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她的小诗以“爱的哲学”为佳境,在婉丽清雅的文字间倾诉着对母爱,童心以及自然的衷情,构建和诠释着“爱的哲学”,营造了一方和爱温馨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冰心;小诗;爱的哲学
冰心是伴着五四的惊雷步入文坛的女作家,在她长达七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活中,“爱的哲学”自始至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脉,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真正将“爱的哲学”系统化、神圣化,在丑恶的社会现实中高扬起爱的旗帜。
冰心小诗是冰心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小诗是用爱谱写出来的纯真甜美的歌,研究她的小诗就有必要先对她的文学精神——“爱的哲学”的形成进行一定的分析
研究。
一、母亲是“爱”的使者和化身
母亲在冰心的作品中成了“爱”的使者和化身,冰心在名作《寄小读者》中这样写道:“母亲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她的爱不但包围着我,而且普遍地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所有人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1]小诗中对母亲的歌颂也在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2]“寥廓的黄昏,/何处着一个彷徨的我?/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吧![3]“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5]
这些都是冰心小诗中歌颂母爱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之一,在她母爱主题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是大写的宗教式的人,是生的安顿,是爱的典范,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上帝”,诗歌中歌颂的母爱自然也就带着强烈的宗教色彩,她用伟大的母爱安顿那些在现实的风雨里受到伤害的青年人,同时也把母爱当作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和诗情的重要来源,如“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怀里。”[1]
二、孩童有最纯洁善良的灵魂
童真是构成冰心“爱的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冰心眼里,孩童是集善、纯洁、可爱于一身的安琪儿,如她写道:“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偶然一回头望时,总是活泼泼的,笑嘻嘻的。”(《可爱的》)[2]她的小诗不遗余力地咏叹了美好的童年。如她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3]由此可见,冰心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现实与人生有着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但冰心仍旧以自身永驻的童心来理解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眼光与思维来观察社会和自然,创造出一个纯真美好、令人神往的童真世界,这也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国。
在冰心的笔下,“嫩绿的芽儿”“淡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就是儿童眼里的大自然,就是儿童眼里的整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新鲜的,纯净的,美好的,充满光明的,色彩鲜艳的,其直接歌颂小孩子的诗篇也极有感染力,如“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1]儿童的身躯是细小的,但因为用真心迎接自然,容纳自然,使他们的灵魂具有深沉博大的特点。又如“婴儿,/在他颤动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言语,/从最初的灵魂里带来/要告诉世界。”[2]婴儿有着纯洁善良的灵魂,未经世事污化,他们的言语是对现实社会的虚伪及丑恶的否定与教育,“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3]
三、自然散发着爱与生命哲理
歌颂自然是冰心作品永恒的主题,她的诗中自然景物多种多样,有大海、太空、星儿、虹儿、春水、秋风、白云、晚霞、雨声、浪花、海波,又有梅花、白莲花、牵牛花、柳花、芦花、玫瑰花、桃花、幽兰、紫藤萝、香兰、槐花等多种多样的花儿,还有小草、小树、叶儿、芦荻、小松树、杨柳、松柏,以及鱼儿、鸟儿、小虫、小麻雀、萤儿等有生命的小动物,构成了一幅幅素淡的静穆的清新的小景,并将之描写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而又充满浓厚的感情,怀着对自然的挚爱,带着虔诚地心情静对山水,冰心领悟了自然生命与自我性灵的默契与交融。
总结:冰心在纷乱世事中以“爱的哲学”领悟人生,用温婉流丽的笔调,清新隽永的诗风淋漓尽致地表达对伟大母爱的崇拜,对纯洁童真的歌颂,对美好自然的拥抱之情,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让芸芸众生在纯真甜美的诗句中感受爱、拥抱爱。
参考文献:
[1]丁尔纲.《茅盾翰墨人生八十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12
[2]冰心. 《繁星·春水》[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
[3]冰心.《寄小读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31
[4]冰心.《冰心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8
[5]王文生.郭绍虞.《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
[6]泰戈尔.《吉檀迦利·饥饿石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
作者简介:王琪(1993—),女,辽宁盘锦人,汉族,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