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逐渐增加,给音乐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部分毕业生学业不精、整体素质差,大部分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课体系未进行教学改革,不太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要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各种方式增强师资力量。积极推动推动课程设置的更新,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充分利用科技发展创新成果,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将大学生创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授课体系,做好职业规划。
关键词:音乐学;出路;就业;师资结构;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32-02
音乐学专业主要定位于培养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初、中、高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地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逐渐增加,给音乐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通过近几年音乐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理论上的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社会上各种音乐类相关工作存在较大缺口,很多岗位招募不到合适的人员,二是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即便是勉强签约找到工作,很大一部分专业不对口或者是待遇低,大学的音乐训练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根据1998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统计,截至1998年,中央音乐学院、师范类院校和地方综合性高校共计93所开设了音乐学专业的本科课程。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给学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国家教育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给社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痛定思痛,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认真探讨迫在眉睫。
一、音乐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014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称,音乐学专业榜上有名。音乐学属于文学类,在文学类的96个本科专业排名中,音乐学类仅排名第24。2014年,职友集网站对音乐学专业的就业趋势进行了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就业分布曲线。通过分析就业曲线,发现2014年全年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招聘量逐渐减少,体现在相关职位比例这一项数据的变化上就是,音乐学专业的相关职位比例持续下降,年初为0.008,年末已经降至0.001左右。社会需求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笔者连续对钦州学院2012、2013、2014三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从事的行业、具体职业、就业方式等。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未涉及薪酬待遇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本调查所指的对口就业,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表演团体、专业机构等,而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详细的调查数据为2012届毕业生139名,就业人数123名,就业率88.50%,对口就业人数85名,对口就业率61.15%;2013届毕业生113名,就业人数113名,就业率100%,对口就业人数80名,对口就业率70.79%;2014届毕业生112名,就业人数107名,就业率95.53%,对口就业人数71名,对口就业率63.39%;三年毕业生合计364名,就业人数343名,就业率94.23%,对口就业人数236名,对口就业率64.84%。
从调查数据分析,最近3年钦州学院音乐学专业整体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较高分别维持在94.23%和64.8%的高水平,与国家2013年公布的29%的平均就业率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如果详细研究一下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就会发现,数据背后埋藏着严重的危机,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仍然有30%以上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专业。有很多的毕业生选择了保险公司、超市、机械厂、玻璃纤维厂等与所学专业毫不沾边的工作。其次,对口就业单位质量不高。很多毕业生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演艺公司、培训学校、娱乐城等单位,还有些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比如2014年的71名对口毕业生当中,就有18名选择了从事单簧管、古筝、舞蹈等家教,专业对口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难以保证。
是哪些因素阻碍了高校音乐学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提高?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路在何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反思。
二、音乐学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 追求捷径,生源综合素质低,竞争乏力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上大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过去学习音乐需要高昂的费用,一般家庭难以负担,如今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学习音乐的学生明显增加。学习音乐,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特长爱好,同时,招生时可以降低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成为金榜题名的一条捷径。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学习音乐,造成音乐类专业的火爆。而在这些生源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文化课成绩较低、对本专业学习也并无多大热情,是被家长硬性驱赶到大学来的。这就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学业不精、整体素质较差,导致就业时在市场上竞争乏力、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
2. 课程陈旧、培养体系呆板,不能反映时代要求
大部分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课体系未进行教学改革,没有融入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是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深奥、乏味的理论课程为主,社会实践欠缺。在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导致眼界不宽、综合素质不高。培养体系仍然限于原有的框架,以理论型人才为主,与社会互动欠缺,实践表演经验不足。在新的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音乐得到了广泛普及,除了理论外音乐学还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高校应着手对音乐学各专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科学设置课程、构建全面的培养体系,以市场作为风向标,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需要,满足时代需求的新体系。
3.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设施落后
部分高校为吸引生源而盲目增设音乐学及相关专业,扩大招生数量,实际情况是办学条件根本不达标。一方面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投入不足,如多个专业共用一幢教学楼、没有专业的排练教室和练歌房、没有建立实习基地等,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锻炼环境。另一方面是教学设施落后,很多音响设备、录音设备等使用时间较长,需要经常维修,且大部分已经淘汰,与现代化的专业设备相比功能较少,使用不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4. 盲目扩招,毕业生资源过剩,供过于求
随着近几年艺考的持续火爆,各高校争相开设了包括音乐学在内的专业,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热门。一些纯理工类、农林类院校等,也纷纷开始招收音乐学专业学生,形成了音乐学专业遍地开花的现状。与此同时,各大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根据近几年的招生信息,通过简单的对比,便能发现这一问题。比如2011年,以下几所院校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招: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110人、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计划招生280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80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80人。除本科扩招外,研究生层次也有不同程度扩招。一时间音乐学专业学生暴增,导致需求与供应的失衡,一些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
三、音乐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反思及解决办法
1. 增强学生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严格要求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各种方式增强师资力量。在当前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下,应当大胆创新用人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模式,以解燃眉之急,同时抓紧物色、培养优秀人员,充实完善教师队伍。在教师的年龄分布上则要构建起老、中、青三代的合理配置,保证师资队伍的延续性和合理性。注重内部挖潜,选派年轻教师深造或者参加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
2. 更新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
高校音乐学专业要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培养目标,积极更新课程设置,建立健全培养体系,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如四川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策划管理方向就是有益探索。菏泽学院音乐系资深讲师岳雷认为,当前有4个方向的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非常缺乏:一是科学研究,即乐理钻研,主要是科研院所。二是音乐教育,主要服务于大中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三是音乐编辑,即杂志社、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音乐编辑,广播电台、影视单位、音像出版社等的音响、音像编辑,电脑、网络领域的多媒体音乐编辑。四是音乐领域的经营管理,如从事大型文艺演出、演唱会等经营管理工作。我国的音乐学教育应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
3.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设施设备
各艺术类院校应加大投入,采取建立实习基地、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通过较早的实践和体验,使学生的勇气与胆量得到充分锻炼,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互相交流学习,同时在以后的学习中针对自己的缺点有计划地查漏补缺。充分利用科技发展创新成果,利用声像技术和视听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同时大力发展多媒体远程教育,与知名院校合作,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名师的指点,感受大家的风采,享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4. 扩展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
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将大学生创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授课体系。教育音乐学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的需求,做好职业规划,引导他们明确就业目标,根据市场规律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将自己的特长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针对音乐学的学科特点,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做就业形势讲座,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热点,邀请有成功经验的校友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加油鼓劲。出台扶持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推荐一批适合高校学生创业的优秀项目,“扶上马,走一程”。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落后地区,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到地方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或者地市级的小型文艺团体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回馈社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扩招导致的就业困难现象逐渐显现,对社会、高校及毕业生本人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高校必须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方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加大投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音乐学专业学生应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不断充实、加强、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脚踏实地,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解永菲.我国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2]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
[4]荣衡.论中小城市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展新体系的必要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3.
[5]张君仁,王冰.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综述[J].音乐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