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教育,千百年來,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大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家长对孩子随随便便地说出“行”或“可以”,其实是在对孩子无限的宽恕与纵容,同时带来无限的隐患,而为人父母者适时说“不行”,这不是强横、冷漠与无情,而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当然,有些时候孩子会因此大哭大闹,吵闹不休,但家长在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是不容商量、不可改变的。这一切也会让孩子明确地意识到父母的尊严与权威是不可侵犯。在我的孩子身上曾经体会过从“行”到“不行”的转变。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既怜爱又心疼,总是想尽千方百计满足其所需,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孩子们是在父母的满足中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从而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习性与爱好。记得我的宝宝在大约三岁左右时就对穿衣服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因为是女孩所以对裙子情有独钟,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都想要穿裙子。最初天气好的时候,只要宝宝想穿就同意了,也没想太多,天热女孩穿裙子也是很正常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不断地下降,孩子的脾气和要求却不断地上升:每当你给她穿衣服的时候,一看不是她想要穿的就一定会反对不同意,进而大哭大闹,看到宝宝泪流满面的可怜样也就顺从她了。最初的几次我没太在意,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女孩爱穿漂亮衣服也正常。可是在我的迁就之下,丝毫没有减弱她的想法,反倒助长了她的蛮横、霸道与任性,并且不仅表现在穿衣服这一方面,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滋生出来。例如看见想要的东西一旦没拿到手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大哭大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弄得我这个家长身心疲惫不堪。后来我也在不断地反思是不是自己的不注意、不拒绝“造就”了孩子的现在习性。于是我下定决心改变这一切,以后的日子遇到这样的问题,坚决说“不”。当然宝宝自然少不了任性哭闹,这时千万不能看着孩子可怜而同情,放弃了初衷,我没有半路妥协迁就于她,甚至最初的两次不惜动手惩罚,但事后我会平静下来和颜悦色地给宝宝讲清楚为何这样做,这样要求她。孩子的潜力真的是无限大的,怎样培养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几次下来,孩子改变许多,让穿什么样的衣服就会穿什么样衣服,基本不会再拒绝甚至自己还会边穿边说“妈妈给穿什么就穿什么,不挑衣服才是好宝宝呢”。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给她涂抹什么样的颜色她就会是什么样的颜色,给予她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她就会形成同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让她携带一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样会令她受益一生。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1. 不要对孩子进行欺骗。大多数家长习惯说“不写完作业不许出去玩!不做好这件事情就不能做别的事。”这无形中的一句话其实给孩子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因为他们会效仿大人,也学着讲条件。家长对孩子的许偌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做到,应该及时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没做到,同时给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想办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2. 安排孩子做事情时一定要讲道理。说清楚这样做是为了她自己好,而且会好在哪里,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好处;如果反之,会带来怎样坏的影响,带给她怎样的坏处。讲明事情的利与弊,而不是说让“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别看孩子还小,其实她早已能听懂其中的道理,如果孩子只知道讨父母的欢心,久而久之可能学会撒谎或形成不讲诚信的性格。
3. 切忌任何时候都不要吓唬孩子。经常吓唬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胆小、多疑、没有自信。有的家长或成人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吓唬孩子,说什么不听话或不这样做就会被大灰狼吃掉,等等这样的话语。虽然一时吓住了孩子,令其听话了,可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很胆小,不爱讲话尤其在众人面前即便说话声音也会很小,甚至不敢在大家面前表演等,这都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4. 说“不行”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让她明白“不行”的道理。可以与孩子“谈判”。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而且要当机立断,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说“不”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意味着食言,失去了威信不说,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坏习气。言而无信,是人生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