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皓
摘 要:社会需要大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来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文章就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改革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61-01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质量管理内审员资格证书的必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就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改革进行相关探讨。
一、高职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1.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穿插就业知识,弥补职业指导与专业课教学结合不紧密的缺陷。关于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该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并且循序渐进,将学业作为基础,就业作为导向,事业作为目标。应该让学生主动准确地认知自己的专业,并且思考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让他们对自己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有清楚的认识。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市场的导向和需求,可以促使学生加倍努力,力争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如果实现了就业,就为学生通向事业的成功之路做好了铺垫。
2. 开发职业指导课程
职业指导的实质就是让大学生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以自我实现为目标促进自我的成长。第一阶段,开展专业内涵教育,它的核心是专业内涵和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对岗位技能有所了解,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目标。第二阶段,开展关于职业道德的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尽早做好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准备。第三阶段,开展就业观和就业能力的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性格、习惯、优缺点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活、自然和社会,提高社会适应性。第四阶段,开展就职前的培训,对就业政策及途径、信息收集等方面进行传授,并且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
3. 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一份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其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所以,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等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等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这样复杂的工作,仅靠一个人很难完成。所以,需要一个强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综合提高职业指导的水平。
4. 建立信息收集体系
用人单位会定期或不定期发布自己的招聘条件、招聘人数等等相关信息,因此,为学生建立供求信息网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应届或者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可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双向的信息平台,确保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食品专业重点课程改革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通过调查天津食品生物技术相关企业,认为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结合食品生产企业的需求,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国家质量标准为相关专业职业基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组织结构,有利于食品质量管理服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 创新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要注重创新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研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基于项目的教学要求,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根据具体工作设置教学内容。要以审查过程的内部设计为主线,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结合企业环境,创新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环境,创新教学模式。众所周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岗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需要高职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知识,还需要高职学生掌握很多食品生产技术,要贴近企业实际进行教学。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时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必须注重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要引导学生进入企业,了解食品生产过程,探讨其中的科学原理,熟悉其中的工作流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深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3.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同时配合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分组教学等形式。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由不同的老师轮流完成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实际项目管理的要求,成立一个6人的项目团队,大家共同讨论案例,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时代,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时期。在现代社会,如何引导高职毕业生顺利地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从课程改革入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范一,江津津,黎海彬,等.基于行业调研的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3).
[2]余奇飞,陈健旋.食品生物技术中培养专业人才的探索和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