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执政地位、净化党员干部队伍、防止权力专横和腐败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成。但是,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法治观念不能深入人心,法治信仰未能完全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影响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 法治;法治社会;法治信仰
【作者简介】 燕华,中共聊城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D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1-0023-03
一、政党建设中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概念普遍被认为是由法国的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提出的,在19世纪初出版的《意识形态原理》中最初使用,表示的是一种“观念科学”或“思想的科学”。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意识形态可以表示任何一种注重实践的理论,或者根据一种观念系统从事政治的企图。”随着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不断演变和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也有贬义和中性的不同理解。我国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是区分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而出现的。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反映,它集中反映了国家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内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意识形态的本质追求。意识形态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精神现象,由特定政治理想所驱动的信仰和诉求。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直接表现为该社会制度所拥有的政治理想,成为所处社会中政治话语和政治行为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所有的德国哲学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东西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确实能够通过精神力量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引导是对实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只有切实了解、客观认识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在人民群众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执政党建设必须坚持倡导主阵地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
二、执政党建设与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张力”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靠共产党员自身的学习和培养来实现,也是对人民公仆内涵的深刻认识和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建设的灵魂,意识形态目标的实现必须由中国共产党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执政党建设必须具有相应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如果没有理论支撑和实践检验,意识形态建设就会落入无本之木的尴尬境地。社会主义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执政党建设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和时间节点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正肩负着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和任务。
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而形成的认知体系,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及观点所构成,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去向和价值取向”。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也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而言,被动放弃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引作用,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的状态,更严重的表现是,会导致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崩溃的局面。
意识形态教育与执政党建设之间,应是目的与手段、内容与载体的关系。执政党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社会中的有效传播,并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实现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巩固和加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两者之间存在合理的“张力”也是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事物的矛盾和“张力”是促进事物发展和变化朝着光明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合理利用两者之间的“张力”可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意识形态是人们步入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在社会生活中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性指引。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务必坚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可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进行判断和指引,用现实的事例提供给中国共产党员甄别和判断国际国内局势的方法。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这种关系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意识形态在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意识形态应当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展要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多元价值观的共存和共生,社会现实生活和不良的社会思潮削弱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个别中国共产党员逐渐产生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有的还产生了虚无主义的文化心态,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的淡化和消解。因此,运用执政党建设这个平台,运用有效的方法开展相关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执政党建设重大的课题是如何使中国共产党员切实从内心深处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执政党建设和实践是传播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执政党的建设与意识形态阐发有着重要的相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意识形态建设也是执政党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对当前执政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的重要内容。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执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工作。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三严三实”工作:“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通过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规范,使得共产党员能够切实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和思想要求,在建设合格政党的道路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新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思想动力,切实关注党员与群众的关系,用实际行动来改良和改善部分落后党员的思想和行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 本书课题组.论党性修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4] 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
责任编辑:吴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