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红 朱旻鹏 赵秀红 代岚 公勋 李润国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个性化教育和推行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食品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以教学、科研双导师制为主导,对食品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措施。
【关键词】双导师 实践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标号[2012]130-2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27-02
食品行业是21世纪全球的朝阳产业,发展机遇和前景无可限量,我国经济发展与食品产业进步紧密相关。在食品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社会要求食品科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研究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目标要求[1]。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个性化教育和推行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末英国牛津大学,即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为学生指明研究方向、提高思维能力[2]。在我国,2002年,由北京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同年浙江大学也开始试行,进而在全国开始推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5]。随着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不断推广,其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上,更成为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良好途径[6]。
目前,各高校导师制的实施各具特色,总体上看,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学业及生活指导的班导师制;第二类是以学术研究为中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导师制。无论哪一种形式,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尚处于探索与成长阶段[3-5]。
图1. 双导师制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师范大学食品类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特色专业,培养应用型食品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双导师制”[3]为主导,依托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实践教育基地,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收到了良好效果。该模式(见图1)既不同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导师制,也不同于研究生的导师制,而是采取教学型导师和科研型导师分别针对创新型本科生培养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两大模块进行全程指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及学生在学期间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特点配备不同类型导师,使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个性化发展。多年来高校的教育规模迅速膨胀,使师生比也迅速提高。因此,作为对现行教学体制的有效补充,通过“双导师制”建立起大学阶段学生与老师之间全程直接对应的指导关系,由导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理性的学业上指导,能够较好地应对因高校扩招而可能出现人才培养上的“批量生产”,防止因学分制改革而导致学生选课盲目性,或重“量”不重“质”情况的发生;个性化的专业素养指导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1.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修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主要包括省内食品领域相关的公务员、硕士研究生的招收情况,相关公司的现场调查、国内外高校相关咨询、文献资料汇总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对我们食品科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及时修订,重点培养有扎实技能和创新素养,专业背景广,自我学习和市场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推行教学、科研分阶段全程導师制度,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型导师和科研型导师分别针对创新型本科生培养的两大模块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进行全程指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及学生在学期间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特点,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专业素质、能力和知识方面进行全方位、个性化指导。
2.1教学型导师
由于沈阳师范大学食品类专业招生的一些具体情况,新生大多数为调剂志愿,入学后普遍存在对专业认识模糊,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的情况,有的甚至于盲目地开始考虑转专业。因此,从新生开学伊始便实施全员导师制,第一阶段通过教学型导师的因材施教增强教书育人的效果,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交互作用与交流,打好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指导:一是新生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及早认识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未来良好的就业前景,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了解专业学习的切入点。二是指导学生科学选课,使学生更准确把握专业知识结构,更好地规划学习秩序,保证学生理性地构建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知识体系。三是配合目前学校实施的“一、二年级学生可按相关规定多次自由选择专业”的改革方案,正确引导学生按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特长理性定位专业,规划生涯发展方向,及早为今后就业、考研明确方向做好准备。
2.2科研型导师
学生大二下学期开始在科研型导师指导下,形成由高年级带动和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科研梯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研究型siminar、研究型实验等科研活动,使学生掌握科研活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型实验,根据自愿的原则,对有较强研究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利用学校提供针对本科生的创新科研项目及导师科研项目为平台,按照导师讲授理论和操作技术,进行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实验内容,最终以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答辩作为评价的指标。并作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承认导师相应的工作量。这种教学模式,跳出了以往传统的课内教学的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行为方面都受到导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对于有科研意向的学生,使他们提早进入科研领域,与枯燥、滞后的实验教学内容相比,可以接触到先进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失为一条新路。
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通过教师科研项目分解,学生申请课题立项的方式,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本专业发展动态,提高实践能力,培养食品科学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形成“学年论文-大学生课题-毕业论文(设计)”递进的学生科研实践模式。既可使学生的科研实践系统、完整有一定深度而不流于形式,又可使学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缓解学生毕业时找工作、考研与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之间的冲突,圆满完成学业,有益于其离校后更好的发展。
