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最著名的剧本,它不仅反映了在一个家庭内部的残酷斗争,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关于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这部戏剧揭示出对美国梦盲目信仰的代价并且包含了一些其它重要的主题:无边的幻想,懦弱的行为和成功的内涵。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 美国民族价值观 美国梦
一.《推销员之死》揭示“美国梦”
亚瑟·米勒于1915年10月17日出生于纽约市。当他在密歇根大学上学期间,便开始了戏剧创作。1949年,米勒完成《推销员之死》,并赢得了普利策奖,这也使米勒在美国名声大噪。米勒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写出的《推销员之死》,被誉为‘美国梦不再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形容《推销员之死》是第一个伟大的美国悲剧。“在艺术手段上,悲剧根源的充分挖掘,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产生了惊人的悲剧艺术效果;在悲剧的审美价值上,生活悲剧与戏剧悲剧关系的分析及其观众对悲剧审美效应的反映,使原本是普通百姓的故事包含了现代社会悲剧的基本特征。”[1]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2]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最著名的剧本,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家庭内部的残酷斗争,而且也描写了一个更大的关于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的问题。这部戏剧揭示出对美国梦盲目信仰的代价。米勒指控美国在推销建立在资本主义式的物质主义基础上以培育战后经济的虚假神话。物质主义掩盖了建国先辈们最初勾画的真正的美国梦所具有的个人价值和道德标准。在这部戏剧中第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美国梦”的衰败。
美国梦“是美国文化社会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美国梦的内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的方面讲,‘美国梦指的是作为‘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从狭义的方面来讲,它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3]“美国梦”建立在“独立宣言”基础之上:“我们相信人生来具有这些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4]这个“梦”在美国由一个真诚和坚定的信念构成,对于所有的人来说,不论出身或者富有,一切事情都是可能的;如果你足够努力,你将会实现所有的事。然而,米勒认为,人们最终被误导,而他的《推销员之死》在逐渐地揭露摧毁整个神话。这就意味着“美国梦”从一个可能的现实变成了一个梦。米勒大多数的戏剧都是直接或间接有关于“美国梦”的,因为最终这个梦没有像许多人希望的那样实现。努力工作,诚实和有雄心壮志是实现美国梦的方法,它将追梦者引领到成功、财富以及最终的权力面前。但是这个大家拥有的美国梦,却刺激着贪婪,自私,虚荣和彼此之间的竞争。
《推销员之死》论述了错误的希望和梦想。这并不一定是“美国梦”本身的内容,因为所有的人不论国籍,都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人类都有梦想,梦想对于人类的生存很重要,这是基本因素和必然的事实。读者看来,很明显,威利的最终梦想是成为一个像本一样成功的推销员。不幸的是,威利的梦想大部分都是幻想,而且他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在戏剧的结尾,比尔很可能接受了他的父亲威利在做 “错误的梦”的事实,并且读者也同意这最终导致了威利的失败。
威利·洛曼沉迷于美国梦。资本主义,利润动机和竞争的本能使威利在人格上有一个弱点。这一弱点是生意上的压力造成的。威利想通过成为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来证明自己,但他失败了,他自己的生活毁了他。其实他真正的失败是他的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这是真正的“美国梦”的衰退。
二.懦弱性格投射出的成功幻象
威利处于资本主义世界最底层。他一无所有并且一无所成,没有丝毫的成就感。于是,他发展一个谬论:如果一个人非常受人喜欢并且有很强大的个人魅力,那么所有成功的大门就会自动为他打开。威利围绕着这个梦想构建着他的生活。然而,对于威利来说,靠这些理想生活需要更多的谎言,而这些幻想占据了威利现实中的思想。他谎称自己在生活的乡镇是多么的受欢迎,他对于新英格兰来说是多么重要。有时甚至相信自己的谎言。威利兴高采烈地告诉他的家人自己挣了钱,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威利将这个受人欢迎的观念全都灌输给了他的儿子,以至于当比夫数学不及格的时候,他去波士顿找威利。他认为既然威利是如此受欢迎,他就能够说服数学老师修改成绩。正是在这期间,他看见他的父亲和一个女人在宾馆的房间里。威利的渴望讨人喜欢的欲望使他在波士顿有了外遇。事实上,工作了一天承受顾客大大小小的拒绝后,和女人上床能提升他的自信。因此这件事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驱动,而非强烈的私通欲望。
比夫不能接受他父亲与人私通,从此以后,他把父亲看作一个骗子。威利的生活开始从比夫的身上退去,除了自己的幻想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他一无所有。威利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被他的梦想填充,而且所有这些梦想都指向他和比夫关系破裂之前。威利的一生被他的有关个人魅力和受人欢迎的想法支配着。他从来没有质疑这些价值观,也没有意识到他生活在一个幻想和梦想的世界。他试图使他的孩子也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但他无法维持这种假象,比夫在波士顿事件之后就不愿意这样生活了。
