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瓷刻艺术

2015-04-29 15:59张卉
上海工艺美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铁画国宝瓷器

张卉

The Art of Porcelain Carving in Shanghai

上海瓷刻艺术的发展脉络一向不很清晰,本文试图理清上海瓷刻艺术的历史沿革,并勾勒出其艺术风格的流变。同时本文还对上海瓷刻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进行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希望这个艺术门类不断发扬光大。

Summary: The development line of the art of porcelain carving in Shanghai has long been obscure. This article tries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porcelain carving in Shanghai, and outline the changes in its artistic styles.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the extent possible, to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key persons engaged in porcelain carving in Shanghai and their artistic features, in the hope

that this type of art will continue to prosper.

瓷刻是雕刻工艺的一种,具体是指在已经上釉、烧成的素色瓷器的表面,用钨钢刀或金钢钻石刀等特制的工具雕刻图画的一种工艺。瓷刻艺术最早出现于清代,上海地区的瓷刻艺术历经了多次变革,不断传承出新,而且名家辈出。

一、上海瓷刻艺术的历史沿革

清代乾隆时期,上海浦东地区涌现出一些爱好瓷刻的文人雅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尹陈壁在顺天府(即今北京地区)宣武门外的斜街,承办了一所“农工学堂”,又称“工艺学堂”。学堂里设有各种工艺科,其中就有“镌瓷科”,当时聘请了上海的瓷刻名家华约三担任教师,传授瓷刻技艺。华约三曾在南京和上海一带从事艺术活动。他善长瓷刻,尤其善长刻人物,并创造性地将山水花鸟或诗词雕刻在白瓷釉面上。后来“工艺学堂”改为“工艺局”,由原来的官商合办转为官办,“镌瓷科”改为“瓷工科”,收有学生二十多人。这些学生中有后来成为瓷刻名家的朱友麟和陈智光等人。陈智光(1888-1962),北京人,十六岁考入工艺局,学习瓷刻。1907年,陈智光学徒期满,与学友朱友麟在北京前门西河沿的一家瓷器店里“打工”,继续从事瓷刻工作,两人共同发明了一种瓷刻工具“钻石刀”。用“钻石刀”刻瓷作画,走线灵动、流畅,韵味悠长,具有刻刀剔、錾子錾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1944年,陈智光来到上海传授技艺,将瓷刻技艺带到上海。他的技艺全面,将书法、绘画、篆刻、诗词融为一体。他的瓷刻,以工笔花鸟为主,把工笔花鸟的丝毛法运用于瓷刻,风格娟秀。陈智光还有瓷刻人物作品,大多是佛像、罗汉等,技法以线刻为主。他的大部分作品,落款均为自作诗词,运用游丝刻双钩技法,运刀自如。

另外,与早期上海瓷刻名家华约三有师承关系的,还有上海著名店号“铁画轩”的创办人戴国宝。戴国宝(1875—1926),字玉屏,祖籍江苏句容郭庄乡阳巷村,艺名“玉道人”、“玉屏道人”、“访雪”、“铁画轩主人”。戴国宝十几岁即拜当时在金陵的华约三为师,学画、瓷刻。光绪二十年(1894),戴国宝学成后离开南京到上海创业,起初在四马路(今福州路)青莲阁茶馆门前租了一间小屋,开店画人像。当时,戴国宝用镶嵌金刚钻刀头的铁笔在白胎瓷器上镌刻书画。镌刻初学改七芗素描笔法,还仿新罗山人画谱,署款“玉屏”、“访雪”、“玉道人”,镌刻题材有山水、花卉、三星、仕女等。由于瓷刻生意日渐兴旺,遂以瓷刻为业,“铁画轩”由此著称。1910年,戴国宝将小店移至城隍庙九狮亭畔(铁画轩今址)扩大经营。民国初年,宜兴潜洛的紫砂艺人蒋祥元到城隍庙游玩,偶然看到戴国宝在白瓷上镌刻的书画,十分欣赏,便劝他经营紫砂。此后,戴国宝试刻紫砂茗壶,以铁画技艺镌刻紫砂。

清光绪年间,上海三林镇的儒商张锦山也曾师从华约三学习瓷刻技艺,其瓷刻作品在当地也颇有影响,深得文人雅士的赏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张锦山的曾孙张宗贤,将祖传的瓷刻技艺重新拾起。他在三林镇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多年不断挖掘和潜心钻研,将瓷刻中的雕、刻、磨等技艺,与书画中的皴、擦、染等手法相结合,丰富了瓷刻的表现手法。

