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加以重视,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想象空间。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读本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从而方便日后再能够迅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充足阅读时间,因人而异引导启发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同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意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的能力。此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在恰当的时机予以点拨,帮助学生借助汉字来阅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阅读,引导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情感、语感分享给大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理解力存在差异,因此要因人而异加以引导:对于理解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累积更多的阅读知识;而对于理解力较弱的同学就要增加基础性阅读内容;对于阅读有困难的同学就必须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二、重视学生词语累积,循序渐进增强阅读能力
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学生最先接触的是课文的词语和句子,只有充分理解这些句子才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架构和中心思想。所以,阅读的基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积累词语,同时重视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可以说,词语是阅读的工具。在学生积累词语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巧妙地发挥好辅导的作用,要帮助学生将掌握知识与阅读应用结合起来,在阅读文字的同时理解文章;二是要培养学生摘录的习惯,通过优美语句的累积增强实际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句和优美段落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陶冶学生阅读情操,提升学生阅读认知能力
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审美引导作用,因此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健康审美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健康的审美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活跃、情感健康、道德高尚的人才。
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好的文章,凝聚着作家的情感和思想,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同时对学生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表达情感也形成良性的引导。而通过这种影响,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丰富阅读活动,交流阅读心得
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必须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交流和展示。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都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他们希望将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小学老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为他们提供展示阅读心得的平台。
1. 定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不仅收获知识,还可以通过分享将自己感受到的快乐分享给他人,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得到情感、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的学习。
2. 评选优秀的读书札记。阅读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读书札记体现出来,因为读书札记带有学生特有的性格。尽管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做札记的基本模板,但是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因为个人的需要而做出调整。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札记和文摘,让学生在交流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分享表现优异同学的经验,从而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3. 举办阅读比赛活动。经常举行阅读比赛活动,例如速度、背诵、分角色朗读等。选定文章,让学生限时朗读,然后总结文章主旨。通过竞赛的形式,将课文的知识点以及优美的语段让學生背诵、联想。而这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在学生的阅读中无声的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和思维。
学习语文,阅读是根本之法,更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找到阅读的窍门,这些都需要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累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翁的作用,将课文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对象,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理解文章,在感悟中阅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