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哑巴英语”现象探究英语口语对外企就业影响

2015-04-29 09:53:53张驰
文化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哑巴英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外资企业对职工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其口语水平。然而实际情况下,不少大学生存在学习的是“哑巴英语”的状况,导致其在外企就业形势尤为严峻。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外语学习中“哑巴英语”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究英语口语对外企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哑巴英语;原因;外企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3

所谓“哑巴英语”,特指偏重书面英语而忽略口头表达的英语教学方式,致使学生阅读和书写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差或根本不能进行语言交际的情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飞速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当前,高校毕业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难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如意,而对口语运用能力则更为不满,用人单位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少数,只有5%(汤闻励,2005:65)的大学生能够满足外企的外语水平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下降,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与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渐行渐远,直接影响其就业、岗位选择,甚至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及职位升迁。

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新晋大学生员工在外企的表现情况

(一)在外企面试中,大部分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差,无法清楚、准确、完整的回答面试官的提问,表现平平,直接导致面试的失败,无缘外企的高薪职位甚至被拒绝。据调查,85%的面试者在面试中感到力不从心,很难用英语流利通顺的回答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仅5%的面试者可以用清楚流利的英语轻松完成面试。(详见表1)

(二)在日常工作中,75%[1]的新晋大学生员工表示很少与同事用英语交流,与外籍同事交谈的次数更为微乎其微。另外由于英语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导致在与上司,甚至与客户的交谈中无言以对或错误百出、结结巴巴,导致升职机会的流失和生意洽谈的失败。据调查,80%的人表示恐惧面对外籍同事和外籍客户;而68%的人从未与外籍客户电话交流,仅限邮件来往。(详见表1)

二、涉外企业对应职者英语能力的要求

英语作为国家化语言被很多国家应用。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外企需要与各种不同国家的企业进行交流、沟通、磋商等,语言无疑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媒介亦或是最主要的障碍,这就显得英语口语尤为重要。在这个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对于全速竞争的企业来说,及时正确掌握全球金融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基本的交流能力是作为国际经济事务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只有在交流没有障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一切活动。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流利的英语口语以及全面专业的英语知识能极大地帮助外企职员在公司对外贸易的竞争中一帆风顺。经研究部分外企的公司简章、应聘要求等,发现外企对于求职者的英语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熟知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他国的政治、文化、法律及经济背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应聘者需要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与他人交流,能够及时专业的使用英语回答相关问题,面对外国客户不胆怯,能大胆大方的与之交流。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英语口语运用能力,越来越受广大涉外企业的重视。然而,大部分新晋大学生员工在此方面表现平平,更甚因其较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错失良机。故此,下文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哑巴英语”产生的原因,希望借此能给部分高校和大学生带来一丝启发,助其改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哑巴英语”的成因

(一)主观因素

1、母语思维的影响

“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大脑中语言知识结构的重组过程,人们学习外语实际上是学习以母语表征的知识系统的另一种符号表达方式。”(束定芳,庄智象,1996:36)在现实中,人们通常借助母语及其所依附的母语思维来学习外语。然而,由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基于母语的认知系统、知识结构和较发达的思维能力,而其外语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却极其有限,据调查,高达86%的人觉得自身的母语基础和思维极大地影响其外语学习以及外语表达(详见表1)。于是便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外语学习者想表达某一个较复杂的想法,可是由于不知道相应的外语表达方式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开不了口(哑巴英语),或借助母语思维、按照母语表达方式进行对等翻译,从而产生带有母语味的不地道的外语(中式英语)。可见,当代大学生完善、复杂的母语思维体系和相对不足、简单的外语表达能力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哑巴英语”。

2、学生的性格以及“哑巴英语”产生的心理障碍

“个人的心理特质,为决定个人与个人行为的条件。”(郑杭生,2002:27)对于外语学习而言,学习者的性格很重要。性格外向的学生,自信心强,善于交流,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其口语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遇事易受挫,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导致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躲避练习机会,这样更加不利于其口语能力的提高。此外,英语功底不扎实,加上老师要求过高,学生就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说不好,怕说错,担心会遭人讥笑,或是被老师批评,长期羞于落伍的自尊心与学习成绩低下的客观事实矛盾冲突又得不到解决而造成心理创伤,从而就不愿意开口说英语。

总之,课堂上学生怕出错产生的紧张心理、怕遭同学嘲笑产生的虚荣心(43%的人表示爱面子,怕出错遭同学笑话或受到老师批评而不敢开口)、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所引起的不自信(78%的人表示由于语言知识储备不足,产生不自信而不敢开口说英语)、不知从何说起产生的困惑以及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产生的迷茫心理(71%的人表示心中想说,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等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在英语课上大胆开口说英语,结果形成越不敢说越不说,越不说越不会,越不会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就更不敢开口的一种恶性循环,渐渐地学会失去了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详见表1)

