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2015-04-29 07:03:57孙红英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反动凳子预设

孙红英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珲春市教育局提出了深入推进“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意见,在品德与生活学科当中,如何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呢?在我的教学实际中,遵循着以下原则:

一、活动体验,让学生“动”起来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说明在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生活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讲课之前,除了对课程目标的把握之外,还要想到如何将这个目标贯穿全课,并通过活动的体验将目标落实,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在教学《我和小伙伴》一课时,为了将“宽容与谦让”这一目标通过活动落实,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多个游戏活动:击鼓传花、木头人、抢凳子、做反动作、数字接龙、传话……又从这些游戏中精选出了两个:做反动作和抢凳子。抢凳子是学生经常做的游戏,他们很熟悉,喜欢玩;做反动作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游戏,他们很好奇,想要玩。接着又设计了一个选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游戏大家玩,在喜欢玩和想要玩中间,学生意见不一致。而对这个意见不一致问题的处理过程,就能体现出“宽容与谦让”这一目标。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动”了起来,教学内容也“活”了起来,“实”了起来。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发展了自我,提高了道德认知。

二、善用評价,让课堂“活”起来

“活”是一种氛围,“活”是一种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评价就可以让课堂鲜活起来。

在《我和小伙伴》一课的教学中,当问到大家都想要同一种玩具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有个小男孩站起来高声肯定地回答:我揍他。这时,老师怎样去评价呢?是直接指出这种方法是不对的,还是进行说教式的评价?我首先和小男孩真诚地说出了我心里的感受:“首先要感谢你,能对老师真诚地说出你的想法。”接着又说:“大家认为他的想法怎么样?”其他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看到小男孩脸上表情的变化,我马上又问:“听了同学们的话,你现在想说什么?”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打了。”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仍十分注意他,到了分蛋糕有大小的问题,我又叫道他,这次他说:“不要了,让给他!”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我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老师很高兴,今天我知道了你是一个诚实,有勇气改正错误,谦让的男孩。”我的眼里看到了他充满微笑的脸庞。这样的评价一定能让他在生活中同样的问题面前,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三、捕捉生成,让效果“好”起来

预设的精彩不如生成的精彩。课堂中总有些事件是我们预设时意想不到的,这是课堂的生成,也是偶发事件,如何处理这种状况?是避之又避还是为我们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呢?

在《我和小伙伴》的游戏二选一的体验活动中,我预设的是:抢凳子学生都玩过,做反动作不太熟悉,学生一定是大多数都选择玩抢凳子。然后全班一商量,一定是少数服从多数,玩抢凳子。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果不出我所料,学生大多数都选择玩抢凳子,只有三个人选择玩反动作。接下来的事情就更简单了,我只需要一个问题就可以开始游戏了。于是我信心十足地问那三个学生:听了大家的意见,你们怎么办?其中一个女孩子说:老师,我没玩过做反动作,我还是想玩这个游戏。”真是出乎意料,我马上问大多数学生:你们怎么办?几个孩子站起来都陆续回答:让他们玩。我马上调整教学中的预设,说道:“在成人的世界中都是少数服从多数,没想到你们竟然可以多数服从少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幅自勉对联中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们就是这样一群有着宽广心胸的孩子,有着谦让精神的孩子。”

由此可见,偶发事件的出现有时真的可以说是“塞翁失马”,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机智,幽默和渊博的学识使启成为教学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是一个思想的天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课堂好比是一片物产丰富的土地,有着无穷无尽的文化资源。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说,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也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反动凳子预设
抢凳子
抢凳子
小布老虎(2016年1期)2016-12-01 05:45:25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小凳子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三根腿的小凳子
中国火炬(2013年3期)2013-07-24 14:15:07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当代修辞学(2010年6期)2010-01-21 02:28:02
反动作等
再说谦虚
读书(1997年5期)1997-07-15 05: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