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的三个维度

2015-04-29 16:37田歌
大观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叫魂恐慌百姓

1999年,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书旨在通过对“叫魂”这一事件的深层剖析,为我们展示出历史研究的三个不同维度。

一、作为研究内容的叫魂

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对完整史料的充分运用及零散史料的合理缀合,来为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原貌。历史研究只能无限接近事实,却无法完整还原事实。“叫魂”首先是被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而提出的,这是一个盛世之下关于谣言的故事。故事发端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大清帝国最富庶的江南。这一年的春天,江南数地发生多起控告石匠、乞丐、游方僧等割辫叫魂案件,这些案件在百姓当中引发了极大恐慌,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力图对抗叫魂妖术,求得自保。各级官员也寝食难安,他们搞不清楚最近为何会发生一连串如此古怪的事情,这些奇怪的案件背后是否有什么联系?正当对此感到大惑不解的时候,从京城中传来了来自皇帝本人的最高指示。原来,远在京城的乾隆皇帝在得到臣子们的报告后,此时也坐立不安,他敏锐地嗅出了这些叫魂案件背后的味道。他深信最近频发的所谓的叫魂案绝非单纯的社会治安问题,这股蔓延至全国各地的恐慌背后一定存在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政治阴谋。他一方面极力催促各级官吏严审抓到的嫌疑分子,一方面焦急不安的频发圣谕,要求臣子及时向他报告事情的最新进展。为此,一场皇帝、官员、平民之间的互动开始了。一边是老百姓对于乞丐、游方僧、石匠等的敬而远之,一边是大小官员对频频作案的 “妖人”不遗余力的进行追捕,还有一边则是官僚系统内部从上往下的层层施压。在官僚权与皇权的较量过程中,人头滚滚,乌纱遍地。在反复折腾后,发现所谓的叫魂妖人不过是子虚乌有,发生的诸多叫魂案件不过是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放大的谣言。皇权的独尊地位再一次被确认,万民叩首,齐呼万岁。叫魂案件结束,本书的研究内容也告一段落。

二、作为研究方法的叫魂

本书对于叫魂的研究体现出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在研究中的方法论效应。作者依靠详实的文献资料,突出运用群体心理分析法。通过不同人群对“叫魂”这同一事件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探究不同反应背后所反映出的不同心理。当“叫魂”谣言的风暴席卷全社会时,百姓的第一反应是恐慌,不敢出门,对陌生人表现出高度的警觉,看到乞丐、游方僧等“妖人”纷纷退避三舍,一旦发现他们不会妖术,便一拥而上把他们打得半死后送交官府。百姓产生恐慌表现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反映的是百姓对于妖术本身是又恨又怕。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国家统治权的畏惧。妖人“叫魂”需要割掉被施术者的辫子,而辫子是平民百姓作为满清通知下顺民的象征。没了辫子,在官府看来就是对于现有统治的挑战,是意图谋反的表现。按照刑律,意图谋反者杀无赦。当上级官员得到下属关于叫魂案的汇报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镇压,不遗余力的镇压妖术所引起的恐慌,避免事件扩大化。作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他们的作用就是当自己的辖区内发生动乱时稳定民心,保境安民。当然,如果动乱的发生地不在自己的辖区内,是否该予以重视则另当别论。究其本因,他们所做的这一切还是为着保住乌纱。当这一切发生后,表现最有意思的则是皇帝。皇帝很关心妖术所引起的社会效应,但更关心妖术背后隐藏的政治阴谋。乾隆坚持认为所谓的割辫不仅仅是为了运用妖术,叫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皇帝具有双重身份,一面是上天在人世的唯一代理人,一面又是天下百姓的最高化身。这是由于这矛盾不已的双重身份,要求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既要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又要照顾官员与百姓的利益。这样做出的决定显然具有两面性与不可调和性,同时也就带有了矛盾性。正是通过对上述群体的心理分析,折射出近代前夜中国社会的整体风貌。将上层的统治者颟顸自大、官僚腐朽僵化与下层的百姓愚昧无知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幅幅生动的众生相,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西方叩开古老中国大门后会引起整个社会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反应的原因。

三、作为研究视角的叫魂

全书紧紧围绕着“叫魂案”这一中心,以皇帝、官员、平民对于“叫魂”这一事件的不同反应为切入点,通过每个群体来剖析一种体制制度。乾隆皇帝代表的是皇权体制。叫魂案件发生后,他的第一反应认为这是在挑战皇帝统治的权威。正像本书的英文标题所显示的那样,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叫魂者。乾隆觉得叫魂妖人通过引发社会群体的恐慌情绪已经掌握了整个社会的舆论权,并将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按自己的意志引向普遍的社会恐慌,并试图通过这一方式来对满清帝国施加影响,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为此,他必须肃清这股势力,将被叫魂妖人通过谣言掌握的舆论权重新夺回来,以保证皇帝的权威。各级官员则代表的是官僚体制。叫魂案发生后,官员们心有灵犀,首先认为此事不宜扩大,应该尽快化大为小进行镇压。但当皇帝朱批的措辞越来越严厉,诏谕的发布越来越急促的时候,整个事情起了变化。它从一桩桩简单的案件,上升到整个帝国的最高利益。为着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维护自己的利益,官僚系统开始全面发动。上下一心,上瞒皇帝,下欺平民。尽管闹得全国上下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但最终还是做了一个了结。“子虚乌有”作为整件事的结论,显然不能让人信服。在整个叫魂事件中,中央与地方频频互动,一面是皇帝声色俱厉的要求属下彻查此事,一面是大小官员为着共同的目的对于皇帝与平民进行蒙蔽,这是皇权的毫无节制与官员们胆大妄为的表现,也是中国帝制余晖下最后一抹残酷的美丽。

总之,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在讨论叫魂案背后的历史意蕴,以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等诸多问题之外,还体现了一种宏大的学术视野。在以叫魂为核心的叙事当中,将多种研究方法融于一体,展现出多学科整合的方法论效应,充分阐释了历史研究所应有的三个维度。对于历史的初学者来说,具有难得的方法论示范效应,为以后的历史写作也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

作者简介:田歌,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叫魂恐慌百姓
读《叫魂》有感
不让百姓撇嘴骂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百姓记着你
灵魂与空间:金平傣族的叫魂仪式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百姓看家“风”
乌蒙山区的叫魂仪式管窥
最后的呼唤
MERS可防可控别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