被威利奉为成功圭臬的虚幻成功学反过来揭露了威利的懦弱性格。威利·洛曼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混淆了幻想与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在这部戏剧中,威利有双重人格。我们看到,当下的威利是一个生活在60年代无精打采的人;而从闪回中我们看到了威利的年轻和自信。从威利的观点来看,他的自杀是一种爱的表现。他认为他的自杀能令比夫更成功。威利认为比夫志向远大,为了证明给儿子看,威利打算留给儿子二万美元的保险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场自杀是否能定性为事故尚不确定。如果保险公司认为这是自杀,比夫将拿不到钱。威利·洛曼认为他的自杀是一个勇敢的行为。他觉得他选择了最难的方式离开。威利以为他是唯一的一个敢于如此尝试的人。在戏剧的最后,他混淆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十分困惑。他认为他将会去丛林中拿到钻石,但事实是,他为了得到保险赔偿自杀了。用阿瑟·米勒自己的话来说,“威利……是在寻找他的自我,寻找自己的不朽的灵魂。对于他这种执着的追求,不理解的人说他是个古怪的人,然而很多推销员对此是很理解的,他们比文艺评论界那些没有多少生活压力的人对这一点理解得更深刻。”[5]endprint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威利的自杀很令人困惑。对于为什么威利自杀,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想法。琳达想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来参加葬礼。这表明,琳达一直信任着威利,相信威利告诉她的所有的虚假的梦想。琳达有理由相信威利自杀是因为抵押贷款。但讽刺的是威利自杀后房款付清了,家里没有任何负担了;比夫渐渐意识到威利的梦是错的。比夫坚持要去西部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留在他厌恶的纽约出人头地;哈比认为父亲是个伟大的人,他想通过自身证明威利没有白死,他想要通过做商店的经理来维护威利的梦。这样看来,哈比即将成为另一个威利。
威利的自杀也是为了逃避耻辱。他无法继续生活在谎言编织的生活中,他不能面对现实。当人们和他讲话,他只听他想听到的。他很容易心不在焉,心烦气躁。在失去工作后,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不想再活下去了。他赖以生存的支撑是他的“受人欢迎”理论。他认为,如果谁是受欢迎的,谁就是成功的。但最终,他发现自己并不受人欢迎。羞耻感和不受欢迎的事实一起杀死了威利·洛曼。威利的自杀是懦夫的行为。自从他被解雇了,他觉得他没有活下去的理由。这样看来,成功和金钱是威利唯一关心的事情。当他没有了这些东西,他做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得二万美元。威利没有过多的考虑他的家人在他自杀后会怎样。他只想到了可能得到的保险赔偿,用自杀来逃避而不是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成功的真谛
在《推销员之死》中还有一个细微的主题不能忽视,就是成功的内涵是什么。“米勒呈现威利的生存困境,批判商业社会中扭曲的价值观,‘骗人的梦,以及不择手段谋利的‘丛林法则。”[6]许多人认为成功是赚很多钱。他们说,钱就是幸福。然而,这未必是真的。换句话说,成功的定义就是得到了我们渴望的东西。此外,它还代表了幸福,自豪和如何坚定自我。虽然真正的成功源于内心,但是实现它需要下定决心艰苦的努力。《推销员之死》中的人物,成功的有戴夫·辛格曼,本还有伯纳德。
以戴夫·辛格曼先生为例。戴夫是一个成功的人。在帕克之屋工作,他是一个八十四岁的推销员。做销售时,他所要做的就是“拿起他的电话,打给买家,从不离开他的房间,他就养家糊口了……”这句话描述了他是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在八十四岁的时候还能够做成很多的买卖。虽然他没有从中变得富有,但是他却乐在其中。由于他的生活很成功,所以他很受人崇敬。“这个推销员死了,穿着绿色天鹅绒拖鞋……”这个例子表明,直到最后他都是成功的。在世时他过着成功推销员的生活,离世时,他也以成功推销员的方式死去,仍穿着绿色天鹅绒拖鞋,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他的成功还伴随着他。
这些角色通过努力工作赢得了他们的成功。由于努力工作和付出,通常的奖赏就是金钱。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成功也可以是一个幸福的回报。虽然成功往往与金钱,地位,阶级和名誉密切相关,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成功也和培育了思想、动机和决定的人的内心有关。
《推销员之死》这部戏剧展示了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无尽的苦苦追求;对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的生存的真正的真实性的无尽的苦苦追求。在这本书出现后的半个世纪,《推销员之死》仍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戏剧。其关于美国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美国梦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但它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非常激进的。
参考文献
[1]程海燕.阿瑟·米勒的社会悲剧观——《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根源[J].戏剧文学,2009(8):68-71.
[2]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年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尹露.从《推销员之死》看阿瑟·米勒对“美国梦”的阐释[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2-114.
[4]张耘.阿瑟·米勒与《推销员之死》[J].外国文学,1994(6):85-92.
[5]罗伯特·科恩.费春放译.《戏剧》[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6]王娴.众人眼中的威利之死——《推销员之死》威利·洛曼悲剧命运的解读[J].大众文艺,2011(16):119-120.
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被篡改的文学——电影中的英国文学史》(11YJC752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霞,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