(二)客观因素

1、国家教育政策的多变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此外,在社会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也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执行者和执行机构会根据自我理解及自身利益作出相应的调整。”(郑杭生,2002:419~422)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对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例如,2013年1月下发了《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之后,全国各省对英语进行大幅改革:2014年北京英语高考分值下调、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2015年山东英语高考取消听力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语学习的地位,从而导致学校、老师、学生对英语越来越不重视,尤其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据调查,73%的人表示会根据国家对英语的政策来调整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详见表1)。此外,虽然2004年出版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却无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相一致,当前普遍只注重大学四、六级考试笔试成绩,而其口试却一直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据调查,仅13%的人表示参加过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口试(详见表1)。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张昭苑,2005:102),这也是导致“哑巴英语”成为大部分学生口语能力不过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口语交流机会缺乏

课堂教学不仅是提供语言输入的场所,而且还是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的场地。Richards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要花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上,在互动中,每个说话者都担当听者和说者双重角色,如果听不明白,就不能正确的作出反应(Shumin,K,2002:205)。Long的“互动假设(Interaction Hypothesis)”也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意义协商和相互交流来促进口语技能(尹贝,2007:110)。然而,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增加,而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师在课堂组织有效的口语交流的难度增加,更无法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口语交流机会。高达97%(详见表1)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很少。此外,口语训练交流活动匆匆而过,对当今大部分高校来说,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外英语角等活动又得不到老师和学生重视,难以组织,口语活动徒有虚名,只能成为摆设,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低效率,学生更无法在课外弥补课上口语交流缺乏的不足。据调查,85%的人表示在大学中没有参加过口语交流活动,甚至65%的人没听说过口语交流活动(详见表1)。

3、教学理念及语言环境的缺失

教学理念和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先导,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本上制约着外语学习。中国英语教学历来有擅长传授英语知识的传统,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书面语言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一套一套的语法知识,个个都是分析英语句子成分结构的行家里手,但一旦开口说话,忽略口语教学的后果就暴露无遗(肖礼全,2003:69)另外, 多少年来, 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对高校的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四、六级统考成绩作为重要的尺度, 把获得好的成绩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却很少考虑这些成绩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考试的结果也不能客观地分析,据调查,高达83%的人所在的大学注重其学生的四、六级成绩,甚至78%的高校将四、六级成绩与学生的学位挂钩(详见表1)。这样的教学理念及方向自然而然地就经过高校直接传达给具体工作的英语教师。这种应试教育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由此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局面: 学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很少考虑将来能否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

除了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教学模式也很陈旧。虽然现在大部分高校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但在根本上仍然无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据调查,71%的人表示其老师偶尔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仅16%的人表示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常事(详见表1)。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英语教师在讲台上围绕着精读课文在讲解, 因此, 课堂就成了英语教师的“演讲”课。而学生就成了被动的“听者”。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 学生的英语口语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霍丹,2008:123)。另外,由于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 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紧缺,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 相对于口语课的灵活性,教学模式却总显得单一。

故此,整个语言环境氛围的缺失,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多是做题高手,多半学的还是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哑巴英语”。

四、结语

“哑巴英语”的缘由错综复杂,笔者虽仅分析了部分,但也易发现,对希望在外企谋得一席之位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精湛的英语口语运用水平尤为重要。此外,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了,就业机会相对来说就跟着提高了。因此,大学生必须重视英语口语的运用,必须在语言环境中勤奋练习,克服“哑巴英语”,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2005(2):65.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419~422.

[4]张昭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史与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5(2):102.

[5]Shumin,K. Factors to Consider: Developing EFL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ies.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UP, 2002:205.

[6]尹贝.中国大学生“哑巴”英语的成因与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7(1):110.

[7]肖礼全.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J]外语教学,2003(1):69.

[8]霍丹.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分析[J],2008(18):123.

常熟理工学院校级项目:大学生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对外企就业影响调研

作者简介:张驰,常熟理工学院,本科在读生

猜你喜欢
哑巴英语
让农村小学“哑巴英语”变得有声有色
一次英语口试的反思
一次英语口试的反思
试论初中哑巴英语的成因和转变策略
让学生向“哑巴英语”Say good—bye
“说”出英语的精彩
浅探如何提高职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求职“哑巴英语”现象分析及改进措施
对农村初中“哑巴英语”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