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2015-04-29 00:44:03周晔
美术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校

周晔

【摘要】“通识教育”意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普及知识教育,有教育的广度意,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这一教育深度意义上的概念。美术是指通过一定媒介或工具创作可见的且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也被称作视觉、造型或空问艺术。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课是高校诸多通识教育课中的一门,是实现高校通识教育的途径,其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美术通识课的所有课堂所含内容,而且要最终使得学生具备跨度的艺术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整体综合素质,是对于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的锻炼。开展并改革美术通识课程,针对当今通识教育的发展需要,对相对应的教学新模式进行探寻与改革,提出一套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与学共同效率的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新方法。本课题以课堂教学经验为依据,在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做一些探索和研究。变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从师生两个方面共同改进,力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全国各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甚至在整个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完善美术通识教育是对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有益补充,而美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完善与课程内容与形式的调整等都是美术通识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根据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国情的实际需求,对于其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性改革。推动美术通识教育改革,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合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以进一步指导具体教学方案等方面的革新,使其得以真正意义上的长远发展。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探寻与新的教学方式的开拓,已为部分高校所关注、继续深入改革并推广,这无论对于师资队伍本身素质的提升还是对于学校相关学分制的更新实施都起着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得整体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有助于高校知识与社会认识的无缝对接。

改革并完善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有利于普及通识教育,可以改变学生进入大学后各自专业的狭隘性,拓宽学生视野,通过美术通识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对于补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他们的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适应性,提高他们的美术审美情趣,以及促进他们的各个方面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在高校系列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改革的深入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以下几点:

(一)高校美术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问题。如相似相近课程的存在,特别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因为分不清美术通识教育不同课程的细微区别所在而无法做出选择;再如课程一个循环仅7次课,每次2节,并且分散在一周一次,使得课程的前后衔接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非美术类专业的学生,本就对于美术相关内容相对陌生,这就更使得他们所获取的课堂知识不够连贯,达不到课程所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授课教师对于美术通识课程的认知不足问题。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是由美术专业教师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所面对的所有学生都当成专业美术类学生,舍去某些专业术语的解释过程,而直接用专业术语去分析讲解课程相关内容,没有意识到诸多自身习以为常的专业术语对于有些非美术类专业学生来说甚至是首次听说,这就经常造成非美术专业类学生获取课堂知识信息不全,久而久之对于课程内容也就自然从心理上相对抵触,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学生在之前的选课过程中对于拿学分的目的性、功利性过强。对于美术通识课程并不重视,学习的目的仅是拿学分,上课过程中“低头族”日益增多,他们中一部分是没“抢”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就转而为了满学分随机选了其他课,另一部分是完全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也没兴趣,同样是为了相对容易获取学分而选择美术通识类课程。

(四)可供借鉴的高校美术类通识教材的缺乏,各高校对于相关教材编写的重视力度不够,同时又缺乏不同高校间针对美术通识课方面的互相交流经验与组织学习,以致于课程的最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面对这些问题,目前可供参考,且正在通过实践检验中的解决方式有:

(一)改善课程设置,避免类似美术类课程过于频繁地被安排在同一学习时间段,通过各种方式去除选课学生的选课盲目性,如安排专门负责美术通识课的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课程的课程内容与目标。另外,将美术通识课程的一个循环在短期内有连续性地授课结束,即缩短授课周期时间,增加课程的密集度,使得学生对于美术通识知识有个延续性的认知与记忆。

(二)提高高校美术通识课教师本身跨专业综合水平与能力。使其更加明确教学对象的美术基础不一,放宽美术相关知识面,酌情降低专业知识点的难度,多了解美学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地方,增加与美术专业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量。同时了解美术通识课与美术专业理论课的差别,避免雷同,将美术普及性知识融会贯通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避免了非美术专业学生觉得学得太过深奥,通过对于美术与其他人文、工科等学科相关知识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避免了美术类专业学生因为美术理论上的重复学习而觉得枯燥乏味,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

(三)更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对于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好奇心与学术探索欲望,通过课堂上的例证分析、旁征博引等方式,改变学生以往对于非专业课程特别是美术通识课程的不重视的态度,以全面开放、多元化的美育通识具体课程为载体,增强良好的美术创造性学习氛围,例如:1.实施全面开放式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内容分析中,通过将美术通识知识与非美术专业类知识,甚至就业、创业等信息相联系,扭转学生原有“艺术无用论”错误观点,去除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培养学生对于学业的深入探究式学习精神;2.改变课后作业的形式,设定作业的题目尽量宽泛,使得学生在课后相对宽裕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自行查阅大量书本或网络可信资料,以相对开放的思路回答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后,每组出一个代表上讲台,将问题以课堂PPT汇报的方式呈现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述能力,以及制作课件能力,增强了学生面对大众讲话时的自信感,又加强了课程本身的学术性,以及增加了师生间的学术交流沟通机会;3.建立与合理配合利用网络与多媒体平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新时代中,互联网拥有强大信息量,充分利用网络可信资源,教师可以在相对固定的平台上上传美术通识课程教学相关共享视频,学生则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可以相互在平台留言进行交流、答疑;4.美术通识教育在国外推行的时间较长,由于国外整体艺术氛围相对浓厚,高品质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的设置相对密集,国家重视青少年甚至儿童的美术及其相关综合素养的培养,鼓励大家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去看各类美术展览,已将美术通识意识逐渐普及到大众,所以这点要向国外学习,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看相关美术展览并共同探讨,甚至可以进入到各种美术工作室(如绘画工作室、漆器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动画工作室)中进行参观,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又突破了课堂授课的局限性,拓展了书本知识内容;5.将跨专业成功的人士或用人单位的招聘组成员等不定期请进课堂,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式答疑,使学生充分了解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人文综合素养的必要性,转变单一的“专业即未来职业”的固定思维定式,同时培养了用发散性思维去考虑并解决类似事情的习惯。

