度,导演选准了“村宴”、“团聚”的主题。在现代城市里如果有老年人过生日,很少会出现《厨房的秘密》中“村宴”的情况。而片中村民淳朴的为人、和谐的关系构建了良好的农村形象,忙里忙外的乡亲父老、面带笑容的寿星主人,都从侧面展现出了“人”的和谐。
人和食物的交叉讲述,便于观众理解人与食物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关于“人”的温情、感人、和谐、淳朴的形象的展现,正体现了电视纪录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因为良好的国家形象离不开民众形象的展示。[1]
二、国家形象在电视纪录片中的文化元素塑造
1.塑造整体化与个体化相统一的国家形象
首先,个体的展现为了整体服务,特色美食文化的展现是为了凸显中国文化的强大和自信。陕北人民充分结合高原地貌及主食类别蒸出小小的黄馍馍,这体现了陕北饮食文化的传统;兰州人将面条拉出了大名气,辅以大块的牛肉和高汤,这体现了西北饮食文化的粗犷;宁波人将浸泡、研磨、蒸煮、揉搓后的面团小心翼翼地做成了水磨年糕,这体现了江浙饮食文化的细腻;广东人将酱鸭腊肉与少见的调料混合,体现了东南沿海饮食文化的前卫……无论是传统、粗狂,还是细腻、前卫,都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
其次,整体的进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每一次美食技术的进步都会使每一类美食得以改进和传承。一幕幕镜头带领观众感受了整体与个体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中国,这体现了“和谐中国”的发展思路。
2.塑造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国家形象
《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传统的中国,一个是现代的中国。它们在电视纪录片中散发着各自的神秘和魅力,展现了不同角度、不同时代的国家形象。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熬制诺邓井盐为例。在云南诺邓这个古老的产盐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盐井,每年冬天,人们都会在靠近盐井的位置搭建炉灶,采用土灶的方式熬盐,熬出来的盐就是诺邓井盐。如今,这项传统工艺在现代技术的提升、包装下,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经过提纯技术、过滤技术、检测技术的支持,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这些原始材料熬制、传统方式制作的盐也是精品中的精品。通过对类似于诺邓井盐的记录,观众看到了传统的美食文化和传统的中国,也看到了现代中国对传统文化注入的新力量以及这份力量产生的现代价值,“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在观众的心里熠熠生辉。
和谐中国、现代中国、文化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构建给我们的中国国家形象。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可以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可以融合我们的民族认同,可以彰显优秀文化传统的魅力,让基于各族群多样化文化又超越其上的国家形象得到加强提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我们期望这样的作品能够不断复制。
注释:
[1]李凌娅.良好的国家形象离不开民众形象的展示.新华网.2012-06-02
参考文献:
[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侯洪等.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谭世平.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模式探析——体验传播的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8(5)
[4]周亭.大陆国际传播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国际新闻界,2005(6)
作者简介:席甲栋,四川大学广播影视文艺学2014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