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芬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相伴而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早已进入大众关注视野,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但目前都倾向物质的关注,而忽视了对这样群体的精神关怀。本文基于长期留守儿童的教育实践,概括了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的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提出了关注留守儿童情感诉求的解读机制。
一张张神情呆滞的脸,一颗颗渴望关爱的心灵,一次次久盼不归的情感经历,这是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真实现状的写照。留守儿童的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很容易引发身心疾病,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乡红旗小学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他们的情感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情感诉求,以探寻解决他们情感问题有效机制,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留守政策提供参考。
一、留守儿童情感现状
山东省嘉祥县虽济宁相邻,但其西北乡镇黄垓乡却是离济宁较远,且该乡的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红旗小学就是该乡典型的留守儿童学校,招收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本研究主要基于对该校留守儿童的调查开展的,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座谈、访谈法和电话调查法。通过调查发现,性格较为内向的占到调查对象的90%,感到与监护人有交流障碍的占86%,渴望获得亲情的占被调查对象的100%。这些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不要表现在:
(一)长期的亲人分离,造成亲情的疏离
异地的分居造成了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在空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造成了留守儿童身体的留守;而长期的这种时空的分离,则会造成留守儿童与务工父母情感上的疏离,这种疏离使留守儿童既渴望亲情,当亲情来临时又不愿意表达。通过调查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无奈只能把孩子放在家中。由于工作原因,回家变成为他们和孩子团聚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但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只有农忙时回家,又由于忙于家里的农活,很少和孩子交流。这种状况使广大的留守儿童把主要的情感的表达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
(二)过度的亲情缺失,盲目的情感转移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外出务工父母回家时间的長短和频率,以及他们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方式和频率都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的成长。调查表明务工父母回家时间短或频率高的留守儿童其内向的程度较轻;经常和留守儿童电话交流的家庭,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的交流较为畅通。但调查数据显示有多大半半数以上的务工父母半年左右能回家一次,有的父母甚至一年也不回家一次。这长期的分离,使部分留守儿童淡化了亲情,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把对亲情的渴望转移到对游戏的依恋上,有的甚至陷入游戏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这种留守儿童的移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迁移,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二、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留守在家、在学校,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由于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大部分时间是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下渡过的。由于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成人的保护,但内心又有寻求独立的愿望。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这种复杂的心理,表现在情感方面就呈现为其多样的情感诉求。
(一)父母久不归家欲说无门
在100名被调查留守儿童中父母长期不回家的占到80%以上,其余20%的父母虽然经常回家,但由于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原因,很多家长对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很少关注。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其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年龄的差异,这些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很多问题方面的见解不同一,这就造成老人和孙子或外孙的情感的交流减少。由于父母的外出和监护人互动的障碍,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欲说无门。
(二)父母短时相聚欲说无言
通过座谈和访谈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当父母在外务工时,日思月想盼着父母的归来。而当父母回来之时,又不情愿和父母交流。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错过了亲子交流的机会,封锁了情感表达的通道,日积月累很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性格偏执或者心理疾病。
(三)自己孤独寂寞时欲哭无泪
很多儿童在大人面前都以小大人自居,留守儿童也是如此。很多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面前俨然一个小大人,帮助其收拾家务,跑礼跑外。当自己被作业难倒无处求救时,经常默默的心理流泪;当夜深人静时,想想别人常伴父母身边,而自己孑然一身无不黯然泪伤。他们在漫长的等待父母归期的日子里流干的眼泪。
三、留守儿童情感关爱机制建构
面对留守儿童的诸多不良表现,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束手无策。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建构和谐家庭之需,而且也是我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之则。所以要建构有效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一)莫因人少冷了家
留守儿童家庭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少了家庭团聚时的欢颜笑语,给家庭蒙上了一层沉默凝重的气氛。这种家庭氛围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要只顾赚钱,少了对家里亲人尤其是还未长大成人的孩子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仅是父母留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还需要给予孩子精神的呵护。比如定期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等。
(二)莫因事多凉了情
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不要因为学校事务繁多,教学任务重,而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很多方面可以作为的。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定其了解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现状,可以建立爱心妈妈或者责任爸爸帮扶制度,使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得到弥补。
(三)莫因困难忽落求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家庭、学校,而且也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养育后代的责任,是维系我们整个民族绵延几千的保障。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家长不要因为生活所迫忽视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学校也不要因为各方面的种种困难,无视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然而解决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问题,社会才是根本。政府应该鼓励农村妇女就地创业就业;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办托管场所,建立“儿童之家”,开展关爱心理活动等形式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
总之,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需要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剖析留守儿童情感诉求,才能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只有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面联动才能有效的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的缺失,才能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