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永存一颗感恩的心

2015-04-29 09:51张玉卓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感恩

张玉卓

【摘要】感恩教育是德育的切入点,通过知恩、寻恩、感恩、报恩等环节的教育,使感恩意识在每个学生心中传递,从而让学生永存一颗感恩的心。

【关键词】知恩 寻恩 感恩 报恩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67-01

感恩是思想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当一个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同学,对祖国心存感激之情时,他同时也会感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更会去爱别人,想着回报别人,这时,他们肩上自然有了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还怕把事情做不好吗?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问题。

一、让知恩之花绽放心中。

認识,才会化成行动。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这就要求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这些毫无功利的给予,是大自然、是社会,是父母爱的奉献。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班会开展感恩的活动,讲一个感恩的故事、收看感恩影片、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二、让寻恩之路情理交融。

感恩教育的第二步是寻恩。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寻恩教育应该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首先,寻恩教育获得家长情与理的支持。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发现,越是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宠爱有加的学生,反而娇气,不思进取,不懂得感恩。而那些父母忙碌没有时间精心呵护,或是家长有意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孩子反而懂事,知道感恩,坚强,有责任心。于是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提出: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当课件展示学生自己炒菜,自己包饺子,自己打扫房间的画面时,家长吃惊地议论着,觉得自己的孩子差距太大,懂得了包办,只知给予,不是明智的爱。

其次,寻恩教育中学生要有切身体验。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去年暑假中,我要求学生当一天家,体验父母的辛劳;到农村去,拾一天棉花,体验农民的生活;到月牙泉去,当一天义工,体验清洁工的工作。假期结束后,学生感受颇深。有学生说:“收拾房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以后要随时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不要妈妈太辛苦。”有学生说:“拾了一天棉花,我腰酸背痛,劳动真是不容易。”有学生说:“每次去月牙泉,看碧澈的泉,脚下踩着干净柔软的沙子,心情愉悦,却不知国家花了多少力气来保护它。”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让感恩之法不拘一格。

感恩的方式灵活多样。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

首先,我通过思想品德、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例如在教学《迟到》时,我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作者到学校后,突然发现父亲出现在教室外以及父亲拿给作者衣服时的语段,学生讨论热烈,朗读感人。他们从中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时他们才似乎意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爱自己的。同学们纷纷讲述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事,很多学生讲到动情处,都热泪盈眶,悔恨自己以前的不理解。

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中学会感恩。我班有一个失去母亲的学生,父亲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她,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她。看她头发凌乱,目光冷漠且胆怯,我轻拂她的头发说:“让老师做你的妈妈。”课间,我拉着她的手和同学们做游戏,我手把手教他把字写好,我为她买学习用品。“六一”儿童节,我把女儿的玩具送给她,她说:“老师,这是我的第一个玩具。”我怜惜地望着她,她塞给我一个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谢谢你!”现在五年级的她,虽然学习不是很突出,但是她很勤奋,很努力。同学生病了,她跑前跑后照顾,同学文具没带,她默默递过去。她总是脸上洋溢着自信,行动中充满着友爱。

再次,于无声处见教育。眼是心的表白,一个有心的老师,眼睛必然是明亮的。学生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时,老师的目光与学生相遇,满满是欣赏;学生抓耳挠腮迟迟不动笔,老师递给她一支钢笔,学生由疑惑转为满意的目光,学生感恩之情了然于心。帮助与给予,感谢之言,也是关系的维系,是幸福的源泉。

三、让报恩之举永无止境。

古人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报恩是感恩教育的外延。报恩的行动可以是物质上的回报,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回报,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报恩既可以是一声真诚的道谢,也可以是“涌泉以报”的物质回报。对小学生的主动报恩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例如为父母做点具体的事情,在学校主动承担帮助老师的工作,在社区主动帮助别人等等。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这种报恩并不是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的,否则极易让学生因美好道德情被物化而误入歧途。

施恩不求回报是更高层次的品质,是学生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主体行为是从内心发出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施恩行为,这才是人类最高的情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例如,“六一”联欢会节目间隙,马玉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蓝丝带,请出了王杰——父母刚刚离异的孤单男孩。她把蓝丝带轻轻系在王杰手腕上说:“你是我们集体重要的一员,我们大家是你的朋友,我们永远支持你。蓝丝带代表的是感恩、鼓励、关怀和爱。有我们同学在,你不孤单,我们会帮助你。”这时,好多同学都走上台,系上蓝丝带,他们拉起了手。看着王杰脸上晶莹的泪花,我也由不住流下了泪。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感恩
改变自己 互相体谅 快乐生活
宽容 守信 感恩
“感恩”不“落单”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小学品德课教学要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