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2015-04-30 07:30王梦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就业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的不断扩招的确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燃眉之急,但是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知名与一般两类高校研究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知名高校;一般高校;就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2013年我国迎来了“最难就业季”,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必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一次研究。

一、当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知名高校毕业生与一般高校毕业生的确存在就业差别。表现为知名高校毕业生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行业以外企、央企、国家机关等单位,就业率相比较普通高校来说较高。然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是中小型城市,以省或地方的事业单位,中小企业为主,以基础行业为主。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课程设计还欠缺合理性,以及各学科知识重叠交叉,使毕业生在选择自身行业方向上有所选择,除特殊技术行业外,一些专业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可替代性强,毕业生在遇到一个职位不如意时便离职或跳槽,使就业稳定性差,存在跨行业就业的状况。

二、两类高校就业差異产生的原因

1.国家因素

1998年5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说:“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后为了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了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这两项工程是是中国政府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也将我国高校分出了层次,致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毕业生就业呈现这样的状况。

2.学校因素

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代价就是严峻的就业问题。从2001年到2008年, 高校扩招发展速度之高,是显而易见的。这导致学历贬值,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更加不具备优势。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但很多院校普遍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的就业指导队伍。

3.个人因素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力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在竞争中胜出的决定因素。如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但是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先后创办了淘宝网等国内电子商务知名品牌。

当前,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都要服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个人能力才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三、对于就业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1.从国家的角度

从国家来说,首先应该对社会企业关于毕业生毕业院校的区别对待现象给予批评和惩罚;第二,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要平衡中小城市与大中城市的人才竞争。最后,进一步健全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就业过程的公平,防止出现不当的竞争。

2.从学校的角度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必修课程,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一系列服务。第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实践机会,让毕业生不仅拥有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本领。第四,注重大学的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高校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

3.从个人的角度

第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第二,提升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还能帮助别人就业。第三,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长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自己职业发展的阶段,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有方向,这将会增加我们的就业竞争优势,大大缓解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总之,即使我国高校毕业生有毕业院校的差异,但这绝不能作为用人单位选人的特殊标准,望用人单位能够正确看待学校差异,从实际出发,寻找合适的人才;也希望毕业生能够端正态度,从自身条件和自身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邹松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17

[2][法]P.布尔迪约.大学生与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2:5-6

[3]尹涛,许海川.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D].魅力中国,2010:10

[4]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9

作者简介:

王梦(1991~),女,山东省德州市人,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职务:学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猜你喜欢
就业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高职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前景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