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恒
摘 要: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过硬并能运用英语处理旅游活动中的涉外业务的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就要改变现状,解决现存的问题,使毕业生能够达到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近些年来,高职教育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因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好评。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高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面向旅游行业,旨在培养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岗位技能,并能运用英语知识从事导游、领队、旅行社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等适应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毕业生还不能完全达到用人企业的要求。
一、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没有紧密地结合
首先,从教学方面看,传统的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是以语法为主,听说为辅,这种教学方式是无法达到语言实践教学效果的。其次,在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方面,理论知识没有和实际情景相结合,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空间,从而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模式通常都是5+1,即学生在校内完成前5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之后,到相关企业进行一个学期的实习。实习单位多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机场等等。有些院校也会在黄金周期间让学生到本地旅行社进行短期实习。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二)校内实训方式单一、实训条件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校内实训方式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由于实训场地所限,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加之校内实训计划安排比较松散,学生随意性大。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安排学生在教室做几次模拟导游的训练,之后安排学生到本地旅游景区实地参观和学习。因此,校内实训通常都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完成实训计划,没有达到实训的预期目标。
另外,校内实训条件差也是不能保证旅游英语专业实训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亟需完善的实训配套设施、校内实训室等,我们要运用这些设施设备为学生创造虚拟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更近距离的感受并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由于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比较晚,因此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原来讲授基础英语的老师改教专业英语,老师缺乏必要的旅游实践知识,没有接受过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因此专业知识的传授变成了基础知识的讲授,理论没有真正的和实践相结合。此外,教师结构与职称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占绝大多数,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小,“双师型”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高职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四)校外实习基地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需求。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都是设在本地或周边发达城市的各旅游社和星级酒店,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于行业特点的限制,旅行社或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大规模、相对集中地接纳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现有的几个旅游英语实践基地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顶岗锻炼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基地还没能和学校形成一种互利互助的有效合作模式。[2]多数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旅游旺季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在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有时会因为害怕学生泄露商业机密而不把重要的任务交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对实习企业失去信心,最初的新鲜感和种种美好的期待都逐渐消失。显而易见,这样的校外实习只是在走过场而已,并没有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
二、解决方案
(一)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旅游英语的理论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三方面并重,理论课程的设置要增加实践环节,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实践技能为中心,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再有,在实施5+1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注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前五个学期中,可以开展校内实训,与企业合作联办职业技能大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证书考试,保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
(二)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在开展校内实训之前,教师需要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安排实用的教学内容,使校内实训很好地为校外实训做好铺垫和前期准备。例如,实训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明确今天实训的任务是什么,是导游服务流程的第几个环节,学生准备之后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然后再进行任务的完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校内实训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其次,建设适应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条件和实训环境是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保障。加大投入建设校内模拟实训环境,设立校内旅游服务虚拟实训室,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模拟旅游工作流程,让学生感受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为之后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学校还可以把企业的模式植入到校内实训环境中,邀请行业的专家担任模拟实训活动的负责人,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帮助实训室的建设,从而解决校内实训室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由于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旅游英语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注重培养“双师型”和“双语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师要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旅游知识的专业培训,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其次,招聘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教师队伍的同时,聘请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从而丰富教师资源。再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和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旅游专业的办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可以聘请外籍资深教师到学校任教,使师资队伍更加充实,进而增强专业竞争力。
(四)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是校外实习的基础,校外实习是校内实训的成果展现,只有把校内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全方位的导游技能型人才。[3]因此,在改善校内实训条件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由于校外实习基地存在着数量有限、地域局限性、受淡旺季影响等问题,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学生实训、实习的要求,因此,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办学条件,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的重点。在选择涉外业务比较多、口碑比较好的旅行社、涉外酒店、景点等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缺口比较大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邀请一些行业中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从签订协议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日程的管理,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从而充分地发挥校企合作的监督作用。
另外,可以将目前的5+1模式改为2+1模式,即前两年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的同时,还能拿到企业提供的相应的报酬,从而对激发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是一种极大的动力。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企业输送了专业的实用型人才,也使学生缩短了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过程。学生参与生产和管理,节省了企业的固定成本,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学生在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对日后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结语
综合上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来进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从而使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更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规律,为培养多方位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堃.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实训模式探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1(6):127-129.
[2]李莹莹.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99-100.
[3]陈微微.高职院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