但是,将上海的瓷刻艺术推向成熟,使其逐渐形成上海特色的,当属上海瓷刻名家杨为义。他受上海老城厢“铁画轩”瓷刻艺术的启发,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最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杨为义(1925-1986),南京人,又名少石、拙翁。十岁开始自学临摹国画山水,十一岁自学刻印,十五岁由刻印进而刻蝇头小楷的边款。他能够在刻制牙章的侧面,细刻山水和细如蚊足的小字。1956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设立瓷刻专业,杨为义被聘为该所艺人,进入研究室从事瓷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他借鉴了象牙细刻的技法,尝试用浅刻的方式,直接在瓷器表面进行镌刻。杨为义的作品以镌刻山水画见长,能够刻制全景的传统中国山水画,在瓷器上较好地传达出山水画的浓淡变化、皴擦点染、笔墨气韵等艺术效果,再配以行书诗词、落款,所刻文字比米粒儿还小,代表作品有《山水葫芦瓶》、《山水乾隆方瓶》等。他刻制的松柏也刀法细腻,代表作有《松柏万年乌金瓶》。同时,他还能在瓷器表面表现出西洋绘画的效果,线条、块面、明暗、层次,显示出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精湛的瓷刻技巧。上世纪六十年代,杨为义在研究室从事瓷刻的工作期间,创作了《成昆铁路》、《亲人来到大寨村》等瓷刻作品,场面宏大,山水、景物、人物相互穿插,层次丰富,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瓷刻技艺之精湛,风格之严谨,令人叹服。

1956年,杨为义收朱榴生为徒,传承技艺。朱榴生,1935年生,从事瓷刻三十余年。他能较好地继承杨为义的瓷刻技法,其瓷刻代表作为:《山水薄胎台灯》。瓷器壁厚仅1毫米,薄可透光。他在瓷器表面用浅刻和点线的技法,创作出一副“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1971年,杨为义还收仇依群、徐益民为徒,可惜这两位徒弟都因为瓷刻艺术之路过于艰辛,最后改从他业。自从朱榴生退休之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瓷刻专业就显得后继乏人。可喜的是,上海的瓷刻艺术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杨为义的哲嗣杨常乐继承其技艺,创作作品有《松林万壑图》、《松鹤——归来兮》、《雨打芭蕉》等作品,于2005年10月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另外还有受过杨为义的启蒙,自我钻研并卓有成就的程佩初,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瓷刻代表性传承人”。程佩初生于1951年,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经过40多年的瓷刻研究,他在前辈的技艺和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运用錾、刻、镌等多种刀法技艺,结合擦、染等手法进行赋色,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层次丰富。其代表作品有《三星高照》、《龟虽寿》、《屈原<橘颂>》、《百年世博》、《虎虎生威》等。2009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致力于传承上海工艺美术技艺,创建了瓷刻工作室,并聘请程佩初在学院主持工作室,带徒传艺。

二、上海瓷刻艺术的风格面貌

在雕刻技法上,瓷刻属于平面浅刻艺术。瓷刻经过设计、起稿、刻制、赋色、修正等手工操作流程,最后完成作品。由于瓷器质地坚硬,釉面薄脆,刻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迸裂,要求准确把握凿刻的深浅、角度。因此,瓷刻艺人要有足够的腕力和娴熟的控刀能力。上海瓷刻艺术的雕刻刀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手工刻法,即以手控钻石刻刀在瓷面上刻出细微的线条或点,一般用于镌刻细小的文字、人物或风景。这种刻制方式要求瓷刻艺人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能够较好地构图,并具有运刀的掌控能力。另一种是敲凿刻法,即用榔头敲击钨钢刀,在瓷器表面凿出各种深浅、大小不一的点,或由点组成的线。这种刀法会使瓷釉产生细微的碎裂,从而形成特殊的金石效果。这种瓷刻的刀法,可以刻制风景、树木、人物、图案等,能较好地表现远近关系、层次变化。近些年来,有些工艺师虽然采用了电动微型冲击钻、釉面腐蚀等方法来拓展瓷刻的工艺技法,但缺乏对传统书画的把握能力,画面效果、笔墨意境、金石韵味都大不如前。

上海瓷刻艺术以精细、准确、细腻的刀法,在晶莹坚硬的瓷器上,既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书画的笔墨意境和金石韵味,又融会西洋绘画和平面雕刻的特点,将点、线、面和绘画内容巧妙地结合,镌刻出具有丰富层次感的画面。这些在瓷器上的艺术效果,都要用各种刀法来表现,以刀代笔, 工艺考究、技巧精湛。上海瓷刻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在上海工艺美术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陈海、何芷,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群星谱,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周光真,瓷刻沧桑,中国工艺美术,1988年第2期

〔1〕张海国,话说瓷刻艺术,上海工艺美术,1999年第3期

〔2〕汤兆基,杨为义和他的瓷刻艺术,上海工艺美术,2008年第2期

〔3〕陈银付,瓷刻艺术的传统技法与创新,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铁画国宝瓷器
“有温度”的铁画
——储铁艺铁画作品欣赏
“国宝”竞拍会
漫话国宝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谁是[国宝]
我们是国宝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探访非遗芜湖铁画传统手艺获新生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价值探索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