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晚间,上海市闵行公安分局交警茆盛泉在执法过程中因被一辆违章行驶的汽车拖行,重伤不治而离开人世。
这早已不是第一起交警执法伤害事故了。最近两年,交警在执法时遭遇违法者逃避处罚、暴力抗法、强行闯关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交警因此而受伤,甚至牺牲生命。
爆发式增长的中国汽车社会还处于野蛮时代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至2010年间,中国警察因公牺牲2182人,负伤15734人。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最近透露,2014年共有393名警察牺牲。其中,因同犯罪分子搏斗、执行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多。
是什么把交警暴露在了危险之中?这得从中国汽车的增长与发展说起。
按照国际惯例,每当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这个国家就进入了汽车社会。自2009年汽车业产销量突破千万辆以来,中国便开始加速步入汽车社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一位专家曾表示,与国外发达国家花费一个世纪建立的成熟交通文化相比,中国交通环境无论从观念、法治意识到行为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个典型的对比是,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大,车速也很快(110公里/小时),但是车辆井然有序、匀速前进,很少有左穿右插的情况出现。作为司机只要保持和前车相对静止的状态即可,可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
但在中国的城市快速路和部分高速公路上,车流量未必很大,但车速与美国相比却并不算快(80公里/小时),但路上车辆的相对速度相差较大,常有穿插情况出现。
原因首先在于司机、车辆的快速增长,每天大量新增司机上路,他们驾驶经验不足,路况不熟,对交通规则本身也不熟悉、不遵守。更重要的因素是,全民的法律意识,公共素质跟不上,主动学习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淡漠。
漠视规则在这次上海的事故中体现的特别明显。监控视频显示,当时肇事车辆忽然加速超车,企图进入左转车道,但由于没能加上塞,车子停在了停车线外。交警纠正后,退回直行车道停车线以内。不过,后来肇事车辆并没有直行,而是又缓缓插入左转车辆待转区,并且忽然加速转弯,交警被车辆拖行数米后甩在地上,头部后背着地,再也没有起来。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2023名受访者中有86.5%说自己身边有很多“路怒族”。路怒族一上路就头痛和反感周围人的不文明驾驶习惯对自己的干扰,比如過慢、随意使用远光,鲁莽并线等等。他们总是在找发泄的途径,狂按喇叭,一路痛骂,甚至去与别车追逐。这些带着情绪开车的人,反而更容易违章行驶。而一旦这些“路怒族”遭遇交警执法,就容易对执法交警产生抵触情绪,将交警当成情绪宣泄的对象。
司机攻击交警是什么心态?
司机与交警冲突的原因还包括近年一些交警在执法时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无原则的妥协,这对很多人就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处罚可以商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越闹越有理”。由此,大闹现场,殴打交警的现象屡见不鲜。
另外,一部分交警自身的不法行为也损害了交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认为交警执法就是出于利益驱动,是为了罚款。
在上海的此次事故中,引发抗法冲突的心态是另一种典型。行车记录仪记录下这样的对话:茆盛泉一直让孙某往前直行,孙某表示后面还有很多车辆像自己一样打算左转,不肯听从指挥。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孙某也说:“我心想他干嘛盯着我,刁难我,这么多车子,为什么偏偏找我。……我觉得交警的执法有问题,我有抵触情绪。我觉得他是有意针对我,我当时说,大家都那么辛苦,你何必呢?”
原理还是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的那句话:“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当中国道路上的车辆处于普遍违法状态,但只有部分人成为被处罚的对象,那么交通处罚的威慑力就远远不够。而且这些被处罚的人会生出强烈的不公平感,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甚至归咎于别人针对自己。
交警该如何保护自己?
站在繁忙的路口,交警面对着难以预料的交通状况,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有网友提议,为了保护交警的安全,应该给他们配枪。但这对现实并不会有什么帮助。就拿此次事发地上海来说,这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想象一下在这里可能因为交通违章而发生好莱坞一样子弹横飞的火爆场面吗?这种危险和混乱本是交警需要极力避免的。
交警在一线执法,还是应当将保障生命放在第一位。用血肉之躯去拦截违法车辆显然不应提倡。至少,中国交警基本上都已经配备执法记录系统,很容易记录下车辆号牌信息,可以事后对违法者进行追究。这一个路口拦不下的违章车,还可以在下一个路口创造机会去拦。
与此同时,交警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在岗训练,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学习单警装备使用技能等,来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凤凰新闻 20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