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杰 徐琳宏
摘要摘要: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群体是一个最容易也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中国网民中25%以上是学生,他们是社交媒体的主要应用人群,社交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交媒体,通过质性研究与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寻社交媒体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化。
关键词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微博;微信
DOIDOI:10.11907/rjdk.14397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4015803
0引言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人们用来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工具和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社交媒体向即时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终端的普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移动互联网发展越快,社交媒体的影响越深。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惊人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普及率的大幅提升,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尤其是90后大学生一般都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关注那些知名学者、记者、企业家、明星等他们信任和喜欢的意见领袖,以关注对象为信源更新知识、获取资讯、分享思想,并建立符合个人兴趣与需求的信息知识圈[2]。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平台,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在传统高校教学中,尽管有着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但教师仍以讲台口授、板书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以听讲、笔记为主要学习手段。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中心地位在移动互联时代进一步边缘化,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学术探讨、班级管理、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活动。社交媒体不仅仅可以作为一个交友平台,更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3]。
1社交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及课程特点,以本科大学生、教师为被试对象,以《.NET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指导》为课程实践对象,分别采用微博和微信两种社交媒体为教学辅助平台,开展学术探讨、资源共享、通报通知等活动。
首先在《.NET项目实训》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采用微博这种社交媒体。微博,即微型博客,具有内容短小精悍、交流快速方便与操作灵活多样等特点,同时微博还支持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用户既是微博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微博内容的传播者和分享者。不仅可在微博中进行发帖、回复、评论、转发等,还可利用微博中的微群、微博上墙等功能,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讨论问题经常受到时间、地点、学生心理等因素限制的不足,使得讨论更加深入。利用微博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微博使学习活动变得不再是单调的灌输,而是一种新形势的头脑风暴和协作学习,从而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学环节中采用微信这种社交媒体。在毕业设计指导期间,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实习,教师对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很难做到像正常课程教学一样面对面,微信这种社交媒体正好为该教学环节提供了便利。微信的最大特点为支持发送语音信息、视频图像和文字,还可以支持多人群聊,这对于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检查、答疑、通知等都非常有利。
2以微博为例展开质性研究
本文以《.Net项目实训》课程中的微博应用为例,对其展开回溯性研究,从师生双方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究。首先根据质性研究的要求[4],汇总了该课程期间教师微博上的所有内容,具体包括教师所发布的微博、学生对其微博的评论、教师回复等;然后逐条转录成相关文档后,筛除师生之外人员的对话和评论,以及少量与课程学习无关的发言和单独无意义的表情符号;最后作分析与比较,对教师和学生微博进行分类。其中教师微博内容共有3个类别,即学业性、情感性和其它。而微博中学生发言与教师微博大体相对应,共4个分类,即学业性内容、认知性内容、情感性内容、学习动机及其它。其中学生的学业性内容指与课程或学习相关的内容;认知性内容指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及对学习活动的思考;情感性内容指学生从情感上传达的对教师的问候与关心;学习动机指推动学习活动的驱动力;其它则指学生的其它发言也即闲聊。
通过对微博互动内容、类别及频次的分析可知,在通过微博这种社交媒体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业性和情感性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业和情感上的支持。教师在回复学生评论的同时,无论是答疑、订正,还是闲聊中的回应,都会进行习惯性转发,这有利于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解答、修正或者聊天对话的过程,为其他学生展示知识应用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频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同时,学生学业性、认知性、情感性内容也表明,教师从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亲密友好关系的构建起到了促进作用。
3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合社交媒体,本文还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掌握和评价教师与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技巧等。笔者将调查问卷《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调查》发布在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www.sojump.com上,要求选修过《.Net项目实训》课程的学生上网填答,共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女生93人,男生27人)。
3.1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使用微博和微信社交媒体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比例高达95%。但在使用社交媒体的具体用途上,与预期差距较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用于学习占比很少,具体比例如图1所示。
调查发现,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比例不高,一直在使用的为23.33%,有需求才使用的为42.5%,偶尔使用的为28.33%,从未使用过的为5.83%。教师利用社交媒体与大家进行学习交流的比例为:33.33%经常使用,46.67%偶尔使用,15.83%很少使用,4.17%没有用社交媒体。学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学习,相比较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学生更愿意与学生和知识内容本身进行交互,其比例高达65%和20.83%,而交互对象为教师的仅为8.33%。
结果表明,学生大多利用社交媒体聊天而非学习,即使是学习或获取知识,他们主要交互对象也不是教师,而是他们信任和喜欢的意见领袖或朋友,这使得教师在知识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在今后教学中,如何恰当融入社交媒体,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探究。
3.2社交媒体使用兴趣分析
关于“学生对教师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相关教学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持肯定态度的为94.17%,否定的为5.83%。关于 “如果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教学,你是否更愿意使用这种方式与交互对象进行交互”的调查中,非常乐意的为40%,愿意的为43.33%,无所谓的为12.5%,不愿意的为4.17%。关于“针对教师或同学发布的学习方面的帖子等,你是否愿意参与、关注、转发或回复”的调查中,愿意的比例高达80.53%。“如果教师利用社交网络成立学习小组,你是否愿意参与其中,就学习问题和学习心得与其他参与者进行讨论”的调查中愿意的比例为86.67%。
以上数据表明,愿意通过社交媒体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具有其优势,利用社交媒体促进教与学的方案势在必行。
3.3社交媒体使用技巧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值得探究。通过问卷调查可得到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各种原因。具体如图2所示。
在使用社交媒体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更愿意选择转发,其比例高达55.83%,其次是评论,占26.67%,再次是私信,占8.33%。关于“如果构建一个专门的学习社交网站,学生希望其具有的功能”的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用到的功能依次是即时聊天、分享、上传、加好友、留言及其它。而关于“你最希望教师在哪个环节或课程中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调查显示,毕业设计、专业课、实训课中,学生都希望使用社交媒体与教师进行沟通。
从上述数据可知,在教学中应用社交媒体具有如下优势:①扩展了高校课堂教学空间。将高校教学范围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将零散时间有效地利用了起来;②实现了移动学习。3G网络、移动设备的发展加上微博等社交工具本身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多样化操作方式,使虚拟化学习环境构建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移动学习;③提高了反馈效率。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微博上的交流情况,了解课堂学习效果及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及时改进教学,从而提高了反馈效率。
4总结与展望
教师利用社交媒体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和情感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极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社交媒体中涉及课程或者学习的直接内容并不是很多,对课程学习所起到的直接作用比较有限,因此,要发挥社交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最大价值,还需要不断尝试和实践[5]。
通过具体应用、科学质性研究以及实践调查分析可知,融入了社交媒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融入了社交媒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灵活、更便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协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在社交媒体中自由进行感情抒发、思想表达、教学反思、经验交流等。同时,融入了社交媒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存在各种弊端,比如对于一些自控能力、鉴别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下开展教学活动会较难把控,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监督,指导学生适度、正确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来学习,并监督整个教学过程。如果能去伪存真、克服弊端和困难,社交媒体必将给教学带来更多益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刘天韵,孟庆红.浅谈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J].信息化教学,2012(15):138139.
[2]朱薇.论微博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137139.
[3]谢湖伟.移动社交化媒体的网络传播教学应用[J].新闻前哨,2012(4):3133.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义玮,龚少英,李佳蔚,等.微博环境下的师生互动与日语课程学习[J].教师教育论坛,2014,27(1):8389.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