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茜 赖志民
【摘 要】实用文体写作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注重教与练,为避免该门课常见的“枯燥”弊端,应在师生平等、和谐交流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交互教学和案例教学这两个角度探讨在实用文体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案例教学;实用文体写作;学生主体性
随着传媒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接触,电子办公化也更加普及,因此实用文体的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愈加重要。而很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连最基础的实用文体如通知、启事都不会写,这与学生对实用文体的写作兴趣不高有关,也与实用文体教学效果不佳分不开。根据教师自身体会及学生反馈,写作课本身属于较难的课程,而实用文体写作的课堂教学中也容易存在不少诟病,例如照本宣科、枯燥无味;讲练脱节、例文堆积;拘泥课堂、举例过时等。
对于应用型高职院校而言,主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实用文体写作的教学效果,很多从事实用文体教学的教师和专家都在进行着积极地探索。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案例教学和交互教学在实用文体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典中求范
在实用文体中,各类文种繁多且不易区分。当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新的文种时,若每次都首先提出它的概念、特点以及基本格式等,可能让学生陷入枯燥的学习情绪中。教师可以先展现典型的例文,然后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可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先寻找一些典型例文在课上展示,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学习目标有直观的认识,对重点难点有整体的认知和把握。
二、同中求旨
在阅读过一些典型范文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呈现相似的例文,包括之前学习过的类似文种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发现此文种的异同、写作规律及特点等。例如在邀请函等文种时,通过与函的对比引导学生概括出邀请函与一般公文函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不再混淆两者的概念。
三、异中求真
针对一些难以区分的文种,教师可根据其文种特点提供对比强烈的不同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它们的区别,进而真正掌握每个文种的特点。比如公报、公告和通告都属于范围广泛的文种,在写作要点、格式规范等几乎一样。为了更好地将两者区分开来,教师除了提示学生公告一般情况只有国家权力机关才能发布,还需再找出一些异同点帮助学生分辨。例如,公告往往具有宏观政治性,内容单一,无具体详细的操作办法。公报往往是国家对于某个重大事件的报道。而在区分通告和通报时,可以提示学生,通报主要是对已经发生过的好事、坏事及各种情况的传播,提醒大家学习成功经验或者吸取教训。而通告往往是提醒大家注意某件正在发生的事项,防患于未然。
四、错中求正
经过典型案例演示、对比以及学生自我总结之后,学生对教学目标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初步把握了重點、难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在格式、语言、内容甚至文种运用错误等有问题的病文来指导大家来找茬。通过学生亲身错中求正,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已学的知识,并且因人而异找出了自己所需注意的写作要点。
五、练中求实
在写作教学中,特别是写作格式规范的实用文体写作,要真正掌握好这些文种的写作最终要落实到写作实践上来。学生只有通过自身亲身实践,才能对实用文体的写作有深刻的体会,也才能真正有效掌握好这些文种。在实践练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脱离枯燥的感觉,因此需提供学生较为熟悉的材料来让学生练习。比如在讲公务文书时让学生关注学校大事,国家时事来引出写作主题。在讲授事务性文书时,让学生提取生活中的事务来进行写作,如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等。
参考文献:
[1]冯晓玲.实践教学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上),2011(05)
[2]王少非.案例法的历史及其对教学案例开发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3]何春丽.《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1)
[4]刘米红.应用文教学中的"求异"与"识同"[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5]时荣先.新时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6]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
作者简介:
黄茜,1987年,女,江西南昌人,助教,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赖志民,1985年,男,江西南昌人,助教,单位: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研究方向:材料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