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人紫砂壶的人文气韵

2015-04-29 00:44陈益
江苏陶瓷 2015年1期
关键词:紫砂陶紫砂壶紫砂

陈益

紫砂陶随着人类文化生活与物质文明的演进而发展,日臻成熟。在漫长的岁月中,宋代紫砂陶尚在萌芽阶段,一般产品较为粗。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名家辈出,代不乏人。如明代最著名的有供春、时大彬、李仲芳、徐友良、陈仲美等;到了清代,又有陈鸣远、项圣思、陈殷尚、邵旭茂、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邵友兰等名手;清代光绪至民国初期也有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诸多名家。他们制作的名壶在今日已经成为稀世之珍,为收藏家所宝藏。历史上诸多史籍中,对紫砂陶的称颂颇高:“人间珠玉安足取,且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这些推崇阐明了宜兴紫砂泥的定义,是茶道上理想的茶具,也早就在人们茶事实践中所总结肯定。

明末清初的李渔在《闲情偶记》对紫砂壶又做出这样的判断“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文人紫砂壶之不同于其它艺术精品,首先它不仅仅要满足紫砂的实用需求,还应该承载更多的人文价值,这种人文价值不仅要符合观赏的审美性,还要有更深层次的中国古典文化积淀,要经得起推敲。

文人紫砂壶的实用性,由于壶需要拿来使用,要在握拿时舒适,壶嘴出水通畅。容量规格适合地域、民族饮茶方式的习惯,以致高矮形制。按茶理而论壶,形高者则壶口、盖必稍敛,宜于沏泡红茶,因红茶是在焙制中通过发酵的,故而高壶泡更觉香浓蕴藉;矮形壶,口盖稍敞,适宜于沏泡绿茶,绿茶在焙制时未经发酵,沏泡时不宜深闷,故扁形壶沏泡绿茶,倾出时澄碧新鲜,更显出色、香、味的佳趣。一把好的壶,应该是无论泡红茶还是绿茶,还是陈年的普洱,或者是古茶砖都是适宜的。倘若一把壶能满足以上的这些要求,自然市场价值不容小视。

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再来谈谈其人文性,也可以说是高度美学性。一把壶要真正满足文人紫砂的特征,首先它的结构一定能够要有血有肉、有筋有骨,让人一眼难忘、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如“大韵壶”(见图1)采用的装饰方法是雕塑,这把壶的其他部位和普通光塑器没有差别,唯独茶壶的的子是采用雕塑的方法制作,茶壶的身筒很是饱满大气,充满肉感,底部的线条简洁流畅,圆滑中透着利落,壶嘴由曲线组成,无论是每个面的线条还是整体的流线都是曲线,且透着圆润厚重的感觉,的子与传统的的子不一样,它改变成了一个桥钮,像一座小小的拱月桥矗立在壶盖上,新颖可爱,整个壶看似厚重,实则很轻盈,像一名成熟的贵妇,丰腴中透着灵动,俏皮中透着端庄。

气韵非凡的作品往往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设计精巧,最好是来源自然,真实的反映自然,遵循古法却又匠心独具,用独到的艺术眼光、独特老练的创作思维理念和自身强烈的设计风格去创作精湛的壶艺,无不体现出艺术的魅力。数百年来,对紫砂文人艺术的追求和推崇,引起艺人和壶友间的共鸣。“曼生喜好夜读,每每捧卷至深夜,间或倦怠,品茶以缓之,闭目静思: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其中艰辛唯有自己能够体味,更何况为官处世为自保,有时不免强己所难……思之不免惆怅,起身信步,恰见置于小桌之罗盘,随手拨弄,见其勺柄经由其转,却始终如一,指向一方。曼生感叹,罗盘虽如铜勺,表面圆通,却坚持己见,曲直合一乃为人之道也。”一件完美的作品,须经作者刻意求新,尽力制作,并经欣赏者的反复推敲、把玩品味、彼此促进,使紫砂作品的制作技巧完善,使之成为紫砂艺术中的古秀新葩。紫砂筋纹器在处理线角的锐钝时所产生出来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使欣赏者在触觉上得出一种有节有序、有缓有急的独特手感,这种有利于健康的生理上的舒适,必然导致欣赏者精神上的愉快。如“宝菱壶”(见图2),它的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工创作。如瓜棱、菊花、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织等分匀衡、齐整协调、线条顺畅、自然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是茗壶造型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形制丰富、影响较大的门类之一。这把壶在传统“周盘壶”的基础上,将筋纹器的独特艺术创作方法与之紧密结合,创造出的紫砂壶精美细致、圆润端庄,向人们诉说着“易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生活智慧。

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创造,紫砂陶器有着极其丰富的造型,她充实了紫砂艺术的宝库,可以说是集器皿造型之大成。“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是人们对砂壶器型的赞美。历代随着茶事融入人类生活所必需,紫砂陶成为人们陶冶性灵,提高文化艺术素养的良师益友,启迪着人们的高雅艺术情操。艺人们以独特的制作技法塑造出各种几何形体、自然形体及筋纹形体。凝重的极致大方、轮廓周正纤巧的线条清晰,比例恰当;象形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千变万化,妙不可思。紫砂陶艺有其丰富的历史遗产,为我们留下技艺的宝贵财富,有待我们不断地探求、总结、实践。现代生活的新观念,带来新的抽象思维,有待我们探求新的造型风格,作为紫砂工艺技术人员,在不断进取的同时,亦需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帮助,才会产生出更多完美的紫砂陶艺珍品回报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让紫砂陶艺驰誉中外。

猜你喜欢
紫砂陶紫砂壶紫砂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