(四)师资力量的有效利用。首先,教师在教授美术通识类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及时做相关实验性变革与经验总结,比如在课程过程中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做课堂效果的调研,进行不记名的阶段性问卷调查,或课后口头询问,并做相关数据调查统计;其次,重视将教学统计数据或总结理论性成果及时汇编成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相关的教材。通过教师与学生间或教师与教师间,甚至不同高校师生间的研讨等形式进行相关理论、数据的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及时应用到下一轮的实践中去,最终得以形成一套相对有针对性的成熟的应用型教改成果;最后,建立一个有关各个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的完整关联体系与平台,利用网络将各个高校的教育成果联系起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也适应了信息网络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同高校的学生可选择邻校的美术类通识课程,或者同时间段上课的不同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师可以互换课堂,做到教育课程相关创新性变革实施由点推面借鉴应用的及时性。

(五)学校各项制度的支持。如各自高校根据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相关奖惩制度,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或活动,活跃高校师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对于审美、多角度考虑问题等综合素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以上相应的课程设置等相关美术通识课程方面的系列改革,将有利于各高校对于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入改革,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教学时间上的安排更合理,内容上前后衔接得会更好,方便了教师的授课,既缩短了每次上课导入所需要的时间,也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纳,即前后所学有连贯性,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通过师生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强教学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1.教师做到真正意义上美术教育的普及性与通识性,首先,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且需要的知识内容,既有利于对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又能解决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文理科分离现象。经过陶冶,提升学生的基本审美素养以及艺术气质;其次,通过通识美术教育课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的能力,拓展了关于未来继续深造学习或就业等创新型思路,利于学生将来长远的最终就业定位与发展,提高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最后,随着授课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总结,又使得教师可用于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实例增多,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教学水准的同时提高理论素养,转变革新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学相长以及后期教学的各个方面,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也有利于推动美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持续性发展。

2.学生通过学习,打破了原有的学生对于一直以来自身知识结构建构的固有思维,使得学生获得由于感兴趣而主动学习钻研的动力。

首先,美术专业学生能对美术史中各类绘画风格和艺术创作理念等理论知识进行更加系统深刻的掌握和学习,通过通识课和专业课课程内容的相互融会贯通,能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链;其次,非美术专业学生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得以培养。提升了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参与度。

3.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系列改革将促进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相关教材的编写也为丰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做出贡献,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利于相关学校制度(如学分制)的完善与改革,转变了以往学生为了学分而选课的错误学习态度。通过课程形式的各种变化,扩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使得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授课内容,使得他们觉得课程内容对于他们的今后职业生涯或处理各类事情有积极指引作用,而更加乐于主动选择美术通识课程而非仅因为获取学分。

4.师资力量的增强,以及不同高校美术通识课程网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时间、空间的网络互动答疑,以及不同高校网络教学视频的共享与交流,甚至联合起来共同做课题等现代先进教学方式的应用,既避免课堂时间过短不够用的同时又充实了学生课后自习的内容,使得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大量空余时间。

5.完善的学校美术通识课相关教育教学制度(如奖励制度),以及由各高校支持与推进的多样的创新、创业类型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共有的积极性,在美术认知的发散性思维的引导下,营造着校园良好的学习与艺术创新氛围。

6.作为专业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要避免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强调通识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即出现专业教育与美术通识教育本末倒置的现象。鉴于美国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等都尝试过选修多于必修课的方法,但都以教学效果差而告终,转而平衡两者关系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的均衡发展,所以高校学生应该仍然以各自专业课为主,美术等通识教育课程占有一定比例的辅助,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的综合创新、就业等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种教育改革的提出到实施都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应用验证并进一步适应的过程,作为一名高校美术通识课任课教师,将会继续将授课方式等相关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改革后的经验成果与不同高校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期望各个高校同样重视美术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与教育方法革新,重视师资力量的增强,不断健全相关机制与体制,通过教学经验成果在不同高校间的推行应用,继而深化诸多高校的相关教学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推行适合各自高校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案与内容,最终达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人教育目标。教育体系也得以不断完善,继续推动高校教育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良性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校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