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兰
【摘要】目前,中山市中考质量评价方案中,总分C等分数线的考生人数在对学校中考评价中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而C等临界学生的转化就成为了中山市初中学校教育中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阐述了C等临界生出现的背景含义、形成原因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习评价方面来探讨C等临界生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C等临界生 转化 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89-02
一、英语C等临界生称号产生的背景及其学习表现
目前,中山市中考质量评价方案中,总分C等分数以上的考生人数是学校中考质量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总分C等的分数线的划分为全市考生总人数的85%的考生分数定为C等线的达标分数,而学校中考质量评价获一等奖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总分C等以上考生超過学校考生人数的85%。C等临界生指成绩濒临C等线上下浮动的C等潜能学生。可以说,英语C等临界生是目前教育体系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制下的产物。然而C等临界生,也是我们通常而言的“英语学困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转化对于整个教育教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C等临界生在学习方面具体的表现为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较少甚至不会思考问题,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应付作业,无英语学习动力。各种英语技能相对薄弱,掌握知识的速度较慢。
二、C等临界生形成的原因
1.对英语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强。2.自控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缺乏自信心。考试常落后于其他同学,常经受挫败感,易出现自暴自弃,无所谓的自我保护心理。
三、原因分析
目前,大部分教育教学评价奖励制度目的在于彰显学生的“优秀”,更多关注了优秀生。而往往,这些评价奖励条件于C等临界生而言遥不可及,对C等临界生并未起到鼓励促进的作用,反而无形中凸显了C等临界生的“落后”。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长期笼罩于失败之中的学困生缺失来自外界的认知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这样的评价制度,一定程度加大了两极分化的情况,让C等临界生更为“临界”,学困生更为“学困”。
四、转化的有效对策:以评促学
(一)分层评价
合适的教育就是指顺应学生差异,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式以及不同评价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存有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客观现象,因此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差异。评价只有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分层评价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与和自己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竞争。目前的期中期末试等阶段性评价中,采用最多的评价方式是学习结果评价,而考分又是目前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因此结果性评价又具体体现为分数评价。该种评价方式最为简单的常用评价方式为口头表扬。青少年的自我认可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外界的肯定认可,因此该评价手段虽简单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考分评价中,教师在考试评价时往往会表扬在班级排名前列的学生或是达到优秀分数线的学生。这种评价制度的不公平在于忽视学生本身的差异,把所有的学生用同一分数线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让C等临界生一次次地与掌声无缘,一次次地感受失败,一次次地得不到认可,他们也就逐渐失去自信,进而自卑,失去希望,甚至绝望,那么表现得无所谓进而放弃,也就是他们所能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其实,C等临界生也有权利得到掌声而且他们也更需要得到别人的掌声。分层评价,同等层次学生进行竞争,难度小,只要认真一点点就可以排到学习小组前列,这样只要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让C等临界生,也看到努力的结果,看到进步,也看到未来的希望,更有助于调动C等临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根据班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分为不同等级的学习小组,每一次进行考分评价时,在分层后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按照分数的高低在同一层次小组内排名次,试卷讲评前的评价中,教师肯定表扬每个层次小组中至少一半的学生。那么,他们每两个人只需要打败一个对手就可以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本组季军是……,亚军……,冠军……”伴随教师口头评价话音落下,掌声响起,被表扬的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尤其是C等临界生,享受着他们少有的冠亚季军称号,沉浸在属于他们的掌声中,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进一步增强。当然优生也会受益于分层评价,与同样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较争夺前几名,紧迫感增强也更有竞争性,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更高。并且,笔者设定了分层晋升规则,当学生学习成效到达一定程度可以晋级到上一个小组。这样,考试的过程就是闯关的过程,是学习同时也是游戏,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乐意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更高了。然而,进行分层评价就面临一个如何面对分层的问题。分层评价意味着面对的学生是每一个分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处于较为底层的学生,如何看待分层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评价成功实施的前提是建立科学的分层观念。因此,在分层评价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要让学生明白,分层主要是提供学生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给学生下定论,也不是作为把学生划分等级的依据,而主要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多元动态评价,规范学习习惯,进行过程管理
《初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在评价中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进一步影响学习过程。多元动态评价是一种经常性的过程性评价,一种多元动态评价。多元动态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应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而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我反思,修正完善规范学习行为的过程。多元动态评价有助于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找到下一步前行的突破口,从而让学生对自己英语方面的不断成长拥有自信和前进的动力。笔者的执教中,设计了一种表格式的过程性评价。该评价从学生的早读、课堂表现以及作业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实也是一种行为的规范管理。这对于学习缺乏主动,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C等临界生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元动态评价能帮助C等临界生发现自己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为他们提供改进的途径和帮助C等临界生进行自我学习行为的规范。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惰性,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五、结束语
其实,任何一种有效的转化策略都必须以爱与尊重为前提。关注生命的成长必须首先关注生命的个体。梵高曾说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C等临界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有自尊,也渴望进步,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成绩相对落后。他们同样需要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可以相互转化。教师只有尊重与信任C等临界生,用自己的爱心与真心去爱护C等临界生,才能真正细致观察并正确评价C等临界生,也才会宽容地对待C等临界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转化C等临界生的漫漫路途中拥有一份耐心与淡然,静静地等候与聆听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吴海平.让折翼的天使再生羽翼[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