2.3完善导师制运行管理,明确职责、建立激励机制
在2011年底完成的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科研导师制:促进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中,导师制的运行管理模式已初步构建并试行[7],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导师制的特点,经过两年的试点,运行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深化、完善。在师生互选环节,第一阶段根据大一新生特点为全体学生指派导师;第二阶段根据学生科研意愿、导师科研状态及学科建设情况,合理调整原授受关系,突出创新型、个性化培养。分级管理上更为明确、细化,要求导师定期召集学生会面交流,及时掌握学生选课、补缓考及转专业等动态并做出正面引导;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与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需有文字记录并附师生签名,记录每学期上交学院考核备案。考核与激励机制更为严谨、量化,在学院新修订的工作量考核办法中对导师日常工作量的计算、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科研项目及学术竞赛获奖者工作量的计算予以做政策上的倾斜,并做出了具体的加分规定。对学生的考核也在评奖、评优等方面做出了量化评定标准。
3.打造多功能实践平台,加大科研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着力创建了三大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食品类专业创新性复合人才。
3.1开放实验平台
采取“自助型”开放模式,全面开放各食品专业实验室为本科生提供全面的实验仪器和场地资源。有效利用我院协同创新平台、校实验中心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积极协助学生完成院级和校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科研竞赛等工作,将学生吸引到实验室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2共享科研创新平台
充分利用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教学“教授研究室制度”和与创新性自主学习相配套的本科生“大学生课外活动室制度”以教师科研立项为主体,利用教师科研在技术水平、设备条件及资金支持上的优势反哺本科实验教学,建立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平台。挑选科学素养好的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学术研究、进行科技开发与发明创造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在实际的科研过程中得以融合应用,真正地提高科学素养。
3.3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依托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粮香雪、中稻集团、沈阳一库等大中型企业、辉山乳业、青花副食集团、阿雷食品等),搭建本科生创业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创业和就业思想教育,设立学生创业基金,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进入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以双导师制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自2012年9月起,我校食品类专业依托辽宁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全面实施双导师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教学型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之更准确地把握专业知识结构,更好地规划学习秩序,保证学生理性地构建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导师与学生近距离个性化指导有助于学生及早认识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未来良好的就业前景,了解专业学习的切入点,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自律性增强,学习及各项活动成绩显著提升。
科研型导师结合本学科的发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以形成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导师科研项目吸收学生参与,对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培养了大学生科研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比“双导师”实施前后学生实践创新取得的部分成果(见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成效。本科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校级科研立项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大幅提升;辽宁省“挑战杯”科技竞赛获奖水平(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远超以往任何一届(该竞赛两年一次,上一届本专业学生获4项三等奖)。
表1. 食品类专业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成效
由“导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形成自上而下指导的科研梯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也拉近了师生之间、不同层次学生之間的距离,很多学生毕业离校后仍在产品研发、销售管理以及行业发展等方面与导师及学弟学妹们交流互动,使在校生更多更早地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使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由毕业生发起的“沈师粮食人” QQ群等搭建起“导师—在校生—毕业生”在食品领域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即使离校仍能得益于母校的学术支持而持续发展,在校生更能从学长的工作感悟、行业信息中得到激励和指引。
5.结束语
经过一个周期两年多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已经看到了双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特有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经验。还有很多工作如导师制与校企联合有机结合,聘请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的选题和实施;赋予参与创新科研活动的师生更为灵活多样的考核激励机制,挖掘潜能持续发展等环节正在进一步摸索论证之中。对于双导师制运行模式及监督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有待于在反复的实践探索来进一步提升。
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来自个方面的因素来分析研究。从教学体系中引入双导师制的改革入手,利用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以教学、科研为纽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食品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岩.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自主研学双轨并行的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208-210
[2]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06:50-53
[3]金仁义,何李来.科研导师制:文科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新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22-25
[4]韩军,何选明,王世杰等.本科生导师制探讨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1,09(中):17-18
[5]尚微微.高等农业院校多样化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农业,2011,12:284,283
[6]王健鑫,王日昕,石戈,刘雪珠,廖智.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99-101
[7]李苏红,公勋,赵秀红,肇立春,朱旻鹏,宋海英.以科研导师制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06:3812-3814,3821
作者简介:
李苏红(